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 尾 角 游 记
排 尾 角 游 记海边绵延着金黄色的沙丘,蓊郁的木麻黄林带,是海岸边的一道绿色屏障。走进林子里,只见树木茂密,如原始老林。林子里面异常静谧,站在林间空地,静望草坡尽头,一棵棵并排挺立的树木,仿如曾经观赏过的俄罗斯风景名画。一种回归大自然的的感觉,从灵魂深处慢慢滋生。透过前面的树木,可以看到大海了。沙丘高度约在海拔二十米以上。高处看海,别有一番情趣,所见海面旷阔而倾斜,碧海蓝天,船只往渡,如观看巨幅立体电影。走过守林老人借住的废弃营房,穿出林子,外面是一空阔洼地,辟出几块园田。园边长满荆棘、仙人掌和灌木丛,一条小道蜿蜒其间。再往前看,只见一条沙丘伸出,直插海中,如巨舰泊岸,壮犀伏饮,顶上一座灯塔卓然独立,这便是徐闻县之一大名胜——排尾角。顺着岭腰小径往灯塔方向走,沿岸全是石头。海边水浅处错落着几个哨所似的小寮,小寮前搭起竹架,悬吊着一张巨大的四方网兜,这便是附近渔民特有的捕海方式——绞罾。远望排尾角,引人注目的除了灯塔,还有几株少见的树,短干而长枝,颜色淡绿,粗干上分出数枝,向上方疏张,状如珊瑚,如海中铁树,如枇杷却不横斜,波状向天空激射,如梵高的画,如贝多芬雕像之冲冠怒发,古然苍劲。春寒已尽,落叶未生,仅存枝柯,意态萧然。来到灯塔下,见到许多地下室,那是以前部队留下的防空洞。进入地下室,一股烟火气味窒人欲息。里面黑漆漆的,似乎灯光也驱不开的暗;曾在哪本书里看过,真正黑暗的地方,电筒只有一根光柱看得见,散光是不起作用的。里面一条窄走廊,两间小室,一间稍大,亦不过五米见方,架着一个简易床,铺以甘蔗叶,也许是寒冷的冬天,夜里守渔的人曾在此间暂且歇息,燃起一点篝火照明和取暖。这种地方,胆子怯一点的人是不敢进来的。灯塔基部为一圆台,圈以两尺矮墙。走了半天,又热又累,择塔荫坐下。一阵风过,真个凉爽之至。好风啊!似乎如此好风,平生只有两处领略过,一处是黄鹤楼下,那可是四面来风,浩浩然莫辩东西;一处便是此地了。站在台上眺望,东南面是浩瀚的琼洲海峡,大船小艇穿梭其间,如漂叶浮木。此时正当夕阳西下,机声隐隐,归帆片片,一幅渔舟唱晚的生动图景。极远处便是海南岛,天气清明,岛上楼群隐约可见。东北面为青安湾,大而深,仍是寂寞处女地,排尾角为其右翼。西面便是声名日著的白沙湾浴场。一角竦峙,四面佳景如画,致为难得。走下塔台,来到排尾角东边。这里散布着多处射击台,曾有战壕贯连其间,因废弃年久,渐已淤浅,荆棘丛生。岛上穿行只有一二小径,蹭磨锃亮,可见日常上岛的人不少。岛上灌木由于海风四季劲吹,长势矮小,高不及膝。小径尽头是一个较大的隐蔽所,也只在七平方米左右,有一水泥甬道直通东南角,两侧簇生着满身针剌的仙人掌。趟徉其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里有密林,有山,有岛,有奇树,有洞室,风景佳绝,仿佛自已成了金镛、梁羽生小说中的人物,正在某个名山大川隐修,顿觉一股豪气伴随一片苍凉横生胸间。道尽头原有一个大圆台,因海潮冲去下面的沙石而坍塌。我便顺着这里走下海滩。此时恰是潮退未涨当儿,海滩所见皆是石头。有两渔人在几棵树木背风的地方生火作饭。还有两个渔人在水边竹排上摆弄着什么,走过去,见在切一条指大的鱼,奇而问日:“些少鱼怎么食?”答:“否,此是鱼饵。”问:“钓什么鱼用?”答:“黄花鱼。”“哪里钓?”“就在石头尽处。”“在此能钓黄花鱼?”“能。”并掀开鱼篓见示,篓中果然有数条黄花鱼。问一天能钓到多少,答多时有十几斤,少则空手而归。细看他们的的工具:用粗竹扎成双层,中间夹以泡沫塑料,宽仅三尺,长不足三米。如此简陋,能操其在风浪中讨生活,也真非易事。深处的礁石还有鲍鱼,这里曾是徐闻有名的天然鲍鱼产地。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