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高考恢复40年 高考作文大突变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无奈的西牛

高考恢复已经四十年,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也有很多变化,那么高考作文有哪些变化呢?我爱学习网为您带来最新高考资讯!欢迎阅读。

高考恢复40年 高考作文大突变

1977

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次高考

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考生:张秀梅

当时身份北京手扶拖拉机厂翻砂工

高考前,我在大北窑附近的北京手扶拖拉机厂铸工车间当翻砂工,那是工厂里最脏最累的活儿,需要整日往模子中填砂打压。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我兴奋极了,我从学校借来高中教材,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的4个小时,狂补知识。晚上,吃罢饭之后先睡觉,半夜12点再起床看书。

看到作文题时,我有点拿不准,到底“这一年”是1977年呢,还是任何一年都行呢?犹豫再三之后,我选择写1977年,就写身边最熟悉的事,我的作文描述的是工厂里热火朝天的翻砂劳动场景。

当年,我考了285分,被录取到北京师范学院政教系。

如果没有改变命运的高考,我可能还在工厂当一枚不起眼的螺丝钉,也不可能成为我们家第一个大学生。

1994

高考科目实行“3+2”

作文:《尝试》,写一篇记叙文

考生:谢菁菁

当时身份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学生

高考作文,我栽了个大跟头。

高考第一天,下雨了,坐在考场里,衣服湿溻溻地粘在身上,圆珠笔和钢笔还都漏水了,我只好向同学借了一根笔。

卷子发下来了,我瞟了眼作文题,《尝试》,记叙文。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失败。在宣布结果之前,我和同学骑着车从西单跑到卢沟桥,为申办奥运会征集签名。我在作文中,就写了这次“尝试”。申奥,是中国第一次尝试;为申奥出力,也是我和同学们的尝试,那也是我第一次尝试骑这么远的路。

北京第一次申奥的尝试失败了,我写的《尝试》可能也没有成功。因为,一贯语文成绩很好的我,高考语文竟然没及格。好在其他科目都正常发挥,当年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

其实,我现在也弄不清楚为什么语文成绩会很低,但这已不重要了。

这就是人生。尝试,不断尝试,伴随着成长。

2002

北京高考语、数、外自主命题

作文:《规则

考生:门佳

当时身份北京工业大学附中学生

那年,北京高考语文由全国卷换成北京卷,出题人变了,考查的核心能力不变。作文题是《规则》,比较常规,但想要出彩并不容易,我按照平时作文备考的经验来写,答得还算顺利。

我写了一篇议论文。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的观点是,现实生活中需要有规则,也应该讲规则。我还列举了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论证这个观点。当年,我的语文考了127分,总分631分,考入清华大学热能工程专业。

大二那年,我又转到工业工程系,这是一门游走在管理和工程之间的综合学科,我们既要学习工业工程方面的原理和方法,又要掌握管理规则和技巧。

毕业后,我在一家企业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更加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

2003

高考从7月提前到6月

作文:《转折》

考生:李京

当时身份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闭上双眼,戴上口罩奔赴考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2003年,非典来袭,学校停课一个多月。我和其他住校生没有回家,集中在学校复习,校长还给我们送来好吃的,安排老师专门辅导。

考前,同学们重新聚在一起,老师清点人数时还感慨了一句:“你们都回来了!”

当年高考,为了考生的健康,降低考生密度,考点由90个增加到200个左右,每个考场人数由30人调整至20人。我们都戴着口罩赴考。填报志愿也从考前调整至出分后。

我是篮球特长生,在作文中回忆了一次市级篮球比赛的经历。当时我们开局很顺,中途被对方反超,之后调整状态后携手扳回比分,险胜!文末,我写道,一个人走向成功,也要经历大大小小的转折。

最终,我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学。毕业后,我在网络媒体干了10年体育编辑。去年,我辞职创业,开办一家体育公关传媒公司,我的人生,又迎来一次转折。

2014

北京高考首次增加微写作

作文:微写作:1、分享语文学习体会;2、评论“家长送考”现象;3、纪念18岁。

作文:《老规矩》

考生:王皓辰

当时身份: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附属中学学生

三年前的6月7日,我们一家三口从位于回龙观的家出发,一起前往位于北三环的北师大三附中参加高考。当天,父亲当司机,母亲也专门请了假,一路有说有笑,有了他们的陪伴,我也不紧张了。

首次微写作竟是“三选一”,我觉得哪个题,我都有的写。

“送考”激起了我心中的涟漪,高三期间父母护送我到校后离去的背影在眼前闪现,当天早上鼓励的话语还在耳畔回响,我选了这个话题。文中,我认为高考对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可能是很重要的一次考验,也是难以磨灭的记忆,所以我支持家长送考。

写大作文时,我写了一封穿越时空的信。我把自己的身份设定为父亲,信是写给儿子的。我设计的情景是,儿子不懂规矩,我教育他,他不开心。我在信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和他分享北京老规矩的由来和自己的理解。现在想想,当时作文,我也挺胆大的,敢尝试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和方式。

好在,我这种尝试成功了。当年,我语文考了113分,比模拟考试高出20多分。

三年过去,我仍然感谢高考以及父母暖暖的陪伴。“清浅夏日,明媚如初,青枝绿叶,山水泼墨,纯粹与禅意,渲出典雅美感,那些最美的时光,不只存在记忆里。”这是我对高考最真的怀念。


相关推荐:

2017盘锦高考英语作文题:邀请外教参加剪纸艺术展

2017年十堰二本分数线:理327分

2017年湖南高考艺术类理科分数线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类专业考试大纲

招生计划: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高考分省(区、市)分专业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