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王允虽然设计除掉董卓 但是刚愎自用 浪费掉大汉最后一次复兴机会 三国乱世是他一手造成

发布时间:2013-06-22 栏目:专题 投稿:微笑的天空

王允是东汉末年时期大臣,是对东汉末年三国纷乱的形成具有推波助澜作用的大人物,在时代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王允的历史作用莫过于除董贼安汉室,但由于自己的一系列错判,导致命丧黄泉并加剧汉室衰微,三国纷乱,是中国历史上“书生误国”代表。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皇帝和权臣的故事永远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在和喜欢历史的朋友们聊天探讨:历史上的傀儡皇帝中谁的翻盘难度最大?这个话题时,汉献帝永远是绕不开的一位。东汉末年的汉献帝从小被董卓当作傀儡,后来被王允吕布当作傀儡,再后来被西凉军李傕郭汜当作傀儡,直到被曹操、曹丕当作傀儡。毫无疑问,汉献帝刘协这位傀儡皇帝翻盘的难度恐怕在历史上也能排到前三。

但是,就算汉献帝一生都是傀儡皇帝,但仍然是有机会翻盘的!可惜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汉献帝当时最大的权臣王允,却因为自己的短视和无谋浪费了汉献帝最大的一次机会,也彻底的葬送了东汉帝国。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县人,出身于官宦世家,19岁的时候就开始当公务员,被当时的人评价为“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可以说起点很高。但是王允年轻气盛,做事也是意气风发不计后果。在王允当郡吏的时候,有一个小黄门(小宦官)仗着上面有人,恣意贪污腐败,弄得民不聊生,当地官民都敢怒不敢言。结果王允知道了,直接自己带人捉拿了并依法处死了小宦官。

这一下王允获得了极大的声望,但是却间接让上司替自己背锅。小黄门的死经过宦官哭诉,竟然到了汉桓帝耳朵里,著名的汉桓帝于是很生气,认为这肯定是太守故意的。于是派人捉拿了太守刘瓆,关在监狱中严刑拷打,结果刘太守根本没扛过宦官集团的报复,在狱中死亡。啥事也没有的王允觉得很过意不去,于是就把刘太守的尸体送回平原,还替刘太守守丧三年。

王允替刘太守守丧三年之后,又重新当了郡吏,没想到又害了新来的王太守。新来的王太守名叫王球,手下能用的人挺少。这个时候郡里有一个人叫路佛,虽然没啥口碑,估计用了一些其他手段,被王太守征召当一个郡吏。但是王允不乐意了:我是书香门第出身,还被人评价为“王佐之才”,这么多年才是一个郡吏。你一个路佛何德何能,竟然要和我当同事?

于是王允太守王球的提议会上,激烈反对引进路佛。激烈到啥程度呢?就差指着太守王球的鼻子骂收了路佛的贿赂了。王太守大怒,直接准备捉拿王允下狱,打算杀了王允。好在王允家里关系硬,王太守的上司刺史邓盛听见这事儿后,认为王允敢于直面谏言,直接把王允从郡吏升职为刺史的别驾从事。这一下王允的名声从郡县直接到了州里,既然王允出名了,和王允作对的路佛这辈子肯定都没法出头当官了,太守王球估计也非常尴尬。

王允自从到了州里后,混的是风生水起。黄巾之乱中直接升官为豫州刺史,荀氏八龙中最出色的荀爽,名士孔融都是王允的部下。然后王允在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两位名将的支持下大破黄巾,一下子俘虏了十余万人。在整理战利品的时候王允发现十常侍之一的张让竟然和黄巾军有大量的书信往来。于是王允开开心心的拿着证据找汉灵帝,汉灵帝刚开始很生气,但是经过张让磕头认错之后竟然不了了之。

王允这一下行事仓促,打蛇不死,反而狠狠得罪了张让。没几天就被逮捕下狱,但是王允运气不错,遇上了天下大赦,又出狱了还准备官复原职;张让一看:王允怎么又出来了?不行,我一定要弄死他。然后王允出来还没十天,又被张让构陷,重新关进了监狱,王允的部下觉得这次是死定了,与其被张让折磨而死,还不如喝毒酒来的痛快,就哭着给王允献上了毒酒一杯。

王允很生气,厉声骂道:我身为臣子,被皇帝治罪,那么就应该按照律法斩首示众,哪有喝药求死的道理?于是王允把酒杯一摔,自己主动走进槛车里,准备去洛阳接受廷尉的审讯。王允这个事情闹的很大,甚至大将军何进、大尉袁隗、司徒杨赐这三位顶级的重臣都上书求情,这才减免了王允的死罪,但仍然关在监狱里。当年冬天再一次天下大赦,单单把王允留住不赦免。后来三公再次联袂上述,朝廷这才决定赦免王允

王允经此一劫,也知道宦官是不杀自己不罢休,于是也收了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不但改名换姓,而且也不在一个地方长待,在河内郡和陈留郡之间乱跑,这才保住了性命。等到皇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打算诛杀宦官的时候王允这才回去替何进出谋划策。何进虽然狂妄自大丢了脑袋,但是宦官也被袁绍兄弟杀光,随后董卓率军进京,废了汉少帝,立了汉献帝。

董卓一看王允还不错,于是王允升官加爵:拜太仆,再迁守尚书令。司徒杨彪得罪了董卓被废,看起来很听话的王允于是代替杨彪成为了三公之一的司徒。董卓准备烧了洛阳迁都长安时候董卓自己留守洛阳,长安的朝政大事全部取决于王允王允也借着自己的权势保存了许多汉室典籍。

王允一度觉得自己可以恢复汉室,还秘密联络了几位官员,准备以讨伐袁术的名义出兵攻击董卓但是董卓一怀疑,还没有啥动作,王允见势不妙马上放弃了。等到董卓回到长安,觉得王允很不错,整个迁都过程以及营造长安时候表现出色,就封王允为温侯,以示重视。

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吕布董卓抢貂蝉的故事了。设“美人计”离间吕布董卓最后成功除掉大奸臣董卓!这是王允一生之中最大的功绩,也是王允的美名得以在民间流传的最大的原因。但是很遗憾,其实在历史记载上根本没有貂蝉这个人,三国志中只记载了吕布董卓的一位侍妾私通,王允利用这个漏洞才得以结交吕布。这一点被后世作者所利用,创造出来了貂蝉这一虚拟形象,甚至和西施、王昭君、杨玉环并列成为了四大美人之一,后世还有许多城市在争夺所谓的“貂蝉故里”,也是醉了。

王允联合吕布刺杀董卓成功后,王允吕布居功至伟,王允就封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然后还把自己的温侯转封给了吕布,加上皇帝年幼,王允吕布共秉朝政。虽然是“共秉朝政”,吕布一个粗人根本玩不过王允,基本上是王允独揽朝政大权。但是王允致命的缺点也在独揽大权的时候暴露出来了!

《后汉书王允传》中强调王允性格刚直、嫉恶如仇,因为董卓势大才不得已装作毕恭毕敬的样子。现在董卓已死,王允自己有威望、手里有皇帝、还有一部分军队,这可是两王四个二的一把好牌啊。于是在开朝会的时候王允都是严词厉色,对待其他臣子没有一句好话。王允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也不屑于笼络群臣,甚至对于立下大功的吕布王允也认为只不过是一个剑客、游侠儿这样的角色,压根瞧不上吕布

刚开始杀掉董卓时候吕布等人就劝王允赦免普通的西凉士兵,但是王允不同意;吕布又劝拿董卓的家财封赏给手下的官吏将校,王允也不同意。于是王允既没有赦免在外部数量众多的西凉士兵,也没有在内部封赏有功之臣,王允的做法看似很强势,其实已经内外都得罪光了,就算王允拿着两王四个二,但是除此之外就没有了大牌。

董卓被杀,跟着董卓的西凉军还有很大一部分都在各地驻守,这些将领和士兵久久得不到赦免,全都人心惶惶,纷纷传言王允要杀光西凉人。董卓的女婿牛辅被吓坏了,干脆扔下大军带着金银逃跑,结果走到半道就被人杀了,拿脑袋去找王允请功。牛辅的部将李傕、郭汜、张济一看这样子吓坏了,马上听从贾诩的计策,以替董卓复仇为名,集合队伍去攻打长安

王允因为得罪了内外,而且比较能打的原董卓部将徐荣也因为王允决策不利、兵力不足等原因战死。温侯吕布一看自己虽然厉害,但是单枪匹马肯定打不过几千几万人,于是战败后马上就逃走了。

吕布败逃前,后汉书记载了吕布王允的这样一段对话:吕布骑马在长安青琐门外,对着王允说:王公,大事不济,赶紧撤吧!王允叹息一声:能安顿好国家,是我的愿望,如果不行,那我就一死而已。现在皇帝年幼,凡事都仰仗我,我不忍心单独逃亡。你去之后,希望能和关东诸侯一起多为国家考虑。吕布走后,长安只剩下了落寞的王允

王允落于乱军之手后,其实还有翻盘的机会的。王允手下有两位大将:宋翼、王宏!这两人一个官职是左冯翊,一个官职是右扶风,都是占据了长安附近富庶之地。王允被俘后,李傕郭汜担心宋翼、王宏有兵有粮,真打起来不一定谁胜谁负。于是就以朝廷的名义招二人进京。

王宏对宋翼说:现在我们二人领兵在外,所以叛军还不敢杀王允,要是我们回去了,不但我们族灭,还会害死了王允。宋翼却是个无谋之人,他回复王宏说:虽然长安的话福祸难测,但是王命难为啊!王宏很生气,但是宋翼已经决定去长安送死,自己一支军队独木难支,只能赴死。

到了长安,果然李傕郭汜很开心的把王宏、宋翼、王允全部杀掉了,王宏临死前大骂:“宋翼竖儒,不足议大计。王允死的时候五十六岁,王允的长子官居侍中的王盖、次子王景、王定及王氏宗族十余人全部被李傕郭汜所杀。只有王允哥哥的儿子王晨、王陵最后跑掉,回到故乡。

王允的一生可以说是壮阔波澜的一生,特别是在董卓专权的时候,天下有多少群雄打算刺杀董卓都失败了,唯有王允暗中潜伏,表面上唯唯诺诺完全听从董卓,暗地里积蓄力量,寻找董卓破绽,最后一举中的,可以说整个刺杀过程荡气回肠,在青史上留下千古美名。

本来王允在除掉董卓后,凭借富庶的关中地区,加上大汉朝廷的正统--汉献帝刘协,王允要是能够笼络董卓麾下精良的西凉强兵,在有根据地、有大义、有精兵的情况下先平定西凉,再占据汉中、益州,如此天下可定!

可惜王允性格刚直、嫉恶如仇,这要是在盛世,王允绝对可以获得更大的名声及施展空间;但是遗憾的是,王允在除掉大敌董卓后,却逐渐蜕化为第二个董卓,完全没有了之前谨慎的行事风格,内不得群臣之心,外不得士兵之心,最后激起兵变,自己身死族灭不说,更是葬送了大汉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真是时也命也!

相关推荐:

杨铁心是谁的后代 杨铁心个人简介

《本草纲目》里的长生不老药:“金浆”和水银喝

曹昂是曹操哪个夫人生的儿子?曹操有多少老婆

为什么一个星期是七天?是谁规定的

清朝服饰之:清代指甲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