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他名震东北抗日到生命最后一息 临终对妻女的叮嘱读了让人落泪

发布时间:2013-02-09 栏目:专题 投稿:冷静的乐曲

记住英雄,传承历史。抗日英烈故事之夏云杰

当你试着去了解抗联那段历史时,你会发现每一个人背后都是一串故事,都有一种精神在感动着你,虽然他们出身不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但他们都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并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对他们,我们有的应不仅仅只是敬仰,更应把他们那种精神熔汇到我们的血液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性去不断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传递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夏云杰--今天,我们听着还有些陌生的名字,作为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军长,在当时也像杨靖宇、赵尚志一样,名震四方,是这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当已夜深人静的此时此刻,让我们走近英雄,了解这位具有铁骨铮铮,坚持抗日到生命最后一息的英雄。

英雄早期生涯 生于1903年的夏云杰是山东沂水人,家境贫寒的他,早年仅读过4年私塾便不得已辍学务农。为了生存,他于1926年3月逃荒到黑龙江省汤原县,1927年10月携妻女,全家迁入汤原县太平川落户,以耕地为业,农闲季节则到黑河金矿做矿工。

从矿工到军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夏云杰则积极投身到抗日斗争的行列。在中共汤原中心县委的培养下,1932年9月,经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冯仲云介绍夏云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深入工矿、农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为建立党的抗日武装而四处奔波。

1933年8月任将军又担选为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委员,负责军事工作。经过努力,将分散在汤原各地的抗日游击队员500余人组织起来,在汤原吉兴沟成立了东北民众义勇军。8月14日,在汤原西北沟反日救国会员的配合下,将军率众夜袭汤原县城,给日寇和敌伪政权以沉重打击。

1933年下半年在日伪军警疯狂反扑下,汤原县委书记裴治云等12人被敌人严刑拷打后活埋。党组织几处于瘫痪状态。这时夏云杰勇敢地站了出来,领导县委工作。积极恢复党的组织,继续创建了党领导抗日游击队。

1934年,夏云杰指挥汤原游击队奇袭县自卫团,缴获大量武器装备,从此结束了游击队人多枪少的矛盾。至1934年底,汤原反日游击总队已发展到400余人,成为震撼松花江下游的一支抗日劲旅。满洲省委赞扬他们是“下江反日反满的唯一中心力量”。在战斗中,将军身先士卒,多次英勇负伤,甚至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在后方医院治疗近5个月。

1936年,为了壮大我党直接领导抗日武装力量,赵尚志、李延禄一致同意帮助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夏云杰任军长,李兆麟代政治部主任。军部下辖四个团,部队发展到千余人。后将军又被推选为汤(原)萝(北)、绥(宾)总指挥兼六军军长。他及所率部队以汤原抗日根据地,出没于小兴安岭的密林河川,驰骋于辽阔的三江平原,到处打击日本侵略者,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斗争的滚滚洪流。

1936年9月,中共召开了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和抗联第三、第六军联席会议,成立了北满临时省委,将军被选为北满临时省委委员。

这年10月,日本关东军展开了所谓的第二期大“讨伐”,集结伪满第3军营区及汤原日本守备队和伪原治安队,疯狂向汤原抗日游击区进攻。夏云杰为保存战斗力,避开敌人正面进攻,以一部牵制敌人,主力冲破重围,进入敌人防守的薄弱地带。11月21日夏云杰正在汤原黑河集结兵力,不幸遭到汤原治安队的伏击。再次身负重伤,于五天后壮烈牺牲,时年33岁。弥留之际,他还嘱咐身边的战友、妻子和女儿,要团结一致,在党的领导下,把抗日民族解放事业进行到底。

夏云杰烈士照片

抗日英烈夏云杰又名夏云阶(1903—1936),山东省沂水县人。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夏云杰烈士简介

东北抗日联军第6军军长

夏云杰烈士是山东省沂水县人,私塾四年,1932年参加抗日斗争,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中共汤原县委军事委员的身份到农村、工厂、义勇军中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抗日武装。1933年末任汤原游击总队政委,1936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同年9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抗日联军代副总司令。1936年11月21日在黑龙江省汤原县丁大干遭敌军伏击,身负重伤后于26日牺牲。

夏云杰烈士生平经历

夏云杰东北抗日联军高级指挥员。1903年生,山东沂水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读过四年私塾即停学务农。1926年携妻女逃荒到东北,在黑龙江汤原县太平川落户。以耕地为业,农闲季节到黑河金矿做临时工。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投身到抗日斗争的大潮中。193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深入工矿、农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为建立党的抗日武装而四处奔波。1933 年8 月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委员, 负责军事工作。经过努力,将分散在汤原各地的抗日游击队员五百余人组织起来,成立东北民众义勇军,夜袭汤原县城,给日伪政权以沉重打击。

在斗争中,夏云杰等深刻认识到,没有党直接领导抗日武装作骨干,抗日队伍很难巩固和发展。于是他一面号召义勇军中的党员在队伍中贯彻党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政策, 一面集中40 名党员, 组建党直接领导游击队。1933 年下半年,日寇、伪军、宪兵、警察疯狂地向下江党组织和抗日义勇军反扑,残酷屠杀共产党员和游击队战士,汤原县委书记裴治云等12 名朝鲜族共产党员被俘,在严刑拷打后被活埋。中共汤原中心县委遭到严重破坏,形势十分险恶。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夏云杰没有被吓倒,他坚定地表示:要与汤原的反日爱国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越是在党处于困难时期,越要经受住严峻考验。他挺身而出,领导县委工作,并说服妻子和女儿不要为他的安全担心。经过秘密串联,不久和汤原各地党组织恢复了联系,11 月恢复了汤原游击队,并亲自培训,提高了游击队的政治、军事素质。中共满洲省委曾称赞汤原游击队是松花江下游地区“反日的中心力量”。省委负责人对夏云杰的评价是:“深刻学习,对党忠实,能够认真执行党的政策。”

1934 年5 月,夏云杰指挥游击队袭击了鹤立河农场日本特务组织“民会”,镇压了凶恶的日本特务,袭击了太平川警察分驻所。6 月,他又率游击队攻打了太平川西大岗的反动地主据点,先后打开了黑金河通往太平川的二道岗。在攻打二道岗的战斗中,夏云杰头部受伤,但仍坚持指挥战斗,最后攻下了敌人顽固防守的炮台,取得了胜利。游击队在夏云杰领导下,不断打击日伪反动派,缴获许多武器弹药,取得辉煌战果,得到了满洲省委的好评。10 月,中共满洲省委任命夏云杰汤原反日游击总队政治委员。

1935 年夏云杰伤愈归队后,领导游击总队摧毁日伪军据点、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创建了以太平川为中心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6 年1 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第四军到达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游击总队会师后,汤原游击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后又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夏云杰任军长。24 日至28 日,他与抗联第三、四军的主要领导赵尚志、李兆麟、李延禄、冯志国等在汤原县浩良河召开军政联席会,会议通过《东北反日联合军军政联席扩大会议决议》。1936 年4 月,日本关东军第九师团开始对汤原抗日游击区进行重兵“讨伐”。夏云杰率部队避开敌人锋芒,离开根据地,在小兴安岭东部与日军打游击。他们吃苦耐劳,风餐露宿,将敌人拖得筋疲力尽,不得不退缩。夏云杰敌人士气低落之机,向敌人据点进攻:先是封锁日本守备队骑兵连和矿山警备一队,接着又炸毁吊桥、仓库,摧毁煤矿事务所,击毙了日本军官,打得日伪军胆战心惊。同年9 月夏云杰出席中共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和抗联第三、六军党委联席会议,当选为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委员。

1936 年10 月,日本关东军和伪军开始对汤原等地区进行更大规模的“讨伐”,疯狂地向汤原抗日根据地进攻。夏云杰分析了敌我斗争形势,决定主力部队突破包围,秘密进入日伪防守薄弱的敌后开辟新游击区,为保存部队实力,决定远征佛山(嘉荫)。然而,在为远征筹集给养和装备时,夏云杰等于11 月20 日遭到敌人的伏击,身负重伤,因无药及时医治,于26 日永远长眠在汤原这块他战斗过的土地上,时年33 岁。他在生命垂危之际,一再叮嘱身边的战友、妻子和女儿,要精诚团结,把抗日民族解放斗争进行到底。

夏云杰领导的队伍是活跃在松花江下游地区的一支抗日劲旅,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是名震四方的抗日名将,夏云杰和他的战友们为了民族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开辟创建了汤原抗日根据地和下江辽阔的抗日游击区,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

这位集团军总司令调3个运输连挖宝,士兵不懂盗墓,棺被硬挖出来

打而不登、封而不死,1958解放军炮击金门

战场上搞阴谋受挫,二十年后斯大林为复仇残忍屠杀两万多精英

二二六兵变:日本皇道派法西斯军官的一场政变

克雷西会战:英格兰长弓自此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