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沌之死_原文_翻译-庄子
原文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解释/注释/译文
注释
①为:是。
②③④:倏、忽、浑沌,人名,具有寓言性质。倏和忽是短暂的意思。浑沌即纯朴自然之意。
⑤时相与:常常一起。时,时常。
⑥善:好。
⑦谋:商量。
⑧报混沌之德:报答混沌的德行。
⑨七窍:指一口、两耳、两目、两鼻孔。
⑩视听食息:看、听、吃、呼吸。
译文
南海的帝王叫做“倏”,北海的帝王叫做“忽”,中央的帝王叫做“浑沌”。倏和忽常常一起在浑沌的居地相遇,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倏与忽商量着报答浑沌的恩情,说:“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外界),听(声音),吃(食物),呼吸(空气),唯独浑沌没有七窍,(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于是倏和忽每天替浑沌开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蝜蝂之死》是唐代柳宗元写的一篇寓言故事,汉语拼音为fù bǎn zhī sǐ,通过蝜蝂之死来讽刺那些一错再错,就是要往绝路上走的愚蠢的人。文章虽然短小,但却像一面明镜,映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