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话说东吴末帝孙皓的官文化——酒色豺气

发布时间:2013-09-02 栏目:专题 投稿:温婉的水蜜桃

吴大帝孙权当了五十多年的大掌柜,六十七岁时突然驾崩,九岁的小儿子接班六年还弄明白皇帝的滋味,就给人废黜了。另一个儿子孙休接着干了六年又死了。当时的丞相和左将军听人说孙休的侄子,也就是下面要提到的孙皓同志,非常果断,是个明白人,就和皇后合计了一下,把孙皓接来当了一把手。对于这三个人来说,这个决策是致命的,自己酿的苦酒只得自己喝,不出一年,先后被孙皓“果断”杀死。

孙皓同志不光是个明白人,他还是个“文化人”,有自己的一套权力文化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四个字:“酒色豺气”。权力文化,说白了就是文化孙皓同志经常把权力文化包裹成高雅的面孔,用以打压他的那帮臣僚们。

对于“酒文化”,孙氏家族可谓家学渊源,孙皓的爷爷孙权就是酒中高手,喝醉了也喜欢借“文化”瞎胡闹。有一次,孙权招待大家喝酒,自己喝高了,依然意犹未尽,端个酒杯到各桌敬酒。大臣虞翻有点恶心人,不太尊重孙家的“酒文化”,孙权敬到他跟前,他就拿腔做调,装出喝得要人事不醒的样子,孙权一看,人家喝多了,就隔过去了。谁知道孙权前脚走,虞翻马上挺直腰板,和别人谈笑风生。孙权发现了拿着剑就要杀他,不尊重“酒文化”的家伙留着何用?不过,孙权听人劝,没有杀虞翻。虽然孙权很不喜欢没有酒德的人,但他也认识到没酒德的人就象在家看黄碟的年轻夫妻一样,用道德谴责谴责就够了,似乎还不适于绑了送官,所以孙权后来下了命令:我喝醉的时候说杀这个杀那个,你们都不许听我的,把人给我留着。

孙皓把他爷爷的“酒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对不尊重“酒文化”的人,他怀有比他爷爷更加强烈的仇恨。“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酒都不喝,跟领导的感情能深么?散骑常侍王蕃和虞翻一个德行,喜欢在酒场上装孙子,也被领导发现,但他的下场比虞翻糟多了。他的脑袋被孙皓下令割了下来。孙皓还把他的脑袋扔在空中,让亲近争抢着去咬,把脑袋弄得稀烂。谁不尊重“酒文化”,谁就是这下场。

为了进一步弘扬“酒文化”,孙皓干脆下令,以后宴会上,不管是谁,最少要喝七升(约现在的二斤八两)。当然,那个时候的酒,度数没现在这么高,否则二斤八两白酒下去,非出现集体酒精中毒不可,晋国统一天下就可以大大提前了。这倒还罢了,更可怕的是他安排了十个人在宴会上“监酒”,相当于“文化纠察”,专门纠察大家对“酒文化”的执行情况。过错大的要杀头,小的要记过。据群众反映,即便是比较贪吃的人,一般也不大愿意参加这种宴会。

侍中韦昭是东吴的名臣,负责修撰国史。他因为不肯喝酒,甚至还不肯为孙皓父亲废太子孙和做纪(古代史书中只有皇帝的传记才能成为纪,否则只能成为传),这是公然违犯孙皓极力推行的权力文化的行为,有司毫不客气地把他抓了起来下了大牢。韦昭这下害了怕,托人给孙皓献上自己写的书。孙皓嫌书太旧,看上去有污痕,更加生气。如果孙皓多到图书馆去看看,就知道自己这么发火是不对的。凡是好书,比如“桃色新娘”、“消魂情人”这样的经典都是被翻的黑烂黑烂,崭新的都是《魏晋史新编》这样的垃圾货色。孙皓不去公共图书馆,所以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派人责问韦昭为什么送来一本脏书。韦昭回答说:我写这本书呈献给您老人家,害怕里面有谬误的地方,就不停地翻读校对,不小心把书弄脏了。如今后悔恐慌,我在这里给您磕头五百下,再自己痛打自己的手,希望陛下能原谅。孙皓不肯原谅,还是把他杀了。

孙皓女人,也很讲“文化”。他认为,国家都是自己的,何况女人?也不管自己睡得过来睡不过来,在江南大量征召美女近一万放在后宫里,基本上大多数是当花瓶。当时东吴国家人口大约二百多万,刨开男人、幼童、老太婆以及大量恐龙,剩下的漂亮妹妹估计也就一二十万,孙皓认为自己才占了一万,不算多。

孙皓的“色文化”非常特别,他不怎么纵欲,只想把女人当财富一般地存放起来。对这些女人也不怎么怜香惜玉,在他看来,女人基本上都是“祸水”和男人的消费品,想拿女人怎么着就怎么着。他把河水引到皇宫,后宫的女人小有过失,孙皓就把她们杀掉,仍到水里去,这些尸体就顺着河水流到宫外。东吴的宫殿成了一个毒龙盘踞的杀人窟,吞进去的是金钱和美女,吐出来的是漂浮在水中的尸体。后来东吴亡国,那些侥幸存活下来的江南美女,又被晋朝皇帝司马炎接收,拉往洛阳。孙皓随车前往,心中窃喜:有这些美女做“糖衣炮弹”,自己的小命可保。 通常所说的“酒色财气”,因为孙皓实在不缺钱,也不怎么贪钱,所以换做“豺狼”的“豺”,倒也符合他的文化特点。

孙皓的“豺文化”体现在他的善于推理上,和秦桧害岳飞的“莫须有”差不多。大司农楼玄和中书令贺邵两个人路上相遇,彼此凑到耳朵边说悄悄话,而且居然还狗胆包天,放声大笑。孙皓于是就开始推理:歌颂皇上会是这个动静么?他们要是在说“毛主席万岁”,那就完全光明正大,即便在夜里一点钟的楼道门口,也可以用最大分贝喊出来,哪里需要鬼鬼祟祟地附耳密语?歌颂伟大领袖应该庄严肃穆,更加不会放声大笑。推理的结论是,这两个家伙一定在说自己的坏话。

于是,楼玄和贺邵的下场就惨了。楼玄被充军到越南,跟随越南将领张奕打仗。孙皓还不依不饶,又给张奕下令,让他暗中处死楼玄。一个部长级高官,现在混成这个孙子样,张奕怎么也不忍心杀他。后来张奕暴病而死,楼玄治丧的时候发现了孙皓要杀他的密令,回家就自杀了。贺邵被吓得中了风,不能说话,孙皓认为他是在搞鬼,装哑巴,派人拷打他,贺邵给打得象个猪头,还是说不出话来,孙皓认为他坚不吐实,实在太可恶了,就干脆把他的脑袋用锯子锯了下来。

“豺文化”在孙皓的推行下,一度在东吴掀起了新气象,甚至还出现了希奇古怪的乱象:比如把人整个脸都剥下来,或者把人的眼睛给凿出来。孙皓手下的官员都提心吊胆,早上上班的时候还皮光水滑的,晚上下班回来就可能血斯胡拉的没脸了,任谁都害怕。这种剥人脸的刑罚当时非常具有国际知名度,晋朝人都知道孙皓这个创制。后来孙皓被俘虏到洛阳,有人问他:听说你在江南喜欢剥人面皮,是么?孙皓理直气壮地回答:对君主无礼的,我就剥他的脸。孙皓就是这样一个豺狼。

中国的“气文化”多指人的精气神,再具体一些,或者与气功有关。孙皓的“气文化”全然不是这些,而是借他的无名之气,行荒唐之举,从而彰显君王权力

孙皓时常会生气,动不动摔盘子摔碗掀桌子,大臣们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老是生气。孙皓心里有一本帐,东吴的江山完全依赖江南和江北两大豪族集团势力,如今团结在以孙皓同志为核心的四代领导人周围,继续领导江南人民战天斗地的,只剩下江南集团了,北方集团那帮强龙早被南方地头蛇完全排挤光了,三公等高级职位基本都被南方集团把持。比如顾氏家族里的顾雍,一口气干了十八年的丞相;又比如陆氏家族长期控制了东吴精锐部队的军事指挥权。失去应有的政治制衡,对孙皓来说不是件好事,他焉能不气?

因为经常生气,孙皓的“气文化”就十分荒唐。他不许臣下抬头看他,是因为太自大,还是太自卑,什么原因我也说不清楚。东吴大臣陆凯是当时的左丞相,其族兄陆抗又时任西部军总司令,陆氏家族是江东旧族,势力很大,所以,陆凯也就比较敢说话。他对孙皓说:做臣子的得认识君主才行,否则真有个意外,谁知道哪个是皇上呢?这个说法当然很有道理,比方说皇后找了个相好的,哪天拉到朝堂上说这就是皇上,当时也没有DNA鉴定技术,如果大臣都不知道皇上长什么样,那弄不好这个奸夫就能蒙个皇上当。孙皓听了陆凯的话,虽然感觉很有道理,就允许陆凯以后可以抬头看他,但别的大臣还是不行。估计心里一定觉得很屈辱,和公交车上被揩油的少女一样不舒服不情愿。

孙皓的官文化,反映的是他的权力欲望和畸形心理,赵炎以为,说到底就是他的强权文化的再现。他想通过官文化的推行以建立国家秩序,却导致局面的混乱;他想以此获得个人极端的自由,却最终被禁锢。历史上的孙皓并不昏庸,他也想通过迁都武昌来摆脱南方豪族的控制,他也想通过杀戮来建立皇权的威信,可是,他失败了,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比起来,他是多么的渺小。当晋国大军兵临建业城下的时候孙皓只能乖乖地下岗,与他所推行的官文化一起,猫到洛阳喝酒听歌去了。

相关推荐:

大唐盛世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期 大唐盛世到底有多繁荣?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实现大唐盛世的?

文成公主进藏的意义何在?文成公主入藏路线

纳西族历史 东巴文化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古代名山之众:然而皇帝们封禅为何独尊泰山?

唐太宗李世民的郑贤妃简介 郑贤妃生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