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诸葛亮为何将托孤大臣李严贬为平民,原因真的是为了排除异己吗?

发布时间:2013-12-21 栏目:专题 投稿:灵巧的牛排

三国时期刘备逝世前托孤除了诸葛亮外,还有一位大臣他就是李严,那么为何诸葛亮托孤大臣李严贬为平民原因真的是为了排除异己吗?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公元222年,刘备伐吴失败后,下旨召李严诸葛亮来白帝城托孤。然而刘备托孤期间,曾单独召见过李严,对他说:正方啊,我有几句话要嘱咐你,朕纵横天下四十载,阅人无数,你和黄权等人都堪称是蜀中俊杰,尤其是你,更是朕入川后,得到的最出色的大臣,文武兼备,智虑深远,对朕忠心耿耿,在川蜀人心中也颇具影响。刘备说完这些后,就封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川蜀内外军事,留下来镇守永安,实则是让李严防备诸葛亮兵变!

刘备虽然让李严诸葛亮互相提防,但两人毕竟都是川蜀忠臣,他自然希望两人能和睦相处,于是他交代外托孤大事后,又给了李严一句忠告:诸葛亮之才,十倍于朕,你绝非他的对手,朕若不在了,你们这些蜀中旧臣,必须要和诸葛亮同心协力,共伏时坚,如此川蜀才能繁荣昌盛,而你也能名垂青史。李严听完刘备这番忠告后,表示一定遵旨。可是刘备死后没几年,李严就把刘备这番忠告忘得一干二净!

公元226年,诸葛亮汉中,准备发兵伐魏,想调李严率军镇守汉中,但李严不仅推脱不来,还要求划分为五个郡为巴州,自己任巴州刺史,诸葛亮一听,这不是摆明要瓜分蜀汉地盘啊,于是没有答应,因此两人开始不合。又过了几年,诸葛亮再次伐魏,想要让李严率军二万赶赴汉中狙击敌军,但李严因不满被调离江州,不仅不去阻击敌人,还假传消息说曹魏司马懿用官署来诱降他。诸葛亮知道后,明白了他的真实意图,为了蜀汉大业,诸葛亮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大将军,封其子为江州防务,李严这才肯发兵汉中!

李严诸葛亮处处妥协,于是就更加的放肆。就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李严负责督运粮草,当时恰逢雨季,粮草没有供应上,于是李严就假传圣旨说让他撤军,诸葛亮得到信后开始撤军。等到诸葛亮撤回后,李严又故作惊讶的说:军粮充足,为何又退军呢?用意在于为自己解脱督运粮草不济之责。诸葛亮听到后,彻底不能容忍李严了。于是就发动群臣共同弹劾李严,最终,李严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李严得知这个消息后,认为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起用自己了,因此心怀激愤而病死。

其实按照军规,李严的罪行足以直接处死刑了,后勤补给不当,延误军机,本来就可以处死了,再加上谎报军情、污蔑大臣等等,数罪并发的话,甚至都可以处“夷三族”了;但诸葛亮仍是念李严同为“托孤大臣,且劳苦功高,仅是将其流放而已,而且李严的儿子李丰后来也是踏足官场,并官至朱提太守,说真的,诸葛亮李严一家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相关推荐:

悲剧!清朝这个进士因为不知道禁忌错失功名

一代大侠霍元甲死亡之谜:是被日本人毒死的吗

中国神话中的十大女神: 看看你都认识哪些

血染的黄金:二战中瑞士银行是如何助纣为虐的?

上官婉儿梅花妆:竟是偷了武则天男人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