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写作模板 > 精英人物

董舒畅:“半路出家”的质量经理

发布时间:2021-02-28 栏目:专题 投稿:热情的仙人掌

舒畅:“半路出家”的质量经理

让董舒畅感到有些意外的是,猎头公司竟然会敲上他的门。2002年4月的某天,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他突然接到猎头公司的一个电话,说是一家半导体封装测试公司对他很感兴趣,想请他过去担任光电质量工程师。 而在此之前,董舒畅并没有半导体相关公司的从业经历,所从事的工作与产品质量监控也没有什么关系。 看在高薪的份儿上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第二天,董舒畅坐上WS半导体光电有限公司的班车前去面试。班车一路颠簸了一个小时,开过繁华的市区街道后,驶在上海北郊的马路上,激得尘土飞扬。 董舒畅当时就打起了退堂鼓———这么远的路程,自己又对半导体技术丝毫不通,“这次的面试权当‘玩票’算了”。 董舒畅记得,当时的面试官由该公司生产部和工程部经理担当,他们详细简单询问了他的从业经历后,就开出了高出他原有月薪1500元的“高”价位。 “算是看在钱的份上吧。” 董舒畅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跳槽理由,“试试看地”就加入了这家半导体公司,成为一个“半路出家”的半导体光电质量工程师。 上班第一天,董舒畅巧遇同样第一天上班的工程部工艺工程师。对方原来搞的是通信技术支持,也没有半导体相关工作经验。 他原本有些忐忑的心,总算是暂时平静了下来。 艰难的学习过程 上了班之后,董舒畅才发现这种平静来得有些“奢侈”。 WS公司常年登着招聘广告,也开出了不低的价位,却仍然“猎”不到合适的人才。公司只好退而求其次,从非半导体行业中挖了大批“半路和尚”。但即使是这样,公司还是有不少岗位暂时空缺。不得已,董舒畅的老板想出了分解岗位的方法,把任务分给两三位工作内容相近的工程师。 和其他被分摊工作工程师一样,董舒畅开始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陌生行业的强大压力。 他需要不断地让自己泡在技术学习和更新的“漩涡”中,“几乎永无宁日”。 “这个行业技术更新太快了,何况自己的底子本来就不行。” 回忆起刚进入公司的那段时间,董舒畅现在都觉得有点残酷。 先是埋头各类陌生的技术资料中,拼命给自己补充半导体知识;然后就是接受公司提供的技术培训,一共三次……但“还是觉得不够用”。 “学的总跟不上用的。”每次碰到生产经理向董舒畅分派任务,董舒畅的心里就开始发毛。生产经理嘴里总是说出一连串的专有名词,他以为这些都“很ABC”。但当时的董舒畅根本就不知所云,却又不敢在上司面前表现出来,只能硬着头皮微笑和点头,心里边暗暗记下,转头赶紧查资料、请教同事。 在上司面前被搞得有些头晕还不算最“残酷”的,碰上去客户投诉更是让董舒畅“抓狂”。 记得有一次,公司碰上某家客户的投诉,因为事情比较严重,客户要求质量经理火速上门解决。董舒畅当时入行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跑到现场看了半天,脑子里却完全一片空白。心急如焚的客户当时就抓住董舒畅衣领不放,让他限时解决问题。幸亏同去的销售经理在旁边打圆场解围,否则“当时真是想死的心情都有了”。 这样的极度尴尬大约持续了四个多月。 不过,即使现在工作了近三年的董舒畅也仍不敢拍胸脯说,能够完全适应半导体行业的要求。平时还是经常会碰上自己的知识盲点,由于“科班”技术人员那样的系统学习经历,他只能采取“临时搭桥”的被动方式。而像他这样的人,“在这个行业并不少见”。 周而复始的行业低谷 董舒畅最近比较清闲,逢上了半导体行业的又一轮低谷。半导体行业总是这样,“会碰上周而复始的高潮和低谷”。 已经算是个老员工的他,大大小小的低谷也经历了好几次,“现在都见怪不怪了”。 不过第一次碰上低谷时,董舒畅慌了手脚。 当时,由于下游公司半导体产品滞销,封装测试订单也随之骤减,工厂关闭了好几条生产线。一些幸运的员工被请回家休假,另外一些不走运的就只能下岗走人。 一般被订单连累的都是一线工人,管理人员却可以安枕无忧。董舒畅尤其记得2001年的那次“重灾”,“工厂的一位技术总管都下岗回家了”。 董舒畅当时因为无事可干,也很为自己的命运担忧,但好歹算是挺了过来。 现在最让董舒畅心烦的就是自己的工资。进厂时,公司承诺工资会有每年8%的上涨,但总会因为各种冠冕堂皇理由而大打折扣。 更让他郁闷的是,WS公司在泰国和马来西亚工厂的利润竟是上海工厂的7倍和13倍。同样为WS公司服务,这些工厂质量工程师的薪金水平就比董舒畅要高得多。 听说新加坡的同类型工程师薪水有3000新元,比自己高出2~3倍。董舒畅说,和其他同行一样,他偶尔也会有跳槽出国的冲动。 “听一些老同事说,上海厂的生产线落后,只能生产WS公司中下游产品,产品售价一般只是泰国厂和马来厂的十分之一。” 董舒畅和同事们总会为此在暗地里大骂美国老板偏心。 “我很希望今后能去一家民营半导体工作。” 董舒畅觉得,虽然美资企业比日资或台资企业待遇相对要好,但合资企业总是给你事先设计好了条条框框,技术是死的,升职通道是固化的,很难有突破,也很难拿到真正的高薪。 他觉得民营企业会有更平等的工作氛围和更有吸引力的上升空间。更主要的,“如果在民营企业干得好,持个股什么的,等公司上市后就真正发了”。 而让他失望的是,目前在半导体行业很难看到中国民营资本的身影。 董舒畅想,先在WS公司混着吧,说不定哪天再有猎头公司打电话过来,让我去民营半导体公司面试呢。 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关推荐:

何春盛:一切从简

祝丽华:商场失意者的十大病症

张黎刚:善于放弃方能成功

马化腾:QQ之父的财富传奇

麦克尼利:IT业斗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