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晚清时期最后的忠臣 他曾说:我死,大清必亡

发布时间:2014-01-06 栏目:专题 投稿:平淡的秋天

晚清时期,清政府腐败,不仅对列强国家的欺压无动于衷,更是在背后打压想反抗的人,当然,清政府也不是没有人才的。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一位晚清时期的一位人才他曾说:我死大清必亡。他就是爱新觉罗·良弼

爱新觉罗·良弼(1877年—1912年1月29日),字赉臣,满洲镶黄旗人,清末大臣、宗社党首领。是道光年间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的大学士伊里布之孙。曾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回国后,入练兵处,旋充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升司长。禁卫军成立,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以知兵自诩,他参与清廷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在1911年(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后,坚决主张镇压,反对起用袁世凯。1912年1月与溥伟、铁良等皇族成员组织“宗社党”,被推为首领,反对与革命军议和,反对清帝退位。26日被彭家珍炸伤,抢救两日后去世。

良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幼弟贝勒巴雅喇八世孙。祖上原系宗室,顺治年间七世祖巩阿岱(贝子拜音图之弟)以附睿亲王多尔衮故,被削爵、幽禁、黜宗室,直到嘉庆四年始命复宗籍,赐红带子。早年丧父,与母亲杭阿坦氏相依为命,从小接受正统的忠孝伦尚教育,侍母极孝。

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良弼反对起用袁世凯,又反对革命,冀图“以立宪弥革命,图救大局”;十一月,袁世凯进京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调冯国璋任禁卫军统制,良弼被夺去统领禁卫军实权;十二月,授军谘府军谘使,兼镶白旗汉军副都统。

一九一二年的时候,南京的临时政府成立了,当时袁世凯就表达了和谈的想法,良弼敏感的意识到袁世凯很可能会拿清朝的皇权来换取自己的利益,他不仅多次上书反对袁世凯,同时更是反对让仅仅几岁的溥仪登基,但是他的反对却遭到了掌权者的无视,良弼也因此彻底得罪了袁世凯

于是革命派的人先下手为强,事先打探到了良弼的行程,派了一队人伪装成清兵的样子,带着炸弹等待着良弼良弼刚刚从车上下来就看见几个清兵模样的人向自己扔来炸弹,这次暗杀事件良弼只是被炸断了腿,受了重伤。良弼重伤送医,经过两天抢救,良弼最终还是死了。

良弼去世之前,激动大叫: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必亡。真的被他说中了,仅仅10天后,溥仪宣布退位,大清彻底亡了。

良弼刚正傲骨,素有大志,以知兵而为清末旗员翘楚,不但是旗人中“崭新的军事人才,而且才情卓越”,参与了清末一系列振武图强的军事活动,“改军制,练新军,立军学,良弼皆主其谋”。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举凡吴禄贞、哈汉章、沈尚谦、卢静远、章递骏、陈其采、冯耿光、蒋百里等无不延纳,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然其自负而傲上,惜才而厌庸碌,改革过激而得罪碌碌权臣,结果“颇为时忌”,“常以不得行其志为恨”,以独木支危厦何其难哉?

相关推荐:

无名小兵刺杀的大清王后一举成名后却遭凌迟

汤显祖:中国古代十大文豪之一 其戏曲创作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汤显祖为何能让人念念不忘?

朝鲜著名王后文定皇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

区瑞强《阿美!阿美》歌词

郑源《牵挂你的人是我》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