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仁宗传_原文_翻译-朱由检

发布时间:2011-02-17 栏目:专题 投稿:跳跃的白昼

原文

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乎?”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十年,北征还,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自是太子始安。二十二年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洪熙元年。罢西洋宝船、迤西市马及云南、交阯采办,汰冗官。官吏谪隶军籍者放还乡,诏文臣年七十致仕,河溢开封,免税粮。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御奉天门受朝,不举乐。夏四月,帝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夏税方急,乃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之意。”趣命中官具楮笔,令士奇就门楼书诏。庚辰,帝不豫,辛巳,大渐,崩于饮安殿,年四十有八。赞曰:“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解释/注释/译文

仁宗皇帝,名为朱高炽,是明成祖的长子。年幼时端庄稳重沉静,喜欢学习,跟随儒臣研究讨论不止。
洪武二十八年,被册封为燕世子。太祖曾经命令他与秦、晋、周三位世子分别检阅卫士,唯独他落后回来。问他。他回答说:“早上很寒冷,等吃了早饭然后才检阅,所以落后。”大祖又曾问他:“尧、汤时发生水旱之灾,百姓依仗什么?”回答说:”依仗圣人有体恤百姓的政治。”太祖高兴地说:“孙儿有作人君的见识啊。”
永乐二十二年(朱高炽)登上皇帝位。大赦天下,把第二年作为洪照元年。停止向西洋派从事贸易的船只、停止从迤西买马以及从云南、交祉采办物品,淘汰闲散无用的官员,放被贬隶属军籍的官员回乡,下诏七十岁的文臣退休,黄河在开封决口,免征税粮。戊戌,赐给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质印章各一枚,刻着“绳慰纠缪”,告诉他们凡有过失应当进言的,用印密封来报告。
洪熙元年春正月,驾临奉天门接受朝见。不演奏音乐。夏四月,皇帝听说山东及淮、徐的百姓缺食物,官吏催征夏税正紧,于是命令大学士杨士奇起草诏书,免除今年夏税及所征粮食的一半。杨士奇说:“皇上的恩惠到了极点,但一定要让户、工二部知道。”皇帝说:“救济百姓的穷困应当如同救火灾救水淹一样,不能犹豫,有关官员顾虑国家财用不够,必然拿不定主意。”赶快命令宦官准备好纸笔。让杨士奇在门楼写诏书。庚辰,皇帝身体不适,辛巳,病危,在钦安殿驾崩,享年四十八。
赞辞说:“在位一年,使用人才实行政治,美善之处写也写不完。假如上天延长他的寿命,让他恩惠润泽天下百姓得以休养,他仁德教化的盛大,岂不是可以与汉文帝、汉景帝一样伟大吗。”
谢铎,字鸣治,浙江太平人。天顺末年进士。改为庶吉士,授官编修,参与修纂《英宗实录》。性格孤高,不随流俗,致力学习钦慕古人,追求经国济世的本领。
成化九年校勘《通鉴纲目》,上疏给皇帝说:“如今天下有太平的表象,却没有太平的实质,沿袭旧的习惯,废除实际只追求名声。说是整顿纲纪,可是小人却没有畏惧忌惮;说是勉励风俗,可是官员们却抛弃廉耻。整饬官吏,可是贪污暴虐更加厉害;抚恤军民,可是疲劳困敝更加严重。减少有制度(规定),而兴建总是疲于奔命;有诏令免除,而征收常常被吏胥上门催租逼服徭役困住。赏赐用尽府库的财物,而有功劳的人得不到激励;惩罚穷尽所有审判的案件,有罪的人却得不到惩罚。这确实是令人担忧的。希望陛下以古鉴今,整天小心谨慎战战兢兢,这样以后就可以长治久安,历史就不会没有用了。”皇帝没有听从。
当时边境有警报,谢铎上疏分条陈述边防事宜,请求朝廷养兵积粮,收复东胜、河套旧疆。还说:“现在的边防将领,与晚唐债帅没有区别。失败了那么士卒就会遭殃,胜利了权贵豪强就得到赏赐。而且克扣军饷,收缴月钱,军队正怨愤填膺,谁愿意做为国效力的人呢?”这些话都切中时弊。任期满,进升为侍讲,担任经筵讲官。遇到两丧,服丧期满,因为亲得不到奉养,于是不出任官职。
弘治初年,言官交相推荐,以原职召回修纂《宪宗实录》。三年,升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第二年因病辞官离开。闲赋在家将近十年,推荐他的人更多。正逢国子监缺祭酒,朝廷各部内决定重新任用他。皇帝向来看重谢铎,就提拔他为礼部右侍郎,管理祭酒事务。他屡次拒绝,没有得到允许。当时章懋任南京国子监祭酒,两人都是老师,学生们相互庆贺。过了五年,托病辞官回家。
谢铎经学精通,写文章符合体制规范。两次担任国子师,严格课程,杜绝私人请托,增加学舍,修建堂室,扩建庙门。安排办公场所三十多间房让他的下属使用;贫困的生员就周济体恤他们,生员死了就请示官府确定仪制给他们殓葬。闲赋在家时喜欢周济体恤聚居的同族亲属,待自己却是布衣蔬食。正德五年去世。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谧号文肃。

相关推荐:

王安石破常规_原文_翻译-沈括

周臣传_原文_翻译-欧阳修

崔林传_原文_翻译-陈寿

《南史·蔡廓传》原文及翻译

王士祯《剑侠》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