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幽王击鼓_原文_翻译-吕不韦

发布时间:2011-02-05 栏目:专题 投稿:可靠的指甲油

原文

周宅酆、镐,近戎人。幽王与诸侯约,为高葆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视之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此夫以无窥视真窥者也。

解释/注释/译文

注释
周宅酆(fēng)、镐(hào):周朝建都在酆、镐,都在今陕西长安县附近。宅,定都,这里指处于。酆:古代地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东。镐:古代地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朝曾经建都在这两个地方。
近戎:接近西戎。戎:西戎,西方的少数民族。
为:修建
高葆:堡垒一类的建筑物。
王路:官道。王,大。
即:如果。
尝:曾经。
幽王:周幽王(前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宫涅(shēng)。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间在位,共11年,谥号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个天子。文中的周幽王是一个昏庸无道,把击鼓示警视同儿戏,结果失信于诸侯,招致灭顶之灾的人。
褒姒(bāosì):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
说:通悦,快乐,喜悦。
数(shuò):多次,屡次,下同。
骊山:山名,又作“丽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
于:在
置:放置。
翻译
周朝的都城建在丰、镐(今作“丰都”),接近西戎。(周幽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建一座高堡,把鼓放在高堡上,远近都可以听见鼓声。如果戎寇到了,就以鼓声相传信息,诸侯的军队都要来救幽王。戎寇曾经来过,幽王击鼓,诸侯的军队都来了。纷乱扰攘、热闹欢腾,褒姒高兴地笑了。幽王想看见褒姒的欢笑,于是几次击鼓,诸侯的军队几次来都城都没有戎寇。到了后来戎寇来了,幽王击鼓,诸侯的军队都没有来。幽王就死在骊山山脚下,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用没有戎寇来时的谎言失掉了真有戎寇来时的信任。
注释
1.王莽改制:指王莽篡权,该汉朝为新朝。
2.斯:这;这种地步。
3.峻:苛刻。
4.辜:罪。
5.系:关押。
6.垂:掉下。
7.涕:泪。
8.遂:于是
9.谏:婉言相劝。
10.无以:没什么用来。
11.及:到,至
12.吏:僚属
译文
崔篆是汉族人,当时担任郡守,那时是王莽改制的时候,他的党羽遍及各个地方,用严厉的刑法杀害许多无罪的人。崔篆在他所在的县看到牢狱人满为患。忍不住流泪叹道:“唉,刑罚法律残酷凶狠,竟到了这种地步!这些人都是什么罪!”(崔篆)于是为他们平反,放出来两千多人。他的僚属们都十分害怕,纷纷叩头求他说:“你确实是仁慈的人,然而如今只有你是仁德的人,恐怕要后悔吧?”崔篆慨然,说:“如果杀了我一人而能救出2000多人,这是我的心愿啊!我有什么可后悔的呢?”僚属们沉默不知如何回应。

相关推荐:

张九龄作牛公碑_原文_翻译-无名氏

尝粪忧心_原文_翻译-无名氏

田真兄弟_原文_翻译-无名氏

《梁书·萧秀传》原文及翻译

《旧唐书·孙思邈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