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教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听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洁净的棒球

幼儿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发展感知觉,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敏感。一起来看看我爱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听的声音,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爱学习网。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好听的声音

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幼儿探索习惯的活动幼儿通过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发展感知觉,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敏感。

由于幼儿生活中的事物常常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此活动的第一环节就是让幼儿再现生活经验(听听这是什么声音,还有什么声音),渐渐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在引导其关注生活的同时,还要激发其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于是,我设计了探索声音产生的环节。

科学地说,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但三岁的幼儿根本不理解。活动中,我用“瓶子中碰到东西就发出声音”的实验使幼儿直观感受声音产生的最外显的特征。而对音量大小的探索,我则借助了“大鼓小鼓”的游戏来吸引他们。加之歌曲音乐永远是幼儿最快乐的表达方式之一,因此我试图在探索活动中引导他们“呀呀”歌唱。而探索后一环节中糖果的介入,则完全是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用以激发他们新的兴奋点。

我一直在想:开展探索活动的价值,并非仅仅在于寻找一个准确答案,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我想向幼儿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就是事物运动的相对性。活动中由于豆子的多少和糖果的软硬所发出的相对“大鼓小鼓”的声音,让幼儿感受到事物存在于“变”的动态中。

活动目标:

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积累听觉经验。

在为乐曲伴奏的过程中感受声音的轻响,发展感知觉。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歌曲《大鼓小鼓》的音频,塑料瓶子人手一只,豆子、软糖,硬糖,棉花糖。

活动过程:

一、聊聊生活中的声音

教师播放教学课件(以小班幼儿早晨生活为背景),依次播放笑声、鸡鸣声、盥洗声、汽车喇叭声、“老师好”的问候声。(在生活中,教师的策略是尽可能让每一个声音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播放笑声,先出声音后出图像。

——这是什么声音?谁在笑?看看你猜对了吗?原来宝宝在睡梦中笑出声了,宝宝要起床了。

2.播放鸡鸣声,先出声音后出图像。

妈妈请谁(或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叫?

(为幼儿丰富一种不易观察的动物的声音,如蛙鸣声。)

3.播放水声,先出声音后出图像。

——宝宝起床了,他在干什么?

(可以引导幼儿说说宝宝在做哪些事,如:洗脸、刷牙、小便、大便,都会发出这样的水声。)

4.播放汽车声,先出图像再出声音

——宝宝吃完早饭要上幼儿园啦。这个宝宝是坐爸爸的小汽车上幼儿园的,小汽车在马路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可以延伸开来,引导幼儿说说“自行车的声音”)

5.播放问候声。

——到幼儿园了,老师要和小朋友相互问候。听听这是女孩在问候还是男孩在问候?

小结:瞧,宝宝的身边有许多好听的声音

二、探索瓶子发出声音

——宝宝来到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老师这里有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

小结:瓶子只要碰到东西就会发出声音

——这里有许多豆子豆子瓶子在一起会发出声音吗?是怎么样的声音呢?

三、为“大鼓小鼓”伴奏

教师播放歌曲《大鼓小鼓》,有节奏地说说“我的瓶子声音”,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并跟着音乐节奏摇瓶子

——你们看, 这里有两只鼓,一只是大鼓,一只是小鼓,我们用瓶子来学学鼓的声音(边唱边用瓶子打节奏)

——大鼓小鼓发出声音一样吗?怎么用瓶子发出大鼓小鼓声音

2.幼儿分组摇瓶子探索大鼓小鼓声音

——你是怎么发出大鼓小鼓)的声音的?

3.教师引导幼儿在瓶中放入不同量的豆子,摇动瓶子来为大鼓小鼓伴奏。

——我在瓶中放了一粒豆子,用力摇,发出声音大鼓还是小鼓

——豆子放得多,声音会变响还是变轻?像大鼓吗?

——你们放的豆子多,响亮的声音大鼓,我也要做大鼓(将瓶子装满豆子,摇动却没有声音)。怎么回事?,我把瓶子装满了豆子,为什么没有声音?(帮助幼儿积累声音产生的经验)

小结:原来,要发出大鼓声音豆子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四、分辨糖果发出声音

——(出示软糖和硬糖) 猜猜哪种糖会发出大鼓声音?哪种糖会发出小鼓声音?(幼儿尝糖果)

小结:硬的糖会发出大鼓声音,软的糖会发出小鼓声音

幼儿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糖果,演唱歌曲《大鼓小鼓

——喜欢吃硬糖的孩子,请你们唱大鼓声音,喜欢吃软糖的孩子请你们唱小鼓声音

——(出示棉花糖。)这种糖会发出大鼓还是小鼓声音呢?

相关推荐:

又到了教学生学习古诗词的

让幼儿观察实验操作,发现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这些东西能吃吗?

中班体育课教案《椅子》

幼儿园教案:让幼儿了解良好的午睡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