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夷陵之战中,为何刘备败给了陆逊?到底该怎么打才对, 主席提出了一套战术方案

发布时间:2013-12-18 栏目:专题 投稿:平淡的小懒猪

三国是吴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其中蜀国的君主的发家史更是堪称传奇,从一介卖草鞋的平民,到一国君主让人赞叹不已,不过就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却在晚年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场挫败,这就是夷陵之战,那么为何刘备会败给了陆逊?到底该怎么打才对, 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孙权、刘备三方所瓜分。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基地,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曹魏的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然而,孙权一直对刘备不还荆州之事耿耿于怀。终于,在公元219年觅得战机,趁刘备在汉中大胜曹操之后,关羽领兵攻打襄樊之机,另大将吕蒙偷袭其后,夺回了荆州,并斩杀刘备的左膀右臂关羽。既失荆州又失爱将的刘备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终于,在公元221年4月刘备称帝,6月开始调兵遣将,7月,亲帅大军,对东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战争。但结果却是令人咋舌,纵横沙场一生的枭雄刘备竟然输给了东吴一个少年大将--陆逊!刘备大军被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匆忙之下刘备只得带领残部逃回白帝城,后一病不起,忧愤而死。

以上就是夷陵之战的经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战场布局

刘备在占据宜都大部分地区如巫、秭归等以后,于各处险要地方扎营,且连扎七百余里。曹丕在听说刘备如此扎营以后,说刘备毕竟是不懂兵法,哪里有连营七百里来对敌的,并说“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是兵家大忌。

“苞原隰险阻而为军”简单来说就是在险要地方扎营,理论上来讲,刘备扎营的方式占尽了地利,但是扎营的地方是杂草丛生,容易被火攻。

陆逊准备反攻刘备时,东吴诸将都是持反对意见的,他们认为连营七百里的刘备军“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也就是说,刘备的布局在一般人看来是无法从正面攻破的。由此可见,刘备的布局不是不懂兵法,而是还不够懂。而根据史书的记载,在当时看出刘备破绽的只有陆逊和曹丕两人。

换而言之,倘若东吴大都督是朱然或者其他人,那么刘备的赢面还是很大的。也难怪刘备在败退之后感叹,败于陆逊之手,莫非是天意!

另一方面,刘备从永安打到夷陵,一路上以山道为主,没有平原,导致刘备大军施展不开,正如陆逊所说的“缘山行军,势不得展”,因此,是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刘备选择连营七百里,被陆逊这样的军事天才,看出了破绽。

2、三国形式

刘备伐吴时,三足鼎立的形式已经形成,刘备要对吴国用兵,势必要顾及曹魏的动向。因此在曹丕称帝前后,刘备曾派遣一个叫韩冉的出使魏国,但该使者被曹丕斩杀。按古代的“不斩来使”的国际礼仪,魏国此举显然是和蜀汉处于敌对的状态。因此刘备要讨伐吴国,势必不会倾尽全力。

吴国在战争初期试图与刘备讲和,但被拒绝。因为担心遭到魏、蜀联合攻吴,孙权又派遣使者前往魏国,表示愿意归附魏国,曹丕封孙权为吴王。

魏国刘晔认为刘备伐吴,可以趁机发兵攻打吴国吴国两面受敌,势必会疲于应付,因此刘晔极力主张趁机灭吴,但曹丕并没有采纳刘晔的建议,而选择观望。

从形式上来讲,刘备攻打吴国,又与魏国处于敌对状态,而吴国则努力外交,暂时与魏国讲和。因此打起仗来,刘备既要和吴国干仗,又要防备魏国偷袭,吴国则将战争的重心放在对抗刘备上,暂时不用担心会两面受敌。刘备面对两个敌人,孙权面对一个敌人,当时的三国形式,对刘备是极为不利的,甚至可以刘备是必败的。

事实情况也和当时形式一样,刘备伐吴时留魏延、马超镇守汉中,赵云都督江州,诸葛亮在成都,后方的布局可谓十分稳固,致使带到前线的将佐,几乎都不是足够优秀的人物。除此之外,刘备在秭归大破陆逊以后,继续往南郡进兵,而南郡以北便是魏国的襄阳、樊城。

也就是说,刘备从秭归打出来以后,也会暴漏在魏国的攻击范围内,即使刘备能攻陷夷道的孙桓,他也不能放心去攻打南郡,而为了避免魏国袭击,刘备把伐吴将佐里最优秀的黄权也给派出去了。

3、缺乏人才

尽管刘备伐吴时,得到了荆州南部武陵等地区少数民族的广泛响应,甚至有被东吴所俘的将领廖化,叛吴归蜀,但是人才问题仍然是刘备伐吴被广泛认同的问题,这一点在刘备败归后就连诸葛亮也不得不感叹,即他所说的那句“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那么这一仗究竟该怎么打才对刘备大军有利呢?

从地理位置和双方态势分布来看,刘备通过夷陵夺取荆州,可供选择的主攻方向主要有三条。一是顺江而下直取宜都和江陵;二是从江北的夷陵攻占当阳后攻占江陵;三是从江南的夷道攻占宜都后挥军江陵及公安。而刘备选择的便是这第三条进攻路线

从夷道发动进攻,刘备面临的困难有二。一是将遭遇强大的东吴水军,无法从水上与对手抗衡;二是当地山多林密、道路狭窄,大规模军事行动难以展开,利于防御。故此陆逊才能坚守四个月,令刘备无计可施。

如果刘备采用第一条路线发动进攻,结果又将如何呢?顺江而下直取宜都可谓最直接、最有效的进攻路线,但由于东吴水军的超强战力,刘备水军完全不是对手,这条路线只能说在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无法实施。

最后说说第二条主攻路线:从江北的夷陵攻占当阳后攻占江陵。这条路线虽然同样要经过崇山峻岭,道路条件不佳,但吴军在此防御薄弱,极易突破。但一旦突破,所面临的地形都是丘陵及平原地区,有利于进攻而不利于防御,刘备可以发挥步兵的最大优势,与吴郡展开决战,刘备取胜的把握性远高于实战中的第二条路线

那么,是不是刘备采用了第二条路线就一定会失败呢?其实也不尽然。刘备的最大失误在于诱敌不成后没有及时改变战术,在原地守株待兔,等待陆逊出错,结果等来的是陆逊的一把大火。

此时刘备应该如何改变战术方能摆脱困境打开局面呢?毛主席在研究了夷陵之战后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战术方案:“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

如果当时刘备使用的是这个策略,夷陵之战将出现胜利曙光。可惜刘备既不是战略家,也不是战术家,想象不到如此高明的对敌之策,战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

相关推荐:

土木堡事变究竟对明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成吉思汗是在和西夏王妃睡觉时被咬身亡的吗?

鬼谷子风水学入门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不求人

秦时明月十大悲惨人物大盘点:谁是最悲剧人物

揭秘历史上的武大郎真是矮个子的猥琐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