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占教师八成五
“海归”占教师八成五
“海归”占教师八成五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成国际顶尖人才集聚高地【本报讯】(记者刘众通讯员赵同胤)不久前,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终身教授周克敏专程飞抵深圳,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简称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教学与科研。昨天,周教授利用在深圳大学城举行讲座的间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自己之所以成为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的特聘教授,主要相中深圳的区位环境优势,以及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创新的学生培养模式,这些特色,比较适合海外学者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这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世界知名控制领域专家只是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颇富特色的“海归”群体的一个例子。据了解,结合学科建设,2001年至2004年,该院先后四次随政府招聘团赴北美、欧洲及香港揽才,收到800名博士、300多名硕士的简历,经过筛选和考核,最终引进了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104人。该院从2004年,又开始实施“海外百名英才引进工程”,对优秀海外人才建立特殊的大力引进与大胆使用的政策,以全职教师、特聘教授、双基地教授、访问学者等多种形式,吸引了大批“海归”,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哈工大校长兼深圳研究生院院长王树国教授感叹地说:“海归”人才占教师总人数的85%,教师中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人、学科带头人21位,共有68位世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受聘为特聘教授或访问学者,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了百分之百博士化。这说明,深圳研究生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海外顶尖人才集聚的高地。实施与国际接轨的竞争激励机制,是该院顶尖人才集聚的重要原因。几年来,该院适时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和《教师破格晋升职务的试行办法》,使“海归”教师有目标、有压力、有动力。比如,教授的评聘不是终身制,三年一聘。再如,自动控制与机电工程学科部引进的美国留学博士杨桂林,虽然只有30岁,但已在国际顶尖级学术期刊发表了几十篇高水平论文,承担了控制领域和机电领域世界前沿的科研项目。院教授会一致评聘他为教授,使其成为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因考虑学院现有教授薪金待遇及学科的设备条件不足,难以满足要求,学院经多方面考证,专为其“度身”设立了工业教授岗位,并联系到深圳市一家高新技术合作企业,由合作企业在薪酬待遇方面给予生活补贴。在满足学院正常科研教学任务的同时,又可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达到学院、企业、教师“多赢”的效果。记者还了解到,该院根据实际才能,大胆提拨重用“海归”,现在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及五个学科部主任,都是“海归”。高层次优秀海外人才的加盟,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的学科发展,提升了国际化办学水平。比如,2004年,自动控制与机电工程学科部相继聘请了周克敏、香港科技大学的李泽湘教授、丘立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王煜教授和美国林威教授等为代表的一批在世界控制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作为特聘教授来院工作,带来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课题,使控制工程学科迅速地成为国内高校聚集海外知名人才的“小高地”。2003年从日本高知工科大学留学归国的创业工程学博士杜桂荣,是世界上第一位毕业于该学科的女博士,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是目前世界最新的学科及研究方向。杜桂荣博士归国后在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率先创建了国内第一个创业工程研究方向和“高新技术创业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及创新型培养体系,同时大大提高了研究生的培养水平。2001级、2002级研究生具有应用、扎实和创新特色及良好的英语交流能力,得到了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可,成为华为、中兴通讯、联想等IT企业欢迎的人才,已毕业的两届研究生,除部分学生考取博士外,近九成留在深圳,就业率100%。链接2001年以来,深圳先后四次政府组团分赴北美、欧洲和香港举行海外揽才活动,促进了“海归”数量与质量连续增长。据市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统计,深圳已连续三年吸引“海归”突破了千名,今年引进的海外留学人员又达687人,目前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达到7200多人。留学归国人员主要以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为主,80%以上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