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心存汉室的末路英雄——蜀汉大将军姜维

发布时间:2013-03-30 栏目:专题 投稿:怕黑的哈密瓜,数据线

姜维是罗贯中笔下的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侠肝义胆,智勇双全。《三国演义》第92回这样描写他:

却说建兴五年春,诸葛亮伐魏,与魏驸马夏侯懋对阵。夏侯懋遁入南安郡闭门不出。赵云、邓芝等久攻不下。诸葛亮设下连环计,叫人扮作魏将裴绪赚得安定太守出城,巧取了安定郡和南安郡。本想以此计同时拿下天水郡,却不料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坏了诸葛亮的大事。诸葛亮攻取天水不下,惊呼日:"此是何人,识吾玄机?"却见一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出日:"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何等义气风发!

中国历史上真有这样一个喜剧出场却备受诸葛亮青睐的传奇人赞,他始为魏将,后弃魏投蜀,屡立战功,在诸葛亮的培养下,成为刘禅政权不可多得的宰辅。他的不平凡的事迹,在中国民间广为诵广…

一、战乱逢伯乐

姜维(公元2n年一263年),字伯约,天水冀地(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南)人。童年时,姜维便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是远近闻名的孝子。青少年时代,姜维喜欢研读郑玄的学说,心怀大志。他的父亲姜同过去曾任郡中功曹,在羌、戎族人叛乱时以自己的身体护卫太守,死在战场上。因为这个缘故,姜维受朝廷封赏做了中郎,参议本郡的军事。同时,姜维还是郡中的上计掾,专门负责将计簿送到魏中央政府。不久,他被州府任命为从事。这时,姜维虽满腹韬略,身为魏国州府佐吏,但没有用武之地,无法充分显示他的才华。他的政治生命开始于二十七岁那一年。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北伐,佯称要经斜谷道(今陕西眉县南)攻取郡,让赵云、邓芝带部作为疑军,而自己则率领6万大军从汉中向祁山(今甘肃省西和县东北)进发。曹魏因为刘备死后几年蜀中寂然无声,一点准备都没有,突然听到蜀军攻向祁山,一时朝野俱惊。当时天水太守马遵正外出巡视,姜维以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随从。马遵听说蜀军将到,而各县都起来响应,便怀疑姜维等人怀有二心,于是连夜逃跑,退保上却(今甘肃省天水市)。姜维等发现马遵逃离,立即追赶,追到上都城门时,马遵命关闭城门,把姜维等拒之于外。姜维等人只得返回冀县,冀县也不让姜维进城去。这时,魏的大门向姜维紧锁,而城外又有蜀军压来,姜维进退维谷。他想到素来在魏军中怀才不遇,此时又遭到冷遇和猜忌,而又听闻诸葛亮求贤若渴,知人善任,于是便横下一条心投到诸葛亮帐下。

在这次蜀军的进军中,诸葛亮不顾先主刘备的叮嘱,用人失误,痛失街亭,挥泪斩了马谡,姜维的归降令诸葛亮喜出望外。因为当时蜀国国力弱小,虎将关羽、张飞皆已死去,人才奇缺,诸葛亮早在领兵南征深入不毛之地时就已考虑到"诸将才不及己",而他早就听说姜维乃"凉州上士",能得到这一员年仅二十七岁的年轻将领,岂不是一大幸事!

诸葛亮用人旨在德才兼备,他写信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说"姜伯约忠于职守,勤于政事,考虑问题精细周密,经我仔细考察:永南、季常(李邵字永南,马良字季常,二人皆有才名,为蜀汉良臣)等人的才能都比不上他。这个人,是凉州的上等人士。"又说:"让他先教练中虎步兵士,姜伯约对于军事非常敏锐,有胆有义,又深深了解兵士的心意。这个人一心忠于汉室,而且才识超群,等他结束这次军事教练后,就让他进谒宫中,朝见圣上。"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器重。当时,姜维诸葛亮任命为仓曹掾,加授奉义将军。

后来,诸葛亮兴师北伐,四出祁山,姜维都跟随左右。在诸葛亮的言传身教下,姜维一步步长大起来,日益显示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就像一柄宝剑,终于磨砺出熠熠锋芒。

二、受命危难间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北伐,却因劳累过度在五丈原军中病逝。临终前,他对身后的国事作了周详的安排。他告诉刘禅派来的特使李福,他死之后,国事可以交付蒋琬主持。李福问:"蒋琬之后,谁又可担任呢?"他说:"费讳可以继续。""费讳之后呢?"李福再问,诸葛亮就没有回答了。一个政治家能考虑到两代继承人,这是极为少见的。在他的心目中,蒋琬方正整肃而威严,费带宽宏大量而博爱,但他不知道,这多年来真正领会了他的苦心,继承了他衣钵的人不是蒋琬、费讳而是姜维,也正是姜维在他死后蜀汉内扰外患的三十年里,忠实地执行着他的路线,在蜀国后期政权的延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诸葛亮死后,由蒋琬掌握朝政大权。姜维次第被起用为左监军、辅汉将军、统率将军。延熙元年(公元238年),姜维大将军蒋琬出镇汉中;延熙六年,姜维升为镇西大将军,并任凉州刺史,独立担当在西北边陲抗魏的重任。延熙十年姜维又升为卫将军,掌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上卿,与大将军费棉同时录尚书事。西汉的尚书令本为少府属官,掌管文书奏章。东汉时政归尚书,尚书令成为总理朝政的首脑。录尚书事即总揽朝政。此时的姜维已经行使相权。时值汶山郡平康县(今四川省松潘县西)少数民族反叛,姜维率领兵马平定了这次叛乱。又出兵陇西、南安、金城三郡交界地,与曹魏大将郭淮、夏侯霸等人在洮河以西地区交战。胡地头领冶无戴等人率领所属部众投降,姜维将他们带回安置。

姜维本人身为天水羌族之杰,在陇右少数民族中享有很高威望。他这时始终遵循诸葛亮的"和戎"政策,并诱使胡、羌各族作为他的羽翼,以便能夺取陇山以西的地方,逐步瓦解魏国在凉州的势力,形成蜀汉与西北少数民族联合抗魏的局面,应该说这符合当初诸葛亮的既定战略。

当年诸葛亮之所以要不辞劳苦,兴师动众,屡次北伐,是有其不便明示的隐衷的。他在《出师表》中指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蜀汉是三国中最小的国家,以弱小的蜀汉处在魏吴之间,必难以持久,随时有遭受攻击和被吞并的危险。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实际上并非如口头所宣称的要鲸吞整个魏国,而是以攻为守,在战争中保持主动,以求自保。长年跟随丞相征战的姜维深得这一要领。

但是,姜维的打算却与当时的大将军费讳不相谋合。费讳对姜维说:"我们远远不如诸葛丞相丞相都不能定中原,何况我们呢?还不如保国安民,兢兢业业地守住社稷,至于完成大业,还是等待有才能的人吧!"费讳的政治主张是保守的,只求墨守成规,以维护偏安局面。而历史上这种因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亡国的事例却俯拾即是。费讳多次阻止姜维的军事行动,每次姜维想兴师出征都遭到严格限制,所得到的兵力也不超过万人。

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春天,费讳去世。这年夏天,姜维率领数万人马出兵石营(今甘肃武山南),经过董亭,围攻南安。曹魏的雍州刺史陈泰率军前来解围,到达洛门,姜维因粮草断尽退回蜀地。第二年,他开始督领内外军事,再次出兵陇西。驻守狄道的魏县令李简率全城人马投降。姜维进一步出兵围攻襄武县,与曹魏将领徐质交战,斩其头,破其军。魏军败退,姜维乘胜收服了多处地方,迁徙河关、狄道、临洮三县的百姓回蜀。延熙十八年,姜维再次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一同出兵狄道,在洮西大败曹魏雍州刺史正经,王经的军队死了几万人。王经退兵保守狄道,姜维进一步追击,却逢曹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不得不兵退钟题。

延熙十九年春天,刘禅派人到姜维驻地,任命他为大将军。他再次整顿军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相约会师上郡,胡济失约没有到达,因此姜维在段谷被曹魏大将邓艾打败,兵士零星散乱,溃不成军,死亡的人也很多。一时间朝廷上下及军中对姜维纷纷怨恨指责,而陇山以西地区也动荡不安。姜维谢罪,引咎自责,自请贬官削职,任后将军,同时代行大将军职事。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郡反叛,关中部分兵马被分派向东进军平叛。姜维想乘虚向秦川进军,于是又率领数万人马出兵骆谷,径直进兵沈岭。当时长城镇积聚的粮龠很多而守卫的兵马很少,听说姜维大军将至,大家都很恐慌。曹藕大将军司马望抗击姜维邓艾也从陇右出发,都驻军长城镇。姜雄肉前推进,驻兵芒水,全部倚山扎营。司马望、邓艾傍着渭水,坚守围城,姜维多次下山挑战,他们都不应战。如此相持到景耀元年,姜维听说诸葛诞业已挫败,便返回成都,再次被拜为大将军。这一时期,姜维率军与曹魏军多次激战,互有胜负,其战况的激烈程度不在诸葛北伐之下。而且,姜维北伐秦川,其军已到达华阴、蒲城一带,直接威胁到中原,深入敌境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年北伐的境况。汉中地势险要,是蜀汉的门户。蜀汉历来十分重视汉中的防御。自刘备取得汉中以来,便留魏延镇守汉中,以充足兵力屯于各个据点以抵御外敌,敌人假如来进攻是不易攻进的。后来诸葛亮又在汉中修筑汉(今陕西勉县东)、乐(今陕西成固东)二城,以加强汉中防务,并亲身屯兵镇守汉中姜维主持军政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他认为汉中交错设围,只能御敌于外,蜀国处于守势。如果将诸***队敛兵聚谷,退守汉、乐二城,放敌人进入汉中平坦之处,然后坚守要隘,并以游军伺机骚扰,敌军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运粮必定会疲困。待其***退军之日,各城蜀军一时并出便可以歼灭敌人。这样,蜀国便由守势转为攻势,并以攻代守。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后主后主欣然采纳,命汉中都督胡济退守汉寿(今四川广元西南),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斌守汉城。姜维制定这一作战方案是想诱敌深人,但当时的情况是魏强蜀弱,放弃外围纵敌深入,后边的要隘的防守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万万不能有闪失,而且为防万一,应该配备机动兵力予以策应,否则,一旦要隘被敌攻破,这一作法便不啻引狼入室,适得其反。而从蜀国往后的命运看来,姜维正是在这一关节点上铸成大错。

在军事上继承了诸葛亮并有所发挥的姜维,在治国方略上却远远不及诸葛亮,显示出极其庸碌和软弱的一面。在姜维屡屡兴师征战的时候,应该说国内要有一个安定祥和的政治局面,以作为军事的后盾,让他在前线无后顾之忧。但实际上,此时的刘禅--这位扶不起的阿斗却更加昏阁无能,使得本来就极其脆弱的蜀汉政权更加摇摇欲坠了。蒋琬逝世,协助蒋琬主管宫廷事务的侍中董允也在蒋琬病逝的同一年去世。在费讳当政期间,由于费讳长期领兵在外,很少有空过问宫中之事。刘禅一下子失去了控制,他就更加亲信宦官黄皓,身边。又集结了陈祗等一拨奸臣,无疑是"盲人骑瞎马,深夜临池渊",把蜀国搞得昏天黑地。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费讳被曹魏降将郭循所杀。蒋琬、费讳死后,刘禅、黄皓等人便完全无所顾忌了。刘禅贪图享乐的劣根性日益发展,他经常带领宫人宦臣外出游乐,又派人在宫中广置声乐以供自己享受。大臣谯周见刘禅如此荒淫、不思进取,曾上一书挣谏,这封谏诤书根本没起到什么作用。而此时的权宦黄皓干预朝揽、操弄权柄更加肆无忌惮。他凭藉着后主的宠信,对异己分子肆露加以诋毁,曾让对自己不满的鲁王刘永十年见不到哥哥刘禅。而善于巴结逢迎的左将军阎宇,并无尺寸之功,就因为阿附黄皓,便扣再升官。黄皓后来甚至想用阎宇取代掌握蜀汉最高兵权的姜维。正闽为蜀汉朝廷如此荒唐,所以当时蜀国的情形正如吴国使者薛翊所操;"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人其朝不闻正言,观其野民皆菜色。"此时的蜀汉已呈败亡之象。

姜维对黄皓专权深恶痛尽,景耀五年(公元262年),他密奏刘禅,让刘禅下令杀掉黄皓。刘禅却认为姜维多管闲事。他对姜维说:"黄皓不过是供寡人驱使奔走的一个宦官而已,以前董允也十分厌恶他,我当时就非常不兴奋,到现在我还对董允十分记恨,大将军怎么连一个宦官也容不了呢?"刘禅还叫出黄皓,假惺惺地让他向姜维谢罪。刘禅的态度让姜维冷心,在他看来,这位昏君已无可救药了。再加上姜维已和黄皓正面冲突,俗话说,宁可得罪十个君子,不能开罪一个小人,如果继续留在成都恐遭黄皓的暗算,于是不久就要求去沓中(今甘肃临潭西南)屯田,从此不再回成都。

姜维避祸沓中,削弱了蜀汉地区正面的防守,最终为曹魏伐蜀所利用。

三、大江东流去

就在蜀汉后主昏愦无能,宦官奸臣当道之际,魏国暗暗制定了灭蜀计划。

曹操自赤壁之战和攻取汉中失败之后,基于蜀、吴一时难图的现实,采取了"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o的基本国策,以防吴拒蜀,巩周北方,同时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审时度势,待机而动。自此数十年间,曹魏执政者基本循此方略治国,北方保持了长期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日渐恢复,曹魏国力不断增强。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一举控制了朝政大权。此后,司马氏为了争取人心和巩固其地位,实行了任贤使能、减轻赋役等有利于发展的措施,因而曹魏国力并没有因统治团体内部的权力斗争而削弱。

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执掌魏政的相国司马昭召集群臣商议对吴蜀用兵事宜。他计议道:"今吴地广大而下湿,攻之用度差难,不如先定巴蜀……计蜀战士9万,居守成都及备他境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下5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以刘惮之睹,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由此定下了一举灭蜀的战略方针。第二年八月,司马昭征集四方兵马18万,分兵三路大举伐蜀:西路由征西将军邓艾率军3万自狄道向沓中进军,牵制姜维,使其不得东顾援救汉中;中路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军3万余人自祁山向武街、阴平桥头一线进军,目的是切断姜维东南归路;东路为曹魏伐蜀主力,由钟会率军10余万,自关中分从斜谷、骆谷、子午道三路直趋汉中,进而南下取蜀。汉中是蜀国门户,所谓"无汉中则无蜀矣"。司马昭的计划确实是精细周密。景耀六年,姜维上表给刘禅说:"听说钟会在关中整治兵马,想图谋进攻,请赶快派张翼、廖化督领各军,分别护守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以防患于未然。"此表落人黄皓手中,黄皓相信鬼神巫言,对后主讲蜀国不会遭到任何侵犯,并奏请后主压下这件事,故其他大臣都不知道。直到魏军发动进攻时,后主才命廖化率军往沓中支援姜维,另命张翼和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往阳安关口助守。

汉中地形险要,魏军本难于翻越秦岭南进。但由于蜀军弃险不守,钟会主力军10余万人一路畅行无阻,九月抵达汉中。钟会分兵攻打蜀军汉、乐二城,自率主力直趋阳安关口。蜀守关副将蒋舒诡称"出城克敌",开关投降魏军。魏前锋胡烈乘势攻城,蜀主将傅佥战死,魏军攻占阳安关。这时蜀援军张翼等人尚未赶到,钟会听说阳安关已克,置汉、乐二城不顾,亲率魏军主力长驱直进,准备奇取剑阁,直逼成都。姜维甲知钟会已人汉中,心急如焚,迅速摆脱邓艾军的纠缠,向阴平方向撤退。这时诸葛绪军已占领武街和阴平桥头,切断了姜维的归路。姜维见状立即调头北上,向诸葛绪侧后方向运动。诸葛绪恐姜维断其后路,退军30里,让开阴平桥头。姜维率军趁机折返南归,通过阴平桥头顺利撤回,于路与廖化、张翼等人会合,先钟会一步返回剑阁扼守。剑阁号称天险,是由汉中进入成都的咽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钟会率10余万大军到达后,屡攻不能下。粮食渐至匮乏,准备暂时退兵再谋他途。至此,姜维再一次表现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使司马昭一举灭蜀的战略计划面临破产的危险,而蜀汉也由此获得了转机,已呈转危为安之势。

但是,谁也没料到此时邓艾突出奇兵,从阴平出发,经过七百里荒无人烟的崎岖山地,越过了剑阁天险,直达江油,蜀江油太守不战而降。邓艾军进一步攻向涪城。涪城守将诸葛瞻是诸葛亮之子,他在军事上失利的情况下***退守绵竹,最后与其子诸葛尚一起战死。绵竹的失守,使蜀汉都城成都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邓艾军长驱直人,屯兵成都城下。早就吓得魂不附体的刘禅听信了光禄大夫谯周的话,他反绑着双手,用车拉着棺材,率领太子、诸王公及群臣投降。至此,历时四十三年的蜀汉政权终于灭亡了。先主刘备的毕生夙愿,先丞相诸葛亮的半生心血这时都已付水东流。

虽然成都已经陷落,但是各地蜀军将士仍在拼死抵抗。姜维等人仍然坚守在剑阁。后主降魏的传言不久便被证实。接着,姜维收到刘禅的命令,要他们放下武器盔甲到涪县魏军阵前见钟会。姜维不由满腔悲愤,他手下的将士纷纷拔出刀剑狠狠劈砍山石以发泄心中的愤怒。钟会很优待姜维等人,并把印鉴、名号、符节、车盖全部归还了他们。钟会与姜维则出门同车、就坐同席。早年诸葛亮对姜维的评价确实不错,他的确是"心存汉室",就在他与钟会打得火热,摆出副安心归顺的模样时,他的心里却在暗暗酝酿着一个恢复蜀汉的计划。

魏灭蜀后,素来不和的两员魏军伐蜀主将邓艾、钟会之间的矛盾公开化了。姜维看准了这大好时机,在邓艾、钟会之间进行挑拨,先让钟会告发邓艾,将邓艾押解回洛阳,然后鼓动钟会发动兵变,据蜀叛乱。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司马昭对钟会早有防御。钟会陷害邓艾后,邓艾用囚车装着被召回,钟会带领姜维等人至成都,自称益州牧公开反叛。他准备交给姜维5万人马,让他作前锋。钟会的行为激起了曹魏将士的愤怒,他们群拥而起,杀了钟会、姜维姜维的妻室儿女。至此,姜维为恢复蜀汉统治的最后一次努力也宣告失败,死时62岁。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长河的波澜非个人的手腕能够挽回。姜维正处在这一场世纪风云的变幻之中,他虽然在军事上颇有所长,但他却缺少治国才能。他始终贯彻的是诸葛亮以攻为守、在进取中图存的路线,但却没有考虑到屡次征战对国力的消耗和对老百姓造成的灾难,以至于在朝廷中没有很高威望。后来在与宦官黄皓的斗争中,他也表现得软弱妥协,丝毫没有二个政治家的气魄。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他建议放弃汉中的防守,想变守势为攻势的同时,自己却避祸沓中,使汉中空虚,给曹魏以可乘之机,这是导致蜀汉灭亡的最直接原因。但是,纵观姜维在诸葛亮死后的政治军事活动,看到的却是他为蜀国南征北战,忠心耿耿,即使在蜀国已经灭亡之后,他仍未放弃使蜀国复生的努力,直至含恨而死。如果没有姜维"外却骆谷之师",要想"内保宁缉之实"谈何轻易。由此可见,姜维对蜀国后期三十年政权的延续功不可没。

郤正曾评论姜维说,姜维"占有上将这样重要的官职,处于众臣,之上,但家中住宅破陋,没有余财,侧室没有侍妾亲近,后院没有音乐娱乐,衣服仅求够穿,车马也只求必需,饮食有节制……不须刻意贪求",还说"像姜维这样好学不倦,清廉朴素,节俭简约,自然是当世的楷模"。由此看来,姜维在德行方面也是值得后人尊敬的。

若说诸葛孔明,几乎谁都熟悉,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常常追随在他身边的少年?去痘痘最有效的方法纵观史典,记载到这为末路英雄事迹的更是少之又少,我想如果没有看过《三国演义》或《三国志》的人大多数都不会知道他。

遥想当年,一双慧眼识破诸葛丞相过人的计谋,一枝潇洒长枪赢得了赵云将军的赏识,一身飒爽英姿驰骋于沙场之上,东冲西突,如入无人之境。江山代出有人才,生逢乱世,天下出了如此奇才,不知悲喜。他是武侯唯一的继承人,是蜀汉末路的擎天柱,他的一生的悲凉联系整个蜀汉的枯荣,他是姜维少将。

昔日刘备三顾茅庐,孔明时年二十七,日后孔明收姜维(字伯约),伯约亦时年二十七。当年丞相北伐,不幸爱子伯松早亡,其年龄与伯约相同,两人又同样相貌清秀,再者伯约年幼丧父,恰逢师徒相遇,一见如故,其后必定亲如父子。然而寥落秋风五丈原,巨星陨落终有日。七星灯下续命难,长叹天命不可违。似乎白帝城一幕的变版,伯约追随丞相仅仅六年,便从此担负北伐和复兴汉室的重担。可是,久沉黄泉之下的丞相可想到了他交下的衣钵和对他的恩情与器重不但成就了他,也正害了他一生。

伯约原本只是魏国之下一名不显眼的小官,作为一名魏国降将,年仅二十七就封侯进爵。这一人生的大转折让他由一个英气风发、心高气傲、翩翩的魏国少年青云直上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将军,拔剑而起为蜀国战斗,最后为汉室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牺牲于蜀道剑阁。

四、论姜维北伐

作为敌国降将的他,在蜀汉中自然受到众人非议与鄙薄,虽然蜀汉仍然不断地给他封官进爵,可是凭心而论蜀汉他的恩惠确实并非那么大,真正能够让他肝脑涂地、虽死不悔的原因是丞相的知遇之恩。说实话,以前我常常听到关于"师恩重于山"的话,我却暗下自感到迷惑,并且私下哂笑,如今观丞相伯约,才感到世间确有如此师徒之情。

自古以来对姜维的议论众说纷纭,而对于他的九次北伐更是贬多褒少。有些人更欺人太甚地对他灌以"粗有文武,穷兵黩武"的罪名,更有不知情者还可恨地给他戴上"汉亡罪臣"的名目。我不晓得这些所谓的史学家、政治家等与伯约有何仇对他如此刻薄,但就事论事,我承认伯约九次北伐确有错误,而这也是导致他后世遭人菲薄的重要原因,所以我说丞相他的恩情害惨了他。按正史而论,姜维继诸葛亮后兴师北伐不止九次,而是十一次,其中胜败各有。再看当时蜀汉背景,前大将军费祎遇害,朝中宦官势力强大,新升为大将军的姜维不能制止宦官专政之势,而一心北伐,劳民伤财,在此不得否认姜维确实有疏忽。但就现实论事,姜维始终是魏国降将,纵使位居大将军,但毕竟不能服众,多管内政反而更轻易遭祸。而他长期居外,多次北伐反而更稳固了他手上的兵权。

在我看来,姜维北伐可以说是鸡蛋撞石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不否认"北伐"是绝对错误,当年诸葛丞相有言:"今伐魏亦亡,不伐亦亡。"美而言即为是主攻还是主防,说白了就是进攻还是坐以待毙。因为蜀汉必亡,汉室不可光复,这个"亡"的成因可以追溯到关羽败亡之时。而了解三国者皆知蜀汉最兴盛之时是在关羽占据荆襄,刘备攻下西蜀汉中进位为汉中王之时,然而此局势却不长久,关羽败亡失荆,刘备大举进兵伐东吴,然而开始时势力仍十分强大的,而且得了一个可以联吴重振汉室的机会,可是刘备并没有适可而止,陆逊火烧联营对蜀汉造成了空前的损失。最后刘备本人也病亡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由诸葛亮执管政权。诸葛丞相时期辅助之才众多,国力仍然强大,或许不会看出蜀汉灭亡的迹象。而丞相北伐其实最成功最有可能的一次便是首次出师,然而却失在马谡手里--或许许多人都认为马谡罪大是失了街亭,显然这是轻重颠倒了,街亭可复夺,但北伐成事的机会不可复夺。这也是丞相用人之一大弊,他本应该派征西大将军魏延前去,然而他后来也料到了,可是话已出口不能收回,白白错失了大好机会。至于后来的五次北伐,实质也无多大功。然而白帝城托孤之言犹在耳畔,这成为了孔明一直不肯放弃伐魏的信念,所有我斗胆认为刘备确实害了孔明。然而孔明已亡,他的意志却传给了他的徒儿,姜惟继承了这一北伐志愿。其实丞相知遇伯约,犹皇叔知遇丞相丞相遗志于伯约,犹皇叔托孤于丞相。这样看来,我们也是能够谅解伯约九伐中原的错误了。不是不知不可而偏要为之,而是"士为知己者死",今日不为,明日没了姜维,谁来完成丞相遗愿,谁来完成皇叔托孤之望,他姜维,对得起丞相吗?他姜伯约有何颜面去见故人?

次说当时局势,继丞相故后伐中原也并非无机会。蜀汉停止战争后,曹氏发生了多次政变,而其时蜀汉局势稳定,人民也能称得上,此下出兵是大好机会。很多人都议论此时姜维为何不出兵,却在后来才出兵。如此见之便见此类未了解历史而发言,此时蜀汉当权者乃蒋琬费祎,虽然他们都有议论过北伐,但都未付于实现,而在费祎时期,姜维曾多次上书请北伐,而费祎每次与兵不超过一万,结果可见。而到姜维当权时期,蜀汉在前两位当权者时期的人才也多数病故,能够谈国家大事者已少,加上后主多不管政事,宦官专权,内政腐败;而司马氏在曹氏多次政变后已经稳定政权,恰逢人才辈出之时,已过了北伐的最好时机。可是姜维已不再是当年的翩翩少年,却仍执着着北伐的信念,那个遥不可及的梦想,试图创造奇迹。然而此时"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他每出师几乎都是主帅、军师、大将连当,这使得他应变不能及时,加上不能否认他的对手是有名的将领邓艾邓艾年纪比他长,老奸巨滑,就相当于当年的司马懿之于孔明。很多人都议论邓艾伯约更了得,然而我却不认为。早有言,伯约手下可用之人少,主帅、军师、大将一起当,每次出战他都有冲锋险阵,在接应上明显占了劣势。再想即使是周瑜将军也并不是次次都得冲杀出战场的吧,如此看来,邓艾设计险伯约伯约又不是翘着腿等大将归来报信,这就占了很大劣势。很多有人都认为邓艾侥幸,但不能否认他确实思考全面些,对敌人的地理形势和对方的心理捉摸了得,很会算计人。而伯约开始确有些傲气,对陇地边境附近地理实是不太熟悉--在我看来,他并非才能不及他人,而是他不熟地理,几乎每次出师都先请教,也就说计谋多不是他设的,而他大胜那一次是真正用自己的计谋的,还有多次成功退兵的计谋也是他出的--可想许多人都对此忽略了。所以贬低伯约才能的理论委实不能成立。

再论到底要攻还是要守。在此处许多人都留意东吴保守多年,在三国里存活得最久。但是许多光看数字不分析的人却没考虑到久存原因。其中一次很重要的原因是汉魏多次的征战,由孔明到姜维十七次北伐多次扰乱魏国秩序。从孔明六次北伐说起,再北伐停息后魏主便安于太平,司马懿曾上书西伐而不得。随后曹氏政变连连,朝内政权使得魏无暇顾伐外。到司马氏稳定大权,恰逢蜀汉主战派姜维当权,多次发动伐魏战争,扰乱秩序,连司马昭也感叹姜维多次侵扰,实乃大患。后到了司马炎即位,东吴政治黑暗,司马炎因新掌不敢妄动,朝中大臣多议论不可,不敢出兵。而东吴内部确也有多次政变,但安国在于明君,吴地人才众多,而且势力确实强于蜀汉,但毕竟明君贤臣多在。可见东吴安详太平如此长久不是空说得来的,而是有充分原因的。说实话,蜀汉北伐不应该忘了联盟的东吴,这是一大漏洞。蜀汉实属小国,魏势力强大,可见蜀胜机会之小,若过吴蜀同时联合,机会则很大。然而无论是孔明还是后来的蒋琬费祎姜维都忽略这一点。都是两者不能同时顾及,一方败则另一方退。

说回姜维北伐的问题上来,多次北伐确实有错,但并不错得完整,也不应该受后人过度的指责。这个摇摇欲坠的蜀汉政权为何能够苟延残嘘三十年,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司马氏还是惧怕姜维。在九次北伐之时他有一次曾被姜维逼上绝路,结果天不开眼帮他脱险(虽然小说里含有迷信成分),但历史确有司马昭败给姜维这回事。那到底是伐还是不伐?我们作个假设,许多人同意北伐劳民伤财,加速了蜀汉的灭亡,然后北伐的志愿是孔明遗留下来的,那么说孔明这个决定就有误,伯约错是错在急于成事,但伯约那时年纪已过半百,而且很可能就已经积劳成疾,急是很正常的。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如果不北伐呢?很多人苟同不北伐蜀汉能再活几十年。我认为这是未免大夸了,司马昭可不是司马炎,他不是伐蜀就是伐吴,三国合一必然。而纵观吴蜀,蜀汉内政本已腐败,极有可能首当其冲。然而司马昭来伐还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几十年里姜维的兵权能否稳固的问题,司马昭开始不伐蜀是时机未到,他是等着汉内姜维大权一失便进行西伐。虽然伯约诸葛丞相的关门弟子,但比起前两位大臣,后主也并非那么尊敬他,再将上他原本是魏人降将,奸臣众多,可见他背后力量之弱,加上人才能出其右的可见都已亡故,比他稍逊的人才更是极少,在内能够掌握兵权才是众人所言的蜀汉能够存活多几十年的问题,或许说伯约还真能够活那长时间(他似乎有重疾)。如此看来,北伐在外对于保存权利还失也是个好办法。

所以说北伐是功过皆有,决断错对是不科学的。许多人都明白成王败寇,所以许多人都就成败功利论英雄,这也是世俗之见,人性之劣不可违,于是后世对姜大将军更是不断过分地贬低。这就如项羽刘邦,我开始也不怎看好项羽,但后来知道刘邦为人纯熟流氓、奸诈狡猾,在这方面项羽出身贵族确实比他高尚。可是为什么后世却频频贬低项羽,抬高刘邦呢?因为刘邦是最后的胜利者,他才是汉高祖。假设当年胜由项羽夺得,恐怕后世就要把刘邦贬成大流氓,敢吃天鹅肉了吧?这世间还真现实。在政治上而论,不可否认刘邦是英雄,但在我认为的文学精神上看来项羽的英雄气概远甚于他。而昔日项羽有范增,伯约却无一个能够与他共商大事的能才,而同样是魏国降将的夏侯霸也算是位知心了。而昔日韩信背水大败敌人,后有姜伯约背水破曹兵,可是当年有萧何,如今伯约又有谁呢?这位诸葛亮留下的门生,从一走进蜀汉开始就走进了悲剧。

五、论蜀汉灭亡及姜维假投降

九伐中原空劬劳,最后一次北伐后,姜维也不得不为避祸而去屯田。然而司马昭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马上就发兵派人绊住姜维,另又派兵去攻击蜀汉。姜维早修书于后主派兵镇守阴平等重要隘口。这位后主,怎么评他呢,他平时是不管政治的,但对大臣们又很宽容和善,也并非许多传言那么冥顽愚蠢(这里愚蠢是指傻子)。不如简单些说吧,几乎是权重之臣向他请求,他都会很听话,他很诚实(连司马昭都很喜欢他)。如果说他之前纵容伯约多次出师北伐是错误的,那么他这次首到伯约的书信而听信宦官谗言是大错特错,他此生最大的错误也莫过于此了。他父亲刘备白手起家拼了一辈子就毁在这里了,犹记得当年刘备攻取西川时折了"凤雏"--庞统军师(而庞军师不死汉室复兴是极有可能的),可见这是多大的代价,而刘禅就这样一摆摆手,一点点头就败出去了。在此很多人都认为是伯约的疏忽,其实他早就意会到此点,却是那位后主突然"醒悟",于是有了后来姜维与钟会相持在剑阁而邓艾侥幸偷渡阴平成功的伟绩,创造了蜀汉迅速而又传奇的败亡。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诸葛丞相的亲生儿子诸葛思远的忠烈作风。演义中写到他的只在绵竹关一战,而且他明明可以守住关隘却要死战丢了隘口,最后却留得忠烈之名受到厚葬,伯约死后却遭到不得安息的下场。话从头说来,诸葛思远承袭了其父武乡侯的名爵,在朝中应是十分有名望的,据说他与姜维不和(这很简单,一父二子,他怎能不怀妒忌心?),在宦官当政时候身为丞相嫡亲竟然托病不出,不参内政。且照他与邓艾交战来看,他确有武才,也不见得他对父亲遗愿北伐之事有过帮助。在最后绵竹关一战里他发书去吴求救,这一举动比较明智,但成都粮食足够,他明明可以坚守到姜维引兵来救,再加上已向吴求救,却不坚守,竟然被敌人一封信激怒而冲出去拼个死活,死后留个忠烈之名,甚让世人景仰。确实,他很忠烈了,但这个忠烈败了蜀汉了,有多少后人思考过?于是我甚感叹,诸葛丞相的亲子真比不过他的徒弟。

诸葛思远战死,绵竹关失陷,谯周劝后主投降,在此时钟会因攻剑阁不得而准备离开,姜维军中却已收到后主的劝降书。长痘痘怎么办在此有人认为姜维应该早引兵去救绵竹,可是剑阁乃蜀之要道,剑阁失,蜀必亡,若是此时伯约引兵去救则反而会立即让成都失陷。(别以为剑阁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重要失手之处在阴平道,若过阴平有重兵把手,邓艾即使侥幸偷渡也被会打退,接下许多小将纷纷见风使陀不战而降,纵然剑阁把守严谨也不能挽回局面。

将帅为降而主先降,真天大的讽刺。收到后主的劝降书,姜维手下的兵士无不愤怒,拔刀砍石。后世许多人同意此时伯约就应该以死表节,然而他不似历代匹夫为求忠烈而死,却想出了此生最后一个计谋,干出了旷古绝今的一件事--假投降。成则保存蜀汉,败则死无葬身之地并且遭到骂名流传千古。他利用了钟会和邓艾的勃勃野心,挑起内讧,试图恢复蜀汉,并常常使人送书与后主后主暂且忍辱,可惜最后他没算计到司马昭,却也做到孔明临死也未做到的事,那就是让敌人也与自己陪葬--孔明没整死司马懿,他却整死了钟会邓艾

在许多人看来,假投降一计成功可能性很微,可是伯约却不死心仍要一拼,足见其胆识与聪明如此惊人,不过,我认为他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性急。不仅是他,这一个性急当年害了庞统军师、张飞将军等等许多名人,甚至是丞相后期多次北伐也微有这个迹象。他急于成功,忽略了司马昭也该会觉察钟会有谋反之心,而他也忽略了在灭了钟会和邓艾后能否稳定局势,因为余下还是大量魏兵。我认为他行此计,应该徐徐图之,先想法骗过司马昭,与朝中的忠臣将佐商量密议,并且向东吴请救援,再以行吕子明胜关羽之计以德涣散魏军军心。可是蜀汉终究要灭亡,谁都阻挡不了。即使不毁在后主手里,也会毁在他儿子手里。观刘氏后人,比较有能耐的唯北地王,但宗法之礼不可废,何况大权实不在君王之手。实质,蜀不能兴汉的因素在生根在关羽死之时,所以蜀汉灭亡也早已注定,即使姜维是姜子牙再世,也回天乏术。

假投降一事的结局是极其惨烈的,三位名将一下都成了蜀汉的陪葬品,而伯约最后也迫自刎,落到了死无葬身之地的地步,后世不情者多有对给他加上"不忠"的名目。试问,何谓忠烈?是如诸葛思远不思前顾后就义为忠烈?是也。是岳飞对国家的失志不变?是也。是文天祥至死反抗?是也。他们都是忠烈,是拼死方休的忠烈。而姜维的忠烈是至死方休、旷古绝今的。大将军是一个神圣的名号,不是任何人都配得上的;武乡侯的弟子这一个高高在上的名目也不是任何人都配得上的。在政治眼中,他们不会认为伯约算什么。然而在我眼中,以精神死节角度来看,姜伯约做到了,不愧是蜀汉大将军,不愧是诸葛丞相的弟子。

伯约一生,是观蜀汉在苦痛中挣扎的后期也。记得有一对联如此言:"诸葛未亡犹是汉,姜维不死尚为刘。"其实,蜀汉真正的灭亡不在后主投降,是在姜维自杀之时,绚烂而传奇。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姜维本为魏人,他幼年丧父,孝顺家母,然而他放弃母子温馨的生活,放弃了平淡享受的清闲生活,却苦撑着蜀汉这块大石三十年,至死方休。在九泉之下的丞相与千万卫国的子民应宽慰,在晋朝大地上耀武扬威的蜀降将应羞愧,百万蜀民可以痛恨鄙视魏人,但不能不敬仰姜大将军

后人认为伯约拒绝家母求他归国是为不孝,我则认为他这孝不同于徐庶的愚孝,徐庶的愚孝毁了他一生,而伯约绝不是第二个徐庶,可惜他太迟了,他出生迟了二十年,否则汉室兴盛会有望。追溯到关羽败亡是复汉失败的开始,那么败亡的原因则是关羽身边缺少有谋之士,而纵观蜀汉历来谋略之士能称奇唯诸葛亮、庞统、徐庶和姜维。然而早年徐庶离刘、庞统战死,诸葛亮不能顾及两地,关羽手下之能人甚短缺,因此败亡,有了后来白帝城痛心的遗言。为此可惜伯约,为什么来何迟也?却走进了蜀汉后期的一滩浊水,成了忠烈惨死却不被众人理解的末路英雄,哀哉,痛哉!故有诗云: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系从尚父出,术奉武侯来。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汉将有余哀。

在没有看演义之前,我就一直十分敬佩与仰慕诸葛丞相和赵云将军,却不知道在蜀汉后期、在故事的最后竟然出了一位被历史失落了的大将军。观演义,似姜维文武无全(伯约确有文学成就,可惜少流传至今)、有勇有谋、相貌出众(看完演义,你会发现这是很珍贵的资本)、又是小诸葛与小赵云的结合,在三国里是少之又少。可是生逢乱世,更是乱世之末,伯约此生最大错事莫过于出生错了时间,遭至"亡国之臣"的诬蔑,然而他不甘做"亡国之臣",他身为大将军、权倾朝野,身为武乡侯诸葛丞相的弟子,岂能做亡国之臣。于是,从他留下演义里最悲凉的遗言--"吾计不成,乃天命也!"后自刎而死时,我就肯定他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永远不变的姜维少将。

此文笔到该处,我也惊叹竟然有六千多字了。说实话,古今英雄何其多,能为一位英雄作此长评实乃首次。最后还以一诗以结全文:

白帝江水闻涕泣,五丈秋风诉余身。

天水麒麟应无双,兵戈刀剑乱世争。

纸上谋略智过人,沙场戎马附一生。

至今犹唱蜀道难,问谁又怜剑阁魂?

又赋一词:忆少年

枯松倒挂,悲鸟啼泣,萦岩山峦。峥嵘似剑阁,崔嵬与天隔。血溅兵戈归黄土,纵违天、也成空梦。飞湍流万恨,看旌旗犹伫。

叹哉,大将军最后战斗的地方竟在剑阁,让我想到了诗仙的《蜀道难》,如此熟悉亲切。

相关推荐:

甲午战后日本首相的一句嘲讽,竟然成就了袁世凯的皇帝之路

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八百“秦军”唱着秦腔跳黄河

日军强迫南京难民收尸:衣服上印有'不杀'

敌后游击战中的地道战解析:地道战是怎么开展的?

桂军抗战纪实:第一七五师战斗在桂南阻击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