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大寒节气谚语大全
导语:大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就要到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大寒节气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大寒节气的谚语【1】1.“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
大寒节气当天的天气曾经是农业的重要指标。只要这一天吹起北风,并且天气变得寒冷,就表示来年会丰收,相反,如果这一天吹南风而且天气暖和,则代表来年作物会歉收;如果遇到当天下雨,来年的天气就可能会不太正常,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2.“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大寒节气时,如果能多下雪,把蝗虫的幼虫冻死,这样来年的农作物就不会遭到虫灾,农作物才会丰收,农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了。
3.“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大寒节气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冷,那么寒冷的天气就会向后推,来年的春分时节天气就会十分寒冷。
4.“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大寒牛眠湿,冷到明年三月三”“南风送大寒,正月赶狗不出门”
从民间流传的说法来看,大寒节气宜冷不宜暖。大寒暖,则对农业生产不利,这方面的谚语有很多,谚语表明:大寒节气天气暖湿,预示阳历2月至4月的低温阴雨严重,会对春耕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关于大寒节气的谚语【2】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大寒不寒,春分不暖
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
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小寒胜大寒”当阳历新年的1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节气即是“小寒”。这时,太阳还在地球的南回归线附近徘徊,北半球接受的太阳光热仍是极弱小的,中国的先民在长期的经验中认识到,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气象资料证实,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一般人会错以为冬至时太阳到了南回归线最冷,冬至时的地表固然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冬至过后,到“三九”前后,即小寒节气期间,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的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民间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有意思的是,小寒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二十三个节气,跟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一道表示严冬季节。跟冬至节气处于一个太阳年的最后几天不同,农历年的节气的最后是小寒、大寒,这说明中国农历安排农事的某种方便。
气象学家解释说,在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中国内地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成为冰雕玉琢的世界。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零下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低于零下15℃。而在低海拔河谷地带,中国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杧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虽然现在小寒是最冷的时候,但在先民当初的观察中,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历书》说:“斗指戊,为小寒,时天气渐寒,尚未大冷,故为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寒是比小寒冷的。无论如何,这是艰难时刻。先民总结小寒的冷暖可预测未来天气:“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等。根据小寒的阴雨(雪)情况,预测未来天气:“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冷在三九”“出门冰上走”。淋过雨、挨过霜、披过雪,“小寒”是冻出来的。“小寒冷冻冻,寒到提火笼”“小寒小寒,无风也寒”。对农民来说,小寒时节要抓好春花作物的培育,做好防冻、防湿工作,力争春花作物好收成。要防止积雪、冻雨压断竹林和果木,冬季多大雾、大风天,海上或江湖捕鱼、养殖作业需特别注意安全。小寒还与积蓄有关。积蓄雪花、积蓄阳气、积蓄力量。没有寒冷,暖春无法开始。害虫在此时会被冻死,“小寒寒,六畜安。”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小寒期间,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