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原才_原文_翻译-曾国藩

发布时间:2011-02-03 栏目:专题 投稿:呆萌的小蘑菇

原文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所从久矣。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上,皆与有责焉者也。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解释/注释/译文

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那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并且有智慧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有智慧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这一两个人的心趋向于仁义,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这一二个人的心倾向利益,众人便和他一起奔竞利益。众人所奔赴的,就形成大势所趋,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得迅速强劲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说,起初很微弱,但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 
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能并且有智慧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世道教化已经衰微以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所以)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广为传播从而造成声势。那么普通的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从而渐渐形成习俗风尚。这样,他们的跟随者同党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了。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决不回头。(周易干卦文言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感应的,这种情况已经由很久了。
现在掌握权势的君子,往往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位显贵,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从而栽培造就当代人才,却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可以吗?不可以的!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智能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那么,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
主宰国家行政的人采取我的主张并且推行它,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采取我的主张,并且推行它,就会戒慎恐惧谨慎自己的志向,担心想法偶有不妥当因而败坏风尚和摧残人才。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万中取一收到成效的那一天呢,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
现今,全国的郡守、县令治理百姓,大都用刑罚强行治理。平时听任忠厚老实的百姓自生自息,从不过问。等到他们犯法,轻的囚禁,重的暴尸街头,强横的逃脱法网,弱小的受尽蹂躏,还马马虎虎地掩人耳目。探究国家之所以立法的本意,难道是这样的吗?大概还希望地方官平时以孝悌仁义为准则教导百姓,不遵守者再施用刑法。遵循教导又有文化的,把他们推荐给督学使者,并让他们进学校学习。他们入学之后,由校官教育并经常管教他们。
天下太平已久,立法的原意逐渐丧夹。教导百姓的职责,完全交给学政和校官。所谓校官,大多是些年迈体衰的人。他们的薪俸不足以养活自己,往往跟学校生员争抢细微之利。这样的校官不仅无助于宣讲政教风化,有的还用甜言蜜语遮蔽学政的耳目。而那些学政,他们单身一人客居一省,当地官员对他们表面尊敬、内心抗拒。他们每天把精力耗费在讲求文字、跟那些千奇百怪的作弊者斗智斗巧上,还想要他们用余力以孝悌仁义为准则去教导人们,这不也太难了吗?
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才好呢?自从功利的学说深入人心,求学的人寻找早登仕途的捷径,从成童时便把精力耗费在做八股文上,到老也不停止;而对六经都不能举出篇目,更不用说对其他书籍了。现在如果想稍微改变积习,不如让读书人暂且把八股文放在一边而去钻研经义史籍,奖励一两个博通经史的人来影响其他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之外,另外寻找广泛征求人才的办法。凡是郡县没有不设书院的,大都可以把津贴发给那些有才能的廪生,而贬斥那些没有才能的人。这种津贴叫“膏火”,可以用来补充学校经费的不足。学政刚到一地,就要通告各县令说:“明年我视察某县学,要用某经考察生员能否背诵,用某史考察生员能否讲说。要求县令替我广泛传播,让大家都知道这一点。”函告校官说:“我开始巡视时,每县应当挑选二十名生员说书。有不来的,唯你是问。”等到巡视郡城,召集各位生员前来,果然让他们背诵某经,讲解某史某卷。能诵讲大致内容的,用书院的津贴做奖励;优秀的加倍或三倍奖励;最优秀的,通告保送省书院深造,也加倍奖励津贴。那些不能诵讲的,廪生免给津贴,附生惩罚羞辱他。每县考试三四个人,那么其余的人就会感到害怕。科举考试用八股文,来彰显朝廷的旨令;面试讲解经史,来表明学政的兴趣。两者并行不悖,都是好的,就选拔推荐进大学。这样做是为了让当地人知道,学政喜欢博学通达的人,希望从文章来追溯到治学的根本,推举一个来劝勉百人。这以后孝悌仁义的教育就可以渐渐兴盛了。
我的同年朋友江小帆去湖北视察学政,他对职务内的事情考虑十分周详。我另外考虑了一个搜求人才的办法,这既没有弊端,又有补救教育的好处。于是我用细碎浅显的言论进呈给他。

相关推荐:

民谚

霸王项羽只因为这一点才输给了无赖刘邦?

基诺族凉拌茶制作方法是什么?基诺族凉拌茶文化简介

陈慧琳《终有一天会遇见》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