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夷陵之战

发布时间:2013-03-23 栏目:专题 投稿:多情的冷风

夷陵之战是蜀国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在那之前,刘备有荆,川两州的士族地主支持,顺利的接受了原属刘璋的部队,加上诸葛入川时带去的荆州主力,蜀汉拥有一支极其具有威慑力的军队,而且得益于荆蜀的地利,蜀军可以凭借天险,以很少的兵力进行防守。汉中争夺战后,曹魏实质上已经不可能从川北打开魏蜀对峙的僵局了。机动兵力占优势的蜀军可以从东西两面钳击曹魏。正如隆中对所说“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 所以,刘备攻吴,不是该不该打的问题,而是不得不打。从战略全局看,荆州实在太重要了。没有荆州,蜀国只有益州一隅之地,更显的国小民寡。丢失了荆州,失去了长江上游对东吴的压迫,也失去了东线抵御曹魏的长江天险。蜀国在东线就只有江州了。刘备的判断没有错,与其等到将来困死,不如趁东吴在荆人心未定,大将新死,士卒损耗未能得到补充之时,举全国之兵夺回荆州。 可是刘备本人的打仗水平实在有限的可以陆逊说他“前后行军,败多成少”,那已经很给他面子了,他在汉中争夺战中的出色表现,那要归功于法正的辅助(刘备军的参谋长,先是庞统,后是法正,诸葛亮是在北伐时,才掌握军权的)。果然不出陆逊所料,刘备夷陵之战中,不但放弃战争初期的水陆并进战术,还把自己的营帐拉成一条长线,并且不使用石料,只是砍伐木材扎营。最终,陆逊的放火分队顺利完胜蜀军夷陵之战初期,蜀军打的很顺利,大军分为三部,北方的黄权部负责警戒魏国,支援中路,水军出奉节,包抄巫县吴军主力的后路,中路陆军主力,沿三峡一路突进,分头出击,令吴军顾此失彼,最终在两巫一线,被兵力占绝对优势的蜀军咬住,受到重创,大将甘宁战死,残部在后路已被切断的情况下,巧妙的沿秭归——夷陵之间的蜀军间隙撤往潇亭:北方的黄权似乎太过注意荆北吴军的动向了。 旗开得胜后,蜀军士气高涨,水陆并进,吴军虽然节节抵抗,但是毫无作用,开战5个月以后,整个长江西线就只剩陆逊部所在的潇亭了。 吴军方面陆逊根据客观战况,制定了固守待机的方案,他在潇亭接受了败退的吴军,并利用天险顽强的阻击住了气势大盛的蜀军。到6月中,南下夷道企图包抄潇亭蜀军一部被孙桓打断了攻势,吴军潘漳部出当阳,牵制黄权部,并做出攻击蜀军后方的态势,虽然潘漳后来战死,不过他功不可漠。 战争的中期,刘备在夷道方向攻击受挫,潇亭方面又打不开缺口,便在北方做手脚,他集中一部精锐,消灭了潘漳的骚扰,并在整条战线上向潇亭施压。可是在当阳,麦城方向受阻于朱然。而潇亭的坚持不退反而成为了吴军整条战线的突出部,后方的兵源不断到达,吴军现在的态势就象蜷缩的眼镜蛇,随时可以蜀军反击。 刘备在这时犯了错误。他受回了夷道方面给孙桓很大压力的蜀军,令吴军可以轻松的缓解战线压力,集中兵力进行反击。他也放弃了兵力占优势时的起头并进战术,集中主力潇亭夷陵方向与吴军决战。若客观的考虑,刘备此举是为了保障后方,并没有大错。但是这正是陆逊所希望的。 战争的后期,由于吴军在占劣势的情况下,遏止住了蜀军凶猛的攻击,士气上已经较数月攻击未果的蜀军为优了,加上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很短。可以集中兵力于一线。反观蜀军,后勤方面受到骚扰,即使赵云进行了清荡,还是见效成微,加上天气,士气等因素,他们已经失去了进攻的主动权。 于是吴军按照陆逊的计划开始了反击,中路实行火攻,火烧连营700里。水军出江陵,截断黄权的退路,南方的朱然包抄刘备后路(可惜了)。孙权率领总预备队策应全局。毕其全功于一役。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蜀军中路溃败,吴军一路追杀,最终被赵云阻击住,刘备托孤白帝,撒手人寰。蜀汉“数年经营,数方精英毁于一旦”将领战死无数,连马良也战死,可见蜀国人才损失的惊人程度。

相关推荐:

唐灭薛延陀之战的结局:薛延陀可汗选择投降

淮海战役新解读:60万兵消灭80万兵的惊天秘密

世界战争中真正的铁血战神 第一竟是中国人

关于三国时代兵器与军队的一些资料与想法

百战无败绩:谁是历史上打仗最厉害的文弱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