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文史百科

诸葛亮的方略治国篇

发布时间:2013-09-06 栏目:专题 投稿:默默的钢笔

二、强国富民方略

汉朝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强。到了东汉末年,朝廷昏暗,玩弄朝政,上行下效,据记载:

豪强拥有私人队伍,到处筑起堡垒,实行武装割据(朝廷不管),他们住着接连数百栋的大宅院,占有大片的良田,牲畜成群,有成千上万的奴婢和徒附(半农奴),而且还养了宾客、刺客和敢死士,穷人被迫服从役使,冤枉也不敢申诉,因为申诉只有危险而没有好处。另外当时虚伪游手比农民还多,虚伪游手之所以多,是因为为富贵人提供淫侈之物可以牟利。而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这样的社会结构是严重失调的,所以农民是被压迫到了极点。

(一)政治变革

刘备集团入蜀,面临的是一个“风气败坏,朝政荒废,刑法不肃,地方豪强专横跋扈,并且还凌驾于君主之上”的政治环境。法正认为应该实行宽松政策,所谓宽松说到底是在原来的秩序和利益分配上更为宽松,施以更大的恩惠,这样就可以得到豪强势力的支持,从而使政权稳定。虽然这不失为一个简便的方法,比较容易平稳度过。不过法正的这种观点是不适合的,甚至可以说是助纣为虐。作为早就诊断了天下弊病的诸葛亮予以了否决,表示要严厉以治,实施“重法”。

历史上但凡变革,都必然会受到原有旧势力的阻碍,因为新法改变了原来的秩序,必然侵害到某些势力的利益。如果变革者没有非一般的魄力,断然是难以执行下去。诸葛亮也一样,还受到了不少争议,比如郭冲说“亮刑法峻急,刻剥百姓,自君子小人咸怀怨叹。”可事实真如此吗?另外记载,“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世”,估计是诸葛亮实施新法受到了一些势力的抵制,这大概是所谓“刑法峻急”而造成的纷乱吧。下面看看究竟是哪部分势力会阻碍新法呢?诸葛亮的新法是根据上面所说的社会弊病而制定出来,所以可以排除农民,分析一下不外乎是以下这几类势力

1、地方豪强:他们不仅拥有财势,还有武装力量,长期以来都是目中无人和骄横,对于新政权本来就不屑了,而现在又面对损害他们利益的新法,必然会联合起来反抗;

2、地主和商贾:他们拥有不尽的财富,新法突然断了他们的财路,自然也不肯让步;

3、山寇盗贼:此时正是政权更迭而未立足之际,可以顺便作乱和抢劫;

4、唆众分子:刘备集团的敌对分子,挑拨无辜民众,聚众闹事;

面对这么纷乱的局面,诸葛亮的对策是坚决的以军事力量予以痛击,毫不手软,用了七天时间终于给平息了下去。诸葛亮的“威之以法”终于奏效,豪强地主阶级也终于威服了。接下来说说诸葛亮是怎样把他的政策给贯彻下去的:

1、“科教严明”:诸葛亮制订了蜀科作为一国的法度,同时还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进行吏治,也就是官吏和民进行同时治理,杜绝了历史上借以抑制豪强而横行的“酷吏”现象。在实施之前,诸葛亮也务必做到反复宣传,使大家都明法,避免违法犯禁。

2、“赏罚必信,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绝对讲信义,只要有善举的,不管事情大小,都会予以奖赏,即使是仇人也是;只要有丝毫怠慢法度的人,即使是亲人也会受到惩罚,所谓“法行则知恩”,这样大家都知道感恩了。

3、“抚百姓,示仪轨”:实行仁爱政策,安抚百姓,示之以文明礼仪;

4、“约官职,从权制”:按照权制规定,不随便封官,所谓“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从而革除了刘璋滥封官导致为官者不知荣的现象(灵帝卖官,官职就更不值钱)。

5、“开诚心,布公道”:构造坦诚的社会风气,祛除浮夸之风,布正义之道。

6、“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只要能改过自新,即使犯了重罪也会释放,这体现了诸葛亮的教化思想。

7、“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对于虚伪游手,即使是很轻的也必戮。我们知道在农业社会里,农业是本,如果社会上出现大量这种不务实的人,不但影响社会风气,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生产效用,所以诸葛亮严厉杜绝,要构造人人劳作的文化。

8、“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这是诸葛亮的治实精神,一切围绕事物的本性,力求精练。

诸葛亮之所以能把上面的措施执行到位,关键在于有制度可循和做到坚决贯彻这个制度。私以为诸葛亮应该制定了非常有效的监督制度。我们知道商君为把散慢的农民组织起来,非常残酷的推行“连坐法”,五家为伍,二伍为什,对民进行极端强制。诸葛亮在《论诸子》里指出:“商鞅长於理法,不可以从教化”,很显然诸葛亮的政治手腕与商君是有本质区别的,诸葛亮虽然“重法”,但绝不极端,他充满了儒家仁义教化的政治思想,“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正所谓内法外儒,集霸道王道大成。

诸葛亮推行新法是成功的,达到了显著的成效,“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并且“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新政权带来了社会的稳定,为乱十户有八的现象不存在了,全民一片辛勤劳动的气象,生活蒸蒸日上,老百姓自然感怀和敬爱这位“铁腕而又仁义”的诸葛丞相;旧势力集团威服于诸葛亮的铁腕风格,同时也被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当然新法也会保护这些旧势力的合法权益,所以全国基本都真心支持这个带来新生力的新政权

二)富国富民政策

其时刘备集团刚入蜀,除了面临腐败的政治环境外,还面临着国库空虚的困境。蜀汉有位叫刘巴的经济学家,诸葛亮从荆州到益州可谓屡费周章,费尽口舌最终说服为蜀汉效命。这位经济学家提出,“当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铸蜀币五铢钱,向民间借贷,其时就是“借鸡生蛋,然后蛋生鸡”的循环,但要推行这个经济政策,是有很大难度的。首先要依赖于信用,信用度不够,民间根本不敢用你蜀汉的钱;其次政权也要有足够的生命力,如果你灭亡了,那么钱也就泡汤了;最后朝政要能够平诸物价,否则百姓的钱就等于被国家吞掉。当然在诸葛亮高效的行政能力之下,是成功的推行了,另外据考证,从武汉出土的的考古遗物中,发现大量的蜀币汉五铢钱,而地理位置则相对于东吴所统治的荆州,可见东吴有百姓是信用蜀币的。下面说说诸葛亮怎样因地制宜,因情而治的发挥最大效用来发展经济:

1、“劝农”方针:

我们知道蜀汉资源贫乏,土地清弱,国小民寡,不像中原那样占尽了先天地利优势。中原在南北朝之前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战乱时被破坏严重,但整体的基础条件和优势还是最优的。在农业社会里,自然是要重农的,曹操推行了国家式的“屯田制”,其时屯田官和佃户的关系与一般地主和徒附(半农奴)的关系没有区别,最多是相对宽松一点点。这个举措对受到破坏极重的中原起到了积极的恢复作用,但这只是权宜之策,局限性很大,因为这是强制性分配的奖赏制度,说白了本质上还是与地主和徒附是一样的,到后来被剥削者穷困不堪,无法为继,剥削者也无法再压榨,后来司马昭干脆就废除了这个“屯田制”。

再看诸葛亮,“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如此,富国安家,不亦宜乎?”可见,诸葛亮的农本方针是“劝农”。“劝农”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多劳多得,实行“不夺民时,不尽民财”的双赢政策,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民本”思想。学术界称赞诸葛亮的“劝农”思想之所以比曹操的“重农”思想精确和效益高,我想大概就是这个根源吧。诸葛亮在执行“劝农”的方针时,是有很多的激励措施,百姓只会有动力,而不会感到有压力。当然诸葛亮北伐之时也进行国家式的“军屯”,但是这与“屯田制”完全不是一回事。诸葛亮在驻汉中时,自然是不会放着大批精壮的劳力不用,所以动用军队参加农业生产,有空闲时就屯田和殖副业,使得粮食生产及副业都兴旺。

诸葛亮兴修水利的力度是很大的,专设了堰官,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当年诸葛亮用于清淤维护的石标尺,直到80年代才被原样仿制的钢标尺替换。而诸葛亮立下的维护法规,一直被原样执行。

2、其它的工商业:

蜀汉贫地,仅依赖发展农业是远远不足的,所以恢复盐铁官卖是势在必行,一来可以削弱豪强之利,二来可以增加国家收入。另外对于闻名遐迩的蜀锦给予了极大的鼓励措施,蜀锦是一种高利润的外销商品,当时都供不应求,单位生产效益比其它的任何商品都要高。大力促进蜀锦外销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换取本国的稀缺资源,从而达到资源最有效的配置。

3、搞基础建设,发明科技以提高生产效益:

诸葛亮大量的修建馆舍、桥梁、道路等非急务的工程,这在同时代里不为人所理解。在战乱时期,其实百姓连吃都成问题,全民搞粮食生产都来不及,而诸葛亮却还有余力去搞设计、搞建筑什么的,这不是浪费民力是什么呢?孰不知这是诸葛亮的高明,基建搞好了,百姓容易来往通商,可以带动经济的繁荣,这虽然不是什么近利,但它的收益却是潜在和长远的,另外这还属于利民的民生工程呢,无怪乎东吴荆州的百姓都信用蜀币了。

另外诸葛亮重视生产技术革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益。诸葛亮随时随地的革新(真是有天份),比如木牛流马、连弩、搭桥枪、蒲元神刀、五折刚铠、孔明锁、九连环、改善了制锦工艺、梯田等等。总之,“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三)少数民族政策

诸葛亮对于夷越采取“抚”的方针,提出“夷汉分治”“助其发展”的两项策略。基本措施是:

1、重新细化行政区域,把四郡改为七郡,加强了蜀汉的中央集权;

2、削弱大姓和夷帅,并广收忠于蜀汉政权的俊杰,把有威望调到成都任职(比如孟获),也把一些留任南中各郡,以达到收纳民心的效果;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其发展。只要夷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那么就能够提高夷民对蜀汉政权的向心力,然后也不容易被有居心和试图割据的豪强和山寇所利用;

4、提出“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其时不是完全不留兵,负责南中事务的有马忠、张嶷和李恢,随时应变南中变化。比如诸葛亮刚返回成都,就有不服气的豪强想再次伺机割据,被李恢大破,李恢缴获了大量的金银耕牛战马以充国库,而李恢所用的军资都是南中豪强的。

民族融合并不是可以一促而就的,诸葛亮提出了好的方针政策,但是必须长远的贯彻才行,毕竟民族文化差异性大。诸葛亮也非常务实的提出“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基本目标。其实诸葛亮的这个政策短期内已经取得很显著的成效,诸葛亮生前虽然发生一两次不服气的豪强或盗贼作了小乱,但是蜀汉后方基本上是稳定的,夷民的心是向着蜀汉政权的。

(四)稳定的政治架构

政治架构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性,政略的实施需要这个国家机构去推行,推行的好坏关系到政策结果的好坏。刘备集团入蜀后,就按照名望、才能和势力构建了政治架构。综观蜀汉从建国到灭亡,中央集权都是稳定的,即便是昏弱的阿斗后期,政权都是牢握在手,而且蜀汉也从没有发生过升级到表面化的权力斗争,实属难得。

诸葛亮说到,“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夫失贤而不危,得贤而不安,未之有也。”可见治国的根本在于举贤,而举了贤才可以使国家安定,并指出历史从来没有说得到贤才会令国家危急的。

1、要善举才:

“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诸葛亮指出选举人才要善于从隐处发现。

比如蒋琬非百里之才,任小职而失职,刘备怒而戮,诸葛亮求情,刘备雅敬亮,乃不加罪。还有庞统和刘巴,他们都是差点跟蜀汉擦肩而过的人才。

2、察人用人:

诸葛亮提出知人性之道:“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比如杨洪,刘备急书诸葛亮发兵,诸葛亮就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诸葛亮认为他挺有见识,正合自己意,于是提拔暂领法正的蜀郡太守之职,之后表现非常出色,便改为正职。这就是诸葛亮“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提拔上来的,同时也可以反映诸葛亮虚心纳谏、集思广益的作风。

关于马谡好议军计,诸葛亮很是欣赏,打算给予实践的机会,孰不知马谡会违亮节度,这是诸葛亮有生以来的一次失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作政治思想工作:

比如关羽对马超的人事安排有疑问,写信问中央的诸葛亮,诸葛亮很巧妙的回了信,立即使关羽释然,关羽还兴奋的拿着诸葛亮的信到处示人。这封信能有这么大的份量可以看出,关羽及其周边的官员都是很敬重诸葛亮的

还有张飞敬慕刘巴,但刘巴却看不起他,结果受了气,诸葛亮而后到刘巴那儿为张飞说好话。另外诸葛亮写过信调解了张裔对杨洪的误解,知道了杨洪的大公无私,同时也调解张裔与他下属的矛盾。只有魏延杨仪这一对水火不容,但诸葛亮生前都尽其才,逝世前出于大局作了最妥当的安排,察人是精准的。

4、危害社稷的予以合理的处理:

比如廖立自以为才名只在诸葛亮之下,不料确在李严等诸人之下,甚为不满,于是把满朝文武包括刘备都批个遍,这在军队里可以说是扰乱军心,诸葛亮把它流放。

李严多次把个人私欲凌驾于国利之上,最后失节,诸葛亮把他贬为庶民。但是诸葛亮属于只要知错而能改之的,还是会重用,不料诸葛亮病逝,他们也就没机会,且面对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也未免心有惭愧。

诸葛亮之使廖立垂泣,李平致死,岂徒无怨言而已哉!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5、兴办教育:

诸葛亮注重国民素质教育和培养人才,说诸葛亮没有培养人才那是很冤的,说诸葛亮没有培养阿斗也就更说不过去。刘备病危期,诸葛亮住在白帝,百忙之中奋笔疾书,抄写10万余字的申、管、六韬等帝王必修课寄给阿斗(诸葛亮是因材施教的,估计里面有批注),然后在《出师表》劝谏“亲贤臣,远小人”“不宜妄自菲薄”“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另外在《临终遗表》里也是寄予期望,“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诸葛亮生前留给蜀汉的人才,北有王平,南有马忠、张嶷和李恢,东有邓芝,中央有蒋琬等,将有姜维,他们对蜀汉都各尽其才,终生尽忠尽职,诸葛亮都没有看漏眼。在诸葛亮提拔的国家栋梁逝世之后,由于阿斗昏暗,德政不举,人才失缺,以致蜀汉衰弱,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违背了“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和“举贤求安”的理念。

相关推荐:

为什么天文台的房子是圓顶的

壬子是什么意思 壬子的意思详解

历史上真的有聂隐娘吗?聂隐娘简介及结局

明朝首辅叶向高简介 叶向高怎么死的?

清代陈维崧个人资料 陈维崧的成就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