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王夫之:既是明末清初杰出抗清英雄,亦是中国思想史上重量级的巨匠 王夫之的主要功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4-09-07 栏目:专题 投稿:发嗲的老师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

1619年,王夫之出生于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衡阳府。这一年三月的辽东萨尔浒之战,九万明朝军队出征努尔哈赤,以明军惨败而告终。创下二十余年不上朝奇葩纪录的万历皇帝,把祖先传下来的大明帝国带向了崩溃的边缘。王夫之一出生,就注定要经历人间惨酷。量变引起质变,一切的遭际尚待时日。

少年王夫之在父兄的悉心教导下,渐渐焕发出耀眼的光彩,14岁那年考取秀才,18岁娶妻,24岁成为举人,按照明朝的惯例,他已经提前打好了完美人生的基础,下一步若能考中进士,平步青云指日可待。谁都逃不脱命运之神的掌控,王夫之高中湖广第五名举人,意气昂扬与师友结社集盟的第二年,势若燎原的李自成攻克承天,张献忠打下蕲水。与兄长一同赴京赶考的王夫之被迫从南昌返回,当时信息闭塞的他没有想到,明王朝只剩下了半壁江山,且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

灾难比想象中来得更快,1643年夏天,张献忠所部攻陷武昌,秋天又陆续占领长沙、衡州,有“天下熟”美誉的湖广全境烽烟四起,兵燹之祸也降临到了王夫之一家头上。王夫之的父亲王朝聘被抓走,躲进南岳深山的王夫之,展现出他性格中最为倔强的一面。

为了救回父亲,王夫之拿利刃重创自己,在伤口敷以毒药,让人抬去见张献忠的部下,以示宁死不从之意。在缺医少药的时代,这种被动而激烈的反抗,是仅次于自杀的毁灭行为,稍有不慎,就可能走向死亡,紧紧抱着忠孝两字不放的书生王夫之,最终拿命折服了对方,父子二人幸免于难。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大明王朝轰然崩塌。接下来几年,南明小朝廷飞扬跋扈的镇将、投降清廷的孔有德、被南明招安的流民军余党……你来我往,王夫之一家在如梳如篦的战乱中生离死别,他的父亲、叔叔婶婶、二兄、侄儿等亲人先后丧生。

乱世得保首领已是幸事,以王夫之的才学和声望,如果投身清廷,换一份高官厚禄也并非不可能,但他选择了最为艰辛也最为绝望的一条路。1648年,30岁的王夫之与好友夏汝弼、管嗣裘等人在南岳起兵反清,旋即失败,王夫之南走广东,往肇庆投奔永历皇帝。

永历帝朱由榔,是明王朝最后的希望,诞生于风雨飘摇中的小朝廷,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乱象。争夺帝位的宗室、争权夺利的大臣、刚愎自用的藩镇,永历帝靠这样的团队对抗来自北方强大的敌手,无疑是非分之想,何况僻居一隅的永历政权仍然延续了明朝各种致命错误。

王夫之在粤地呆了一年多,随后就任正八品的行人司行人,专充“捧节奉使”之职,这也是王夫之做过的唯一的官。若是承平时期,“行人”这样能够接触到皇帝和各衙门首脑的职位,是相当有前景的。不久,王夫之为了营救忠直敢言的好友金堡,接连三次上疏控诉奸相王化澄,王化澄大怒之下,想置他于死地,王夫之因此愤激咳血,若非有人施以援手,他几乎命丧异乡。

经历这一遭遇,临时寄居的桂林又被清军攻占,王夫之带着家属返回衡阳,从此,他再也没离开过湖南,即便永历帝与张献忠余部达成和解,并且迎来了一次反攻清廷的小阳春,心灰意冷的王夫之也不再介入政事。随着南明李定国部退出湖南,清军再次入境,发誓不肯剃发的王夫之遭到侦缉,他变换姓名,隐居于瑶人之中,逃亡、躲避,是王夫之生活的主题,他逃亡到哪里,就把学问带到哪里,他为当地文士讲解《春秋》、《周易》,还在颠沛之中完成了《老子衍》。

王夫之隐居在山野之地,这些地方人烟稀少,生计困顿,真不知道这位书生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顺治后期,清朝鼎定中原之势已成,战乱渐息,王夫之生活逐渐稳定。整理经史、创作诗篇,成为他往后三十多年的主要工作。只是旧梦频仍,他念念不忘的光复河山之志,并不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融,康熙元年,王夫之效忠过的永历皇帝,在昆明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死。王夫之闻讯悲愤作诗,曾经带给他光荣与梦想的明朝,终于翻尽了残缺的一页。

时过境迁,隐居穷乡僻壤的王夫之并没有被人忘怀。三藩之乱起,权重一时的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打下湖南,并想在衡州称帝,急需王夫之帮他写劝进表。王夫之对这位一叛再叛的大人物全无好感,再次选择遁入深山,冷眼看着吴三桂自取灭亡。

亡国之后,王夫之或许早已将效忠的对象,从一个王朝,改变为寄予五千年来无数圣贤心血的中国文化。余生只剩著书一事,王夫之孤独地写,没有纸笔,就找门人和亲友去借,写完了,拿书送给人家。他在世时,除青年时期刻过一部诗集之外,没有一本著作付印,当时能读到这些心血文字的也寥寥无几,可他还在写,和古人讲道理,和不存在的读者讲道理,苦心孤诣,莫过于斯。

今天人们把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家,顾炎武善于经商,家资饶富,且当时就得到顶尖学人的认可,被认为是开创有清一代学术的鼻祖。黄宗羲也并不寂寞,以他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影响颇大的学派,清廷开局编撰《明史》,都是以黄宗羲的门人子弟为骨干团队。

只有王夫之,一个人在衡阳的一个山冲旮旯里孤独地写作,临终前一年,他不停地咳嗽,仍在反复修改两部历史著作:《读通鉴论》、《宋论》。康熙三十一年,王夫之在寂寞中悄然离世,至死,他写下的煌煌千万字,都没有机会付印。在清朝“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残酷禁令下,他没有剃发。

逝世前,他自题墓志: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意思是说,他一生决心像西晋的名将刘琨那样抗击匈奴,报效国家,但命运不济;学术上他仰慕北宋的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才力不能及。

这是船山先生对其毕生政治活动与学术活动的自我总结。他对宋明理学乃至中国古代经学和史学既进行了系统性的批判总结,又有大胆的创新,对传统学术的继往开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更宝贵的是先生对时间的豪迈跨越。他自信地说:“吾书两百年后始显”。即是说,先生在石船山下四十年的隐居著述,不是为当时当世的功成名就,而是直取两百年后的“来世报”。

这种底气简直就是“疯狂”——一方面进一步佐证了先生“向死而生”的浩然正气,另一方面也佐证了孔夫子一句话:“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什么意思?简单讲,一个人不为社会所关注,但一点烦恼也没有,这是圣人的境界。就凭直取两百年后的来世报,先生“圣”矣!

由于船山先生长期隐居乡曲山间,且极少授徒讲学,所以当时作为学问家和思想家的声名鲜为人知。时人对船山先生的认识,主要限于一个亡国的遗民,一个有节气的士大夫,而乡人所知不过一个倔强而苦命的老头。时间会让先生等来他的一群后世知音。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概括起来有七点:

首先、反禁欲主义,提倡不能离开人欲空谈天理,天理即在人欲之中。王夫之在其《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书中对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了批评。

其次、均天下、反专制、爱国理想。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与《宋论》中指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观点。

其三、气一元论,王夫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从知识的来源上看,原理、规律是从对事物的抽象而得来的,因此,应该是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

道家佛家都把“虚无”视为无限和绝对,而将“有”视为有限和相对。王夫认为这把相对、绝对的关系弄反了,在他看来,“有”是无限的,绝对的,而“无”是有限的,相对的。王夫之是这样论证的:人们通常讲无,是相对于有而言。就象相对于犬有毛而说龟无毛,相对于鹿有角才说兔无角。所以,讲“无”只是讲“无其有”。

王夫认为,废然无动、绝对的静即熄灭,这是天地间所没有的。王夫之说,“动而成象则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而趋行者动,动而赴止者静”。王夫之的这些话表明,静止里包含着运动,静止是运动在局部上的趋于稳定而成形象的暂时状态,所以静止的东西不是凝固的,而是生动灵活的。

其四、心物之辩——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王夫之说,“耳有聪,目有明,心思有睿知。入天下之声音研其理者,人之道也。聪必历于声而始辨,明必择于色而始晰,心出思而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岂蓦然有闻,瞥然有见,心不待思,洞洞辉辉,如萤乍曜之得为生知哉?果尔,则天下之生知,无若禽兽。”意思是说,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这才是认识世界的途径。也就是说,知识是后天获得的,非生而知之也。

其五、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认为,真知识一定是名与实的统一“知识而不知名,知名而不知实,皆不知也。”对于概念能否如实地默写现实,逻辑思维能否把握宇宙发展法则,这是认识论上的大问题,老子讲“无名”,庄子讲“坐忘”,禅宗讲“无念”,共同之处都在于认为名言、概念不足以表达变化之道,只有破除一切名相,才能达到与本体合一。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其六、理势合一的历史观。王夫之提出“理势合一”,并在其著作《读通鉴论》对前人所提出的“复古论历史观”、“循环论历史观”等历史形式进行全面的批判和反思。

其七、性日生而日成的人性论。王夫之在其《四书训义》一书中提出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人性的形成不全是被动的,人可以主动地权衡和取舍。他说:“生之初,人未有权也,不能自取而自用也。……已生之后,人既有权也,能自取而自用也。

王夫对于作文作诗,认为要带有感情,不能无病呻吟。

情感王夫之于诗歌的基本要求。诗歌创作经由唐诗的巅峰状态发展至宋明以来,多有偏颇之处。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情感为其主要特征,不能以学理来代替情感.更不能以其他文体或学问来代替诗歌。“文章之道,自各有宜“。“陶冶性情,别有风旨,不可以典册、简牍、训诂之学与焉也”。“诗以道性情,道性之情也。性中尽有天德、王道、事功、节义、礼乐、文章,却分派与《易》、《书》、《礼》、《春秋》去,彼不能代《诗》而言性情,《诗》亦不能代彼也。决破此疆界,自杜甫始。梏侄人情,以掩性之光辉;风雅罪魁,非杜其谁耶?”王夫对于模糊诗歌与史书的“诗史”类作品不甚推崇,在《唐诗评选》中尤为可见。

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古典诗学理论中言志缘情的优良传统,提出要由“心之原声”发言而为诗“。诗以道情,道之为言路也。悄之所至,诗无不至。诗之所至,情以之至。情感诗歌密不可分:“文生于情,情深者文自不浅’;“情深文明”,然非一切情感皆可人诗。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作为一位杰出的爱国思想家,王夫之非常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诗人感情注入作品后,应该具有“动人兴观群怨”的作用,时这四者应该是紧密相联、互相补充的整体,“摄兴观群怨于一沪”。

促成诗歌起到“兴观群怨”作用的情感在注入文字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两重关系:一为情与景,二为情与声。对于诗歌情景关系,王夫认为“莫非情者,更不可作景语”。情与景之间不能“彼疆此界“般生硬相连,只有坚守“即景含情”。“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意志而言随”,方能达到妙合无垠、浑然一体的_上上之境。

对于情与声,王夫之强调音乐带给诗歌的美感作用,希望感情与声律呼应相生,诗歌声律与诗人内心情感律动有机协调。《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卷二有云:“《乐记》云:‘凡音之起,从心生也’。固当以穆耳协心为音律之准。”王夫之对李白《苏武》一诗评价道:“于唱叹写神理,听闻者之生其哀乐。”对于那些脱离诗情而株守声律、徒有声腔空架的作品,则甚为排斥,“诗固不可以律度拘”,认为“声律拘忌,摆脱殆尽,才是诗人举止”。

王夫之的史学观

首先、归纳法。王夫之论史善于分析众多史实,并加以归纳,从而得出富有启发性的结论。如他归纳唐朝灭亡的原因为“唐之亡,亡于人之散”,也就是朝廷要员人心涣散,各自为政,不能团结起来共同为中央效力。

其次、比较法。王夫之运用这一方法,纵论古今历史变迁、人物沉浮,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得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结论。如前人对秦、隋灭亡进行了很多相似性比较,而王夫之通过比较,指明秦、隋-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其三、历史主义的方法。王夫之论史,气势恢弘,虽于上下千余年中自由出入,但从不任意评说,王夫之论史充分考虑历史背景,不执一慨而论。如论西域时,他认为汉和唐历史背景不同,导致西域地位在这两个朝代的差异。

相关推荐:

他因写诗受宠成状元 却为何因写错字差点砍头

观音送给猴哥孙悟空的救命毫毛 究竟有啥作用?

李作鹏为何不怕林彪,却怕他?因为他有“比刀枪还厉害”的法宝!

明太祖朱元璋:第一个试图为全国穷人盖房的皇帝

戴安澜:国共两党领袖同时为他写悼词的抗日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