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春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霸主,诸侯王霸之业的开启者--郑庄公

发布时间:2014-09-11 栏目:专题 投稿:典雅的大炮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但是春秋王霸之业的开启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春秋霸主却是郑庄公

郑是在周厉王末期建国的,早先是个畿内小国,也就是周王朝屋檐下,由朝廷直辖的诸侯国,那时候除了政治上有些优势,国力实在不值一提。周幽王死后,由于保护周平王宜臼东迁有功,在朝廷的默许下,郑国兼并了东虢国(河南郑州)、郐国(河南新密)等国的土地,从畿内发展到畿外,国力才有了点看头。

国力是增强了,可地理位置实在不敢恭维,处在中原四战之地,北面是晋国,南面是楚国,西面是周王朝所在地,只有东面差强人意,卫、宋、陈等一些小国,但这些小国的背后,就是老牌诸侯国齐国了。四面哪边都不好惹,谁发起脾气来,都够他郑国喝一壶的。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元前743年,郑庄公十四岁的时候,很不愉快的上任了。之所以说很不愉快,是因为他的上任,除了国际危机外,国内也有人觊觎君位,而这个人,就是他的亲弟弟共叔段,并且共叔段阴谋夺权,是得到亲妈——国母姜氏大力支持的。

从这个层面上讲,此时的郑庄公内忧外患,就像在钢丝绳上走路,平衡掌握不好,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摔个粉身碎骨。

所以郑庄公冷静的分析了局势,梳清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后,制定了先安内后攘外的战斗方略,这个方略不是没有道理,位子保不住,便有可能丢掉性命,命都没了,还谈什么雄才大略呢。可是,亲弟弟共叔段反形未露,背后又有亲妈的支持,碍于“孝”和“友”的名声,他是不好先下手的,该怎么办呢?想了又想,想出一个办法“忍”,先得到舆论上的支持。你不是贪得无厌吗,那好,除去原则问题,其他什么事儿都顺着你,就等你撑死的那一天。十四岁的孩子就这么有主意,除了天才,我还能说什么呢。

在“忍”的方略下,你要地,给你;你要权,给你;你扩充军备,我视若不见;你袭击禀、延(河南延津一带)两地,我装聋作哑,呵呵一乐。只暗地里培植亲信,朝廷中先后扶持起祭仲、公子吕、高渠弥等一干又有本事,又忠心耿耿心腹重臣,采用顺则奖,逆则罚的铁腕手段,树立了绝对的威信。有了这样的保障,当共叔段的种种逆行使朝廷内外怨声载道的时候,他自信的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一“待”不要紧,一直等了二十一年,从十四岁到三十五岁,郑庄公的“忍”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公元前722年,共叔段的势力延伸到卫国边境,几乎涵盖了半个郑国,虽然势力庞大,但由于仗着国母的放纵,他种种倒行逆施引起国人强烈反对,就连自己封地内也出现了叛乱的局面,于是郑庄公理所当然的认为,时机终于等到了。现在只需要找个各方面都说的过去的借口而已。便于当年五月宣称,要到周朝朝拜周王郑庄公还是王朝卿士,入周朝拜周王,道理上好像也讲的过去。于是姜氏赶紧共叔段写信,要求他引兵夺取都城,并愿意充当内应。

这封信很不幸的落到郑庄公手里,又派人骗取了共叔段的回信,证据确凿,就开心的如此这般布置一番,一竿子把共叔段打的兵败自杀,就连敢收纳小侄子公孙滑的卫国,也捎带揍得惧服请罪。国内危机终于解决,才有余力将目光该转向国外,惊讶的发现,当前国际局势对他非常有利。

北边的晋国不用考虑,因为其时晋国发生内乱,分成曲沃、代邑两个国家,两国相互攻伐自顾不暇,哪有余力向外扩张;南边楚国也不用考虑,因为他和周边江汉诸国关系没处好,时不时打得不可开交,所以也无力经略中原。至于西边更不用说,有周朝作天然屏障,周王室东迁之后虽然日趋衰微,但毕竟还是天下共主,没有人敢越过周王室领地来进攻郑国

经过冷静的分析之后,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认为:如今最大的问题只在东边,东边看得上眼的无非就是卫、宋、陈、蔡而已,其中卫国已被打服,陈、蔡是墙头草,只有宋国爵尊国大,与郑国之间一马平川,没有天险阻隔,所以成了最大的忧患。

矛盾的核心已经找到,就英明的制定了“向东发展”的战略。自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把宋国打趴下,乘早提高影响扩大势力,就是晋、楚两国醒过来,也得掂量掂量分量不是。然而计策虽好,但怎么欺负宋国,还得讲究点方式方法,贸然过去,一方面容易暴露自己的野心,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国际公愤。就是想掠人钱财,也得打个为天下正义抢劫的旗号才好啊。

出于这样的考虑,他又开始陷入深深的思考,突然发现,老祖宗实在是太英明了,除了挣下这份家业,还留下个王朝卿士的爵位,而王朝卿士,是可以理直气壮地处理朝廷政务的。

只要取得周王朝的支持,那还不是想干什么什么?不过已经二十多年没去周王朝打卡上班,长期旷工可不是个好习惯,得赶紧到单位见见领导去。不知是心有灵犀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正当他打算真到周王室走走的时候,驻京办事处发来消息:周平王见你老不上班,就有了让西虢国国君虢公忌父代替你的意思。郑庄公一听就急了,正琢磨美事呢,你就想炒我鱿鱼,那哪儿行,赶紧滴吧。一溜儿小跑到了洛阳,他这一去不要紧,直接把虢公忌父给吓跑了。

什么,东虢国是被郑国吞并的,剩下的西虢国还不兔死狐悲,人不在跟前的时候怎么嚣张都行,人家真赶过来,虢公忌父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虢公忌父跑了,郑庄公好像没看到,朝堂上那个难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直接承认自己不如虢公忌父,告诉周平王,你干脆也别停薪留职了,直接一竿子撸到底,让我回家养老得了。

这种以退为进的态度让周平王很不好意思,谁不知道,人家不来上班是有原因的,在最危难的关头朝廷不但没帮忙,反而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这么做很不地道,更何况,代替郑庄公的虢公忌父都跑了,朝廷还坚持下去有意思吗,于是一番好言安慰,同时为消除误会,让郑国更踏实的充当周王室抵挡外族的炮灰,周平王就荒唐的提出了太子郑国当人质的主意。

忽然听到这个建议,郑庄公的确吓了一跳,不过仔细想想,这件事还是利大于弊啊。太子郑国,可以借机好好巴结,同周王室的关系更进一步,到时候大周的事儿还不是我郑国人说了算,所以很愉快的答应下来,并很委婉的将太子郑国当人质改成太子郑国考察为政得失,同时让自己的大儿子姬忽到周朝交流学习。这就是有名的“周郑交质”,周平王也因此光荣地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天子给臣下送人质的君主。

双方愉快地达成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表面上看,郑庄公周王室都亲密的像一家人了,所以这种说法传出去没多久,好事就不期而至。东方大国齐国君主齐僖公主动垂下橄榄枝,要求同郑国会盟、修好。齐僖公的目的是想让郑庄公引荐给周王,也讨点朝廷封赏什么的,恢复先太公姜子牙时代东方诸侯之长的荣光。可对郑庄公而言,和齐国修好,宋国就成了含在嘴里的肉,什么时候吃全看心情。东边最危险的因素竟然这么轻易地解决,郑庄公自然喜出望外,对齐僖公无事不从,通过种种小恩小惠牢牢地把齐僖公绑在自己战车上,几乎达到“无役不同”的地步。

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麻烦事又来了。公元前719年,只会打女人的周平王宜臼死了,郑庄公得知自己手里将要出一位周王,那是激动地浑身发抖,赶紧收拾仪仗,郑重其事的送太子回国继位,可事实并不像他设想的那样理想,不争气的太子半道上死了,官方解释是悲伤过度,谁知道是不是片看多了呢。没有办法,王太孙姬林顺利登基,人称周桓王。原本准备巴结太子以亲近周王室,可太子意外身亡让郑庄公的处境非常尴尬。该怎么办,只能先看看风向再说。

孰料周桓王一上任,就很不客气的责令郑庄公致政归田。我不敢用你,你回家去吧。因为周桓王始终认为 ,父亲的死郑庄公负有直接责任。郑庄公傻眼了,就这样同周王室把关系闹僵吗?他不甘心啊。政治上的优势必须得尽力保持,不然今后干点什么都不方便不是。可如今闹到这般地步,该怎么保持呢。主动给周桓王认错,一来低不下身子,二来人家正在气头上,直接过去说软话,自大的周桓王还不得寸进尺。

经过反复琢磨,为了让自己战略构想不至于突然断链,出人意料的拿了个“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主意。先找点麻烦,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然后上朝廷认错,有势有节,面子里子都过得去,不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吗。主意拿定,自个儿都佩服自个儿的聪明,赶紧派人到洛阳近郊抢了点周王室的麦子,周王的军队想出兵抢夺,郑国方面又有大臣带兵巡视边境弹压。周桓王虽然生气,但还有什么办法,只能理智的沉默了。

事情办到这个份儿上,郑庄公赶紧入朝请罪,一切归罪于驭下不严,周桓王很不甘心的牢骚几句,表面上原谅了郑庄公,还赐给他几十车麦子,本意是想讽刺讽刺郑庄公,今后办事要点脸皮。可郑庄公是真不要脸啊,竟然把这种不怀好意的赏赐看做大王的恩宠,大张旗鼓的装饰一翻,以宋国久不朝贡为由,竖起奉天讨罪的大旗,纠合齐国、鲁国,攻打一直看不过眼的宋国去了。每次伐郑之役你宋国都是急先锋,如今好容易形成合围之势,不赶紧打服了还等什么

宋国虽然有几个死党,但那里是郑、齐、鲁联军的对手,只能老老实实的认罪服软,赶紧周王进贡去了。

伐宋战役胜利之后,郑庄公国际声望空前高涨, 从那以后乘热打铁,借用周天子的名声,伐许、灭陨、吞戴,逐步扫清周边障碍,势力直接扩充到宋国边境,并英明的培植了宋国的反对势力,把郑国打造的如日中天,风头一时无两,能的谁不对他忌惮三分,以至于周桓王都不敢看他继续坐大,于公元前702年,召集蔡、卫、陈三国,一同兴师伐郑,这就是有名的繻葛(河南长葛一带)之战。周桓王亲自出征,原本以为能旗开拱手,马到功成,孰料郑庄公竟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挑战周王权威的诸侯,居然敢招带兵反抗。

事实证明,周桓王发作的实在有点太晚了,这时候郑庄公大势已成,周桓王纠合的蔡、卫、陈三国都是给郑庄公整怕了的,哪里还有丁点战斗力。两下交锋如汤泼雪,眨眼被打了个乱七八糟,就连周桓王自己也差点被人射死,正面子上有些下不去的时候,郑庄公又派人道歉来了。他不做卸磨杀驴的蠢事,所以还是打个巴掌给颗甜枣:我是为保卫家园才万不得已对抗大王,谁料军中不戒,竟然不小心伤了你,实在对不起的很,大王你大人有大量,就抬抬手,把我给原谅了吧。就如当年抢麦子一样,打怕了之后再给个台阶,周桓王只能很识趣的接受周朝日薄西山的事实,怏怏不快的回去,老老实实的当个共主的符号,终其一生再也没敢说郑国的不是。

自那以后,郑庄公更加理直气壮地打着周王的旗号东征西讨,俨然以维护国际正义的名义干尽了侵略扩张的勾当,最终在四战之地打开局面,成为春秋九霸之首,功业几乎与齐桓公、秦穆公等人并列,一个小国能让他折腾出这般成绩,的确非常了不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糙如张飞的人如何激励?

砸缸英雄司马光的三雅和三俗

宦官之后曹孟德!三国中的真君子

解密历史上真实的'芈月':曾出手救出秦惠文王

咸丰帝:中国封建帝王中惟一一位客死异地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