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野史趣闻

古代状元多出江浙,这是为何?难道是文曲星独照南方?

发布时间:2014-01-06 栏目:专题 投稿:多情的发卡

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对于人才及其看重,而科举制是其选拔人才的制度,状元作为科举之首更是文采非凡,那么为何自古状元都是出自江浙的多呢?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朝廷为了培养和选拔大量有用人才,就引用了科举制,可以说他的贡献巨大,而在每次科举考试中状元是最引人注目的,科举的第一名就是状元,获得状元的人不仅声名显赫,并且有着非常光明的前途,很多寒门学子为了能获得状元的名头都争破了脑袋。

尤其是在清朝时期,自清朝入关建立政权之后,皇帝就将科举作为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根据统计在整个清朝时期,通过科举考试总共产生了114名状元,这并不稀奇,然而人们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在这些状元中,江苏省出了49名状元,浙江省出了20名状元,可以说江浙两省的专业人数占到全国总人数的60.5%,为何江浙两地状元人数如此之高?不仅仅是状元,如果算上榜眼探花,一甲二甲和三甲进士,那么江浙地区也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为什么江浙地区如此被文曲星所关照?难道说文曲星江浙有着特殊的偏好吗?

其实这和江浙地区的历史背景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早在唐朝安史之乱的时候,大唐盛世早就衰败了,在唐朝逐步衰败之后,北方人口大量迁移到南方,这些人才也有向南转移,可以说当时北方的很多人才都随着人口迁移到了江浙一带,所以当时的江浙一带学校私塾位于全国前列,这也为江浙地区打下了人才基础,所以状元多出江浙地区也是就这样这个原因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江浙地区物质基础丰厚,它气候湿润,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被人称赞为鱼米之乡,此地人们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因为物资充足就不像贫瘠地区的人一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闲工夫想着读书呢,因此江浙地区的人有了物质基础,他们就会追求精神上的富足。

更重要的是江浙地区自古人文底蕴深厚,在两晋以来就产生过很多的名门望族,此地也是豪门世家的定居之地,很多世家在孩子们小时候就给予了很高的厚望,他们将很多优质的社会资源带给子孙,于是此地就形成了尊重知识,读书求进的学习氛围。

古代有陶渊明、谢灵运、刘勰、王羲之、王献之、顾恺之、祖冲之等名人学士。近代的有周恩来、鲁迅、周作人、蔡元培、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竺可桢、严济慈、茅盾、叶圣陶、范文澜、薛暮桥、孙冶方、茅于轼等等。如从1598年到1706年,108年时间经历了明清两代共产生了39名状元,其中江苏、浙江人为32名,占总数的82%。

那么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

相关推荐:

宋太祖赵匡胤,究竟是怎么当上的皇帝,他的一生中有哪些功绩?

唐僧明明西天取经为啥却有人指点他往东天去?

曹操为啥喜欢抢别人妻子?自卑的表现?

诸葛亮不当皇帝的7大理由:诸葛亮为何不当皇帝

与僧侣共寝:盘点古代女子献初夜的五大奇特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