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与刘言洁书_原文_翻译-戴名世

发布时间:2011-02-21 栏目:专题 投稿:合适的彩虹

原文

言洁足下。仆平居读书2,考文章之旨,稍稍识其大端。窃以为文章之为道,虽变化不同,而其旨非有他也,在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3,即至篇终语止而混茫相接,不得其端4,此自左、庄、马、班以来5,诸家之旨,未之有异也。盖文之为道,难矣。今夫文之为道,未有不读书而能工者也,然而吾所读之书而吾举而弃之,而吾之书固已读,而吾之文固已工矣6。夫是一心注其思,万虑屏其杂,直以置其身于埃壒之表7,用其想于空旷之间,游其神于文字之外8,如是而后,能不为世人之言,不为世人之文,斯无以取世人之好9。故文章者,莫贵于独知。今有人于此焉,众人好之,则众人而已矣10,君子好之,则君子而已矣。是故君子耻为众人之所好者,以此也。彼众人者,耳剽目窃,徒以雕饰为工,观其菁华烂熳之章11,与夫考据排纂之际12,山其有惟恐不尽焉,此其所以枵然无有者也13。君子之文,淡焉泊焉14,略其盯畦15,去其铅华16,无所有,乃其所以无所不有者也。仆尝入乎深林丛簿之中17,荆榛碍吾之足,土石封吾之目,虽咫尺莫能尽焉。余且悄揣焉惧跬步之或有失也18。及登览乎高山之颠,举目千里,云烟在下,苍然茫然,与大无穷19。顷者游于渤海之滨20,见夫天水浑沦21,波涛汹涌,惝恍四顾22不复有人间。呜呼!此文之自然者也。文之为道如是,岂不难哉?仆自行年二十,即有志于文章之事,而是时积忧多愁,神气荒惑,又治生不给23,无以托一日之命24。自以年齿尚少,可以待之异日,蹉陀荏苒25,已逾三十,其为愧悔惭惧,何可胜言。数年以来,客游四方,所见士多矣,而亦未见有以此事为志者,独足下好学甚勤,深有得于古人之旨,见不以仆为不才,而谓可与于斯文也者26,仆何敢当焉?偶料检箧中文字27,自丙辰至于丙寅28,十年间所著,有《芦中集》、《问天集》、《围学集》、《岩居川观集》,为删其十之二三,汇为一集,而以请正于足下。足下以为可存,则存之;不然,即当削去。行且入穷山之中,躬耕读书,以庶几稍酬曩昔之志29。然而未敢必也30。

解释/注释/译文

与刘言洁书》是戴名世关于散文创作的一篇重要文论。
文章的第一段,作者开宗明义指出:“窃以为文章之为道,虽变化不同,而其旨非有他也,在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以“自然”作为为文之旨,是自东汉初年王充以后的历代许多文学家和批评家所强调的重要艺术观点。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散文创作要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而不应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其二是作品本身应自然天成,不事雕琢,作家不应模仿和因袭。这篇文章的论述就包括这两个方面。
想做到“率其自然”,把文章写,作者认为应读书,“今夫文之为道,未有不读书而能工者也”。这里的“读书”就包含了学习前代作家,学习前人的创作经验的含义。但作者同时又强调读书而又能弃书,善于学习而又不机械模仿,才能独抒性灵,独出心裁,强调“文章者,莫贵于独知”。这就是第二段所阐发的内容。
第三段中,作者进一步就“率其自然”的为文之旨进行阐释。反对以“雕饰为工”,以“菁华烂熳”为美,主张淡泊,主张“去其铅华”。这样摆脱了形式上的束缚,作者的真情实感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创作时就能进入无拘无束的创作境界,作品也就能显示出雄浑磅礴的气势。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绝非易事,需要长期积累,善于学习,坚持不懈,数十年如一日。
戴氏“行年二十,即有志于文章之事”,苦心孤诣,以自己丰富的作品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主张。戴名世的散文大多直抒胸臆,自然质朴,而又于淡泊之中呈雄奇之势,具有登山望远,临海观涛的恢弘境界,显现出雄健壮阔的风格。
《穷鬼传》是清代文学家戴名世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抒写当年曾附于韩愈的“穷鬼”如今又附于“被褐先生”(戴名世自称),遂使之“穷于言”、“穷于行”、“穷于辩”、“穷于才”、“穷于交游”,以致召笑取侮,“不容于天下”。文章借唐代韩愈的《送穷文》中所说的穷鬼,通过人鬼对话,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及对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得韩文之神韵而实别出新意。
据《南山先生年谱》,此文写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时戴氏二十六岁,正以授徒为生,生活困顿,常因有志不能实现而苦闷。此文取寓于韩愈《送穷文》,是作者对他所处的那个黑暗、恐怖、颠倒、势利的社会的指斥。

相关推荐:

张存传_原文_翻译-脱脱

许骧传_原文_翻译-脱脱

材论_原文_翻译-王安石

张奂传_原文_翻译-范晔

黄子厚诗序_原文_翻译-朱熹

我爱学习网微信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