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城随想
霍城的县城并不很大,飞檐流阁之类的古迹不少,新建的现代气息浓郁的楼房也尽管不少,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条被馒头柳点染得风姿绰约的笔直干净的街路。居民的庭院也比较大,新房子挺多。民族人中除了维族和哈族,还有不少戴着黑色卷皮帽子的塔塔尔族男子,塔塔尔族女子的服饰鲜艳,金银首饰挂满耳朵、脖子和手腕。同行的妻子的女伴告诉我,霍城虽小,在伊犁州却是十分重要,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惠远乡就在它境内。经济发展也非常快,在全州赫赫有名。
我们知道阿力麻里历史古老,其实霍城的岁月也颇为峥嵘。翻阅有关史料,知道霍城便是清朝所建伊犁九城之一。在清代,它应该叫绥定,霍城是解放后的更名。历史追溯到1762年,也就是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第三年,清军修筑了绥定城,命名颇有寓意。史料记载,当时的绥定城,城垣高一丈七尺,周长四里多,分别有仁熙、利渠、义集三门。另据光绪年间《新疆伊犁府绥定县乡土志》载:“(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特旨命阿桂为参赞大臣。是年,阿桂奏设绥定屯镇总兵,开办屯务,诏从之”。次年(1762年)二月,伊犁镇总兵到绥定上任。此为“绥定设官之始”。
有关古城绥定的一些情况,有不少清代流放伊犁的学者在他们各自的著述中作过详述描写,如洪亮吉的《天山客话》写道:“自嘉峪关至伊犁大城,万一千里,所见园亭之胜,以绥定城总兵官廨为第一。荷池至五六处,皆飞楼杰阁,绕之老树数百株,皆百年以外物。蒙古纳总镇乞余题额,余名之曰:‘香远堂’,又题门榜,曰:‘众芳园’。”洪亮吉当时是以带罪之身来到伊犁绥定的,以当时一般同类人的心境看,应该很难写出上述亮色文字,除了洪亮吉宠辱不惊的气度使然外,应该可以肯定当时的绥定城的确有其独到的引人之处,才令洪亮吉如此欣然着墨。而祁韵士笔下的绥定更是“地形开敞,官道两行柳色,掩映怡人,叱犊耕田,村村打麦,太平景象,浩荡无边……”此君境界与洪亮吉近似,几乎全是用赞美之辞描绘他眼中的绥定的。
到了林则徐的笔下,绥定城似乎更有另一番情趣,你看他写道:“过五里桥,夹道绿杨与青青陇麦交相映发”,“日来桃杏已谢,梨花正盛,其密者如关内绣球;苹婆果花亦正开,红白相间,似西府海棠”。“归途经霍氏园林,停车小憩。又绕赴锡氏园,见芍药新丛,抽茎已将满尺”。本来林则徐抗英禁烟有赫赫功劳,人神共睹,但却被谗言排挤,遭遣戍伊犁,历时四个多月的西行,也让他确实看到感受到了流放地的恶劣环境。但他的心地是真诚纯朴的,尤其是面对伊犁这方人们传说中荒凉实际上胜景无限的天地,他忘记了自己的荣辱得失,打心眼里觉得伊犁好,这里的风土人情美,值得在此施展才干,开创一番事业,故也忍不住起笔颂赞!
在和妻子回伊犁之前,尽管我也听说了伊犁之美,但由于历久以来一些外界给我的既定认知,使我总是狐疑不已。今日一见伊犁,我也是打心眼里喜欢的,从自然风光到历史文化,我认为伊犁吸引我们的东西真是太多了。我希望时光能够倒流,上帝再给我一个生存选择的机会,我想那时我会选择伊犁。问妻子,她也笑着说,如果不是去南方找你,我一定还会生活在伊犁。这样的回答有一种安慰我的成份,但是,这句话的潜台词却又是非常明白的。同行的曼莉6年前也到过南方,并且已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据说还差点儿找了一位南方男友。但是她终归回到伊犁去了,在工作了两年之后,并且是在非常胜任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她告别了南方。她觉得伊犁才真正适合于她。她的感情深处生她养她的伊犁才是真正不能舍弃的母亲。
像绥定这样一个历史文化丰厚的地方,自然也是伊犁的一方宝地。这几年,霍城县着力寻找历史文化内涵、自然风光和经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大打旅游品牌,林则徐旅游景区项目便是一出“重头戏”,据说该项目囊括了果子沟、赛里木湖、惠远城、霍尔果斯等4个景区,旨在打造构建融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购物旅游为特色的大霍城旅游圈。这应该是非常有眼光的。近年来尤为见效的是他们充分发挥霍尔果斯口岸的通商贸易和各乡镇的旅游业优势,带动全县商贸业获得极大发展,经济实力在伊犁州的各县(市)中是列前茅的。共2页,当前第1页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