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 繁华鼎盛 影响深远 为何唐朝之后长安再也没有成为国都?

发布时间:2013-06-23 栏目:专题 投稿:感动的世界

长安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但是自唐朝之后的王朝都没有西安做国都。为何唐朝之后长安再也没有成为国都?

长安城的前世今生

盛唐时期,长安城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极盛时城内人口达到百万。长安,原本只是强秦首都治下一个乡的名字,经过金戈铁马的秦末离乱、楚汉争霸,汉高祖刘邦称帝五六年后,用这个名字为自己的都城命名。汉长安城最初的“原点”,是秦首都咸阳近郊的一座离宫“兴乐宫”。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秦离宫开始被改建为汉“长乐宫”,两年后名相萧何主持营建“未央宫”。以这两座巨大的宫殿为主体,辅以周边的官衙、仓库、民居、集市、宗庙,一座人口密集的都市逐渐成型。

约在汉惠帝时期(公元前189年左右),环绕长安的城墙也修建起来。汉武帝对长安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兴建北宫、桂宫、明光宫,开设太学,扩充上林苑,开凿昆明池,筑建章宫等。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城中有8.8万户,24.6万人,这在当时的世界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王莽代汉末年,长安城在战火中被毁坏。东汉定都洛阳,以长安为西京。东汉末年,洛阳被董卓纵火烧毁后,汉献帝曾迁回长安城居住。西晋末年、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政权亦将首都设于长安城,前后绵延近800年。

时光流转到了隋朝开皇二年(582年)。雄心勃勃的隋文帝杨坚,一边筹划着渡江南下、结束南北朝几百年以来的大分裂局面,一边渴望着拥有一座能配得上大一统帝国的全新都城。杨坚从北周政权继承的旧首都,基本就是长安城的原址。大量人口近八百年聚居生活于此,地下水已经被严重污染,而且城市布局缺乏规划,宫室、官署、民居、集市混杂,交通不便,城内狭小破败。杨坚决定在汉长安城东南方向的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9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皇城

开皇三年(583年),隋王朝迁至新都,因为杨坚的父亲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因此便以“大兴”命名此城。大业九年(613年),朝廷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隋唐长安城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汉长安城自此被永久废弃。

隋朝灭亡后,取而代之的唐朝继续在此定都,并更名为长安。在唐太宗、唐高宗和唐玄宗年间,城内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兴庆宫等宫殿以及大批寺庙、园林、民居、集市。盛唐时期,长安城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极盛时城内人口达到百万。目前,唐长安城墙和其外侧的城壕已基本被毁,仅在北面的玄武门和南面的安华门附近留有部分残垣。安史之乱后,唐长安城走向衰落,在战火兵灾中被反复蹂躏破坏。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并把宫室拆毁。至此,隋唐长安城也成为历史上永恒的记忆。

长安城规模

长安城方圆达84平方公里,规模宏伟,形制规整,北贯渭水,西绕沣河,东临灞河、浐河,南望终南山。它沿袭了北魏洛阳城、北齐邺都南城的形制,三层城郭内外有别,城中功能区分严密。长安龙首原为最高点,从军事安全、风水角度出发,他选择龙首原设置宫城。其南为皇城,为官署、社稷所在。再南为外郭城,市里杂居。

宫城主体为太极宫,内有太极殿、两仪殿、甘露殿等宫殿,是皇帝办理朝政、起居的所在。太极宫西为掖庭宫,是宫女休息的场所。太极宫东为东宫,供太子起居。唐太宗时又在太极宫东面加修大明宫,内有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延英殿与麟德殿等宫殿,成为唐高宗以后办理朝政、休息的场所,称东内。太极宫就称西内了。宫城北边有禁苑,跨渭水两岸,广种林木,遍布亭台楼阁。宫城南边隔横街就是皇城了,是中央百官的衙署。

长安城生活风貌

皇城之南是外郭城,又称罗城,官员私宅、寺院、作坊、市场、民宅星罗棋布,南北十一条街,东西十四条街,总共有一百〇一坊,由于外郭城的东南隅划入曲江池,实际上只有一百零九坊。坊墙墙基宽三米,每坊开四门。坊里规划有十字街、曲巷、府第等。长安城全城有中轴线,以宫城南门承天门、皇城南门朱雀门、外郭城南门明德门为中轴线,全城左右对称布局。朱雀门到明德门的大道最宽,称天街,街以东为成年县,以西为长安县,东、西市分立两皇城之南,再南均是里坊民宅,以近宫城皇城的里坊最为繁华,也是达官贵人们追逐的地段。

长安城上百万人口,饮水、给排水、物资运输是个大问题,隋唐两代开凿了四条水渠,引水入长安。永安渠:从城南交水引入西市,北入禁苑,注入渭水。清明渠:从永安渠之东引泬水入兴庆宫,北入皇城,注入太极宫的水池;另一支入大明宫龙首池,从西苑注入渭水。漕渠:从城西分橘水自金光门入城,注入西市。这四条渠水解决了大问题。

自唐高祖建都长安以来,人口逐年增多,皇亲国戚、官员、军民都要消费大量粮食,由于周围关中一带地域有限,物产不足。每年要通过漕渠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调运粮食。唐初每年入关的粮食约二十万石,到了唐中期这个数字就突破四百万石了,可见城市人口的增长幅度。

丝绸之路起点长安

这么多人口,除了大部分是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周围内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远域的外来人口。唐初灭突厥,收降人口百万,迁入长安城的就有五万人,布列朝廷的达百余人。边地羁縻政权、域外的使者、僧侣、商人、艺人、求学的贵族子弟拥入长安的人数也很多,他们也将各地的文明带入了长安。唐初的九部乐中,大部都来自周边或域外地区。开元天宝时期流行长安的胡服、胡食、胡妆都与移民们有关。长安的建筑中有不少模仿了拜占庭的技术,如凉殿、自雨亭等。

珍贵的葡萄酒在那时的宫廷中还很稀罕,唯有酒家胡经营的酒店中能常品尝。自开远门西出长安,万里之遥,桑麻蔽野,道路通畅,为著名的丝绸之路。欧亚间的贸易通过西域、河西走廊一直连接到长安东、西市。各地、各国商品在长安城中琳琅满目,光怪陆离,宫廷中贮藏了不少珍贵的域外贡品。

长安城的影响

中央百官衙署分布在皇城,是全国的政治中枢。唐代前期,一直为地方官员们所仰慕,从地方升迁到中央,被誉为升入仙乡。唐太宗时的贞观之治,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中,长安更成为文人学士们向往的圣地,每年慈恩塔下的进士诗会名闻一时。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在长安城内外留下了动人的事迹。长安城的古遗址虽然不是很多,但仅存的大明宫、兴庆宫、大雁塔等遗址,周边的华清宫等行宫遗址,北原的十八陵都非常有名,传世的文献资料则举不胜举。

为什么唐朝之后,几代王朝都没有西安做国都?

其在我国历史上经久的影响为中外重视,我国著名的史学家荣新江先生提出了设立“长安学”的倡议,必在国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

首先就是自然环境的因素。在汉中平原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很发达的农业区,人口都是比较的多。征服六国的为什么是长安城区域定国的秦国,还是因为这里的农业发达,发达的农业可以提供最为基本的支持,在农业基础上产生的商业,以及军事实力也都具有很强大的优势。这也是当时李家选择定居长安最为重要的思考因素。

但是这样的情况在唐朝发展到中期的时候发生了改变,因为唐朝整个国家都是非常发达的,而最为核心的地区自然是当时的长安人口都涌向了长安。大量的人口需要的是大量的资源,在古代也没有任何的城市规划,哪里好就开发哪里,到了后期,平整的土地已经很少了,于是山林也成了开发的地方,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汉中这个地方,说它是水土肥沃,其实是基于北方的生态环境来说的,和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比起来,长安城所在的西安没有什么优势的,这里的风沙也是比较的严重。

到了后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长安城的困境,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粮食的减产。本来这里的土地产出的粮食就不算高,而来长安城的人口却是一直处在生长当中的。这就造成了一个很不好的结果,本来应该是粮仓的长安城,还需要从其他的地方调集粮食过来。而在古代,基本上以马车为运输工具的背景下,这样的调集粮食的办法相当的消耗时间和资源。长安在农业衰落的基础下,没有这个物质基础,也就失去了竞争都城的机会。

其次就是城墙的破败。在古代,一个城市的强大与否,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城市的城墙是不是很坚固。因为在攻城武器比较匮乏的情况下,坐拥城墙坚固的城市,就可以就地称王。在唐朝之前,长安城的城墙是非常的厚,并且相当的完整,在李世民即位之后,还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修复工作。整个长安城可以说都是处在一个坚固盔甲的保护下,但是到了安史之乱的时候,事情发生了一些改变。

在公元763年的时候长安城的城墙第一次被打开了缺口,20万的叛军,通过那个缺口浩浩汤汤的进入了长安城。在接下来的2年时间里被多次打穿,本来是固若金汤的长安城,现在变成了人见人欺的城市。尤其是在公元904年的时候,长安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节度使朱温首先驱逐了城内所有的百姓,然后一把大火,把整个城市都给点燃了。因为在古代,使用的木质材料特别的多,因此那场大火,燃烧了3天的时间,几乎可以说,把整个长安城都给烧毁了。如果以后的皇帝还想在这里建都,那么要消耗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不如选取一个有基本框架的城市,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南京城成为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最后,经济中心的转移让西安彻底的不再做都城。自古以来,中原政权主要就是集中在河南和西安一带的,因为这里都是平原,又有黄河这个水源,并且当时的黄河还没有泛滥,因此古代的人民在这里生存的难度是很小的。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一直在这个地方,但是那场战乱后,这个中心就转移到了南方。本来在自然条件上就占据优势的南方地区,接受了来自北方大量的人口和技术,发展自然也是相当的迅猛。南京和广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崛起的。而且,当时的水运已经变得相当的发达,西安在这方面的劣势是比较大的。

因为以上的几个原因,让古代王朝的都城都不再选择西安,这对于这个城市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古代都城不仅是皇帝生活的地方,也代表着人口和技术集中的地方,当满目疮痍的西安需要巨大的投入才能再次崛起的时候,作为一个新王朝的君主,有去重建长安城的钱,还不如拿来修建几座新式的园林供自己享乐呢。

相关推荐:

电视剧版《左耳》李珥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1975年拍摄的美军轰炸北越的老照片

中元节的起源

黄蓉是怎么死的 黄蓉的武功是谁教的

民国八大总统是哪些人?民国八大总统书法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