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曹操到底是乱世奸雄,还是治世之臣?

发布时间:2014-09-12 栏目:专题 投稿:耍酷的小虾米

魏武帝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时期魏国奠基人。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征讨四方,世人说他是奸臣,也有人说曹操对中原统一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是史书对曹孟德比较中正的评价。

曹操在公元155年出生在一个豪门之中,祖父曹腾是东汉很有权势的宦官,但是在别人看来,宦官之后仍是寒族,在这样的家世中,曹操并未变为一个纨绔的世家子弟,反而利用家里的各种资源学习壮大了自己,积极进取,想要摆脱这种社会地位。在黄巾起义中他开始崭露头角,在进攻颍川的战役中,大获全胜,被上级赏识,调任济南相,但是曹操并不满足于此。

公元193年,曹操已经小有实力,开始与各路诸侯逐鹿中原,多次击败了当时号称无敌的战神吕布,曹操的名号开始让各路诸侯为之侧目。汉献帝东归后,曹操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许都迎接下汉献帝,开始名正言顺的东征西讨,在官渡之战中,以小博大成功战胜了当时权势最为旺盛的袁绍,渐渐地统一了北方,并且远征乌桓,一时风头无两,将实力扩大到了最巅峰的时刻。

所谓盛极而衰,曹操统一北方后,有了鲸吞天下的气势,这时能威胁曹操的,只有荆州、益州、东吴等几方势力,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决定先剪除刘备刘备不敌,南逃与孙权结盟,曹操有了一举南下的想法,整合兵马,号称八十万大军向江东进发,却没想到一举溃败,曹操元气大伤,而孙刘两家却渐渐强大了起来。此时的曹操已经渐渐衰老,但是还未失去锐气,南方不成他又转向了西方,利用马超和韩遂的嫌隙,一举平定了凉州。

经过如此多的战役之后,曹操已经位极人臣,换做一个稍微有点本事的皇帝曹操都不知道要死多少次了,但是汉献帝却没有什么作为,甚至曹操逼他禅让他都可能反抗不了。但是曹操就是不称帝,他好像真的是为了大汉东征西讨,在朝堂上也对汉献帝恪守礼仪,如果不是汉献帝无权,那曹操还真是一个匡扶汉室的大忠臣。其实,曹操早期所不定还真是,据说荀彧就是看出了这一点才辅佐曹操。要知道荀彧出了名的忠于汉室。

但是权势的熏陶曹操可能是变心了,从荀彧不再给他出谋划策可以看出一二,但是从孙权上书中又看出曹操矛盾的一点:孙权杀了关羽,上书向曹操称臣,各个官员也极力劝谏,但是曹操就是拒绝,只是表达了对关羽死去的悲伤之情。直到死,曹操没有废除汉献帝,直到曹丕取代汉朝,才追尊了曹操武皇帝的帝号,为南征北战一生的曹操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提起曹操,不得不提刘备刘备一直以正直、重德尚义的形象,而曹操则以奸雄的形象示以世人。在名著《三国演义》中,为了文学上的需要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才使用了贬曹的写法,史上真实的曹操,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治世能人,是一个唯才是用的主公,是中国军事史上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所向披靡,在官渡之战以十万雄兵击溃袁绍八十万大军;他才华横溢,与其子创立建安文风;他雄才大略,改革东汉恶政、统一北方、推行法治等,有着卓越的政治远见。他是一个复杂又非凡的人物,戎马一生,创立基业,乱世的枭雄。

正视历史,对曹操的评价不能仅仅从好或坏两个方面去看,不得不提他犯下了许多的罪行,但也不能忽视了他对中国历史进程所做的贡献,他的思想,政治主张,都是对天下的太平,社会的稳定的期望,从他的名和字可以看出来,操即节操、操行,德即仁德、德行,可见他对自我的要求。

曹操性格直爽,为人大气,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他对于人才他十分重视,但是他最怕的是别人过于了解他,疑杀华佗、许攸、杨修之死便是最好的例子,当时许攸助曹操打败最大的敌人袁绍,后来目中无人,曹操念他是发小就不好下手,最后借手下之手杀了他。杨修之死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因为他把曹操看得太透了,他的死也是必然的。

曹操有时也过于喜欢猜忌,这只是曹操显示出的不好的一面,但是在那个乱世,要是没有一点城府,还能做的上这个位置?曹操对许褚、徐晃、郭嘉等人,不像是主公对部下,更像是兄弟,这一层关系,在当时的社会是不会出现的,乱世之中除了刘关张的情义,只有曹操如此对部下了。这也是曹操非常惜才,当时长坂坡一战,赵云一人在万军丛中来去自如,曹操看到这样的猛将他非常高兴,让士兵别伤到他了,无论是作为部下还是作为敌人,曹操都是一个惜才的明主,他对关羽之爱就可以看出。就是这样惜才之人,才能吸引各方名士前来投靠。

年轻时的曹操便表现异于常人,他放荡不羁,这在当时看来,是不被看好的,但他还是在这乱世中站住了脚,保持了自己。他不做作,不掩饰,刘备一直以汉皇后人自居,嘴上说着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曹操统一北方后,治理有方,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他们却又找了另一个借口,曹操祸乱朝纲,挟天子的名义去开始了所谓的征讨,要真的是为了天下的太平,黎明百姓的安定,又怎会开始持续不断地北伐。

刘备最后又显示出极其不情愿的称帝,这难道就符合朝纲朝政?,而曹操却到死都没有称帝,这也是曹操的明智之处。曹操掌控着北方,他深知,称不称帝都是没有意义的,对他的他的名声没有一点好处,所以生前他可以称帝,却不愿称帝,所以真正看来,曹操是真诚的也是睿智的,而刘备只是倚着中山靖王之后的名义来独霸一方,乱世之中英雄辈出,如果没有名气,那无贤士投靠,所谓的刘皇叔,不过也只是个招纳贤才的“招牌”。刘备称帝之后的所作所为有哪一点是贤君之所为?分明是只有帝王之气,毫无贤者之风。

千百年来,曹操可能是被议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至今仍然有人为他争论不休,正所谓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但是没有一个人质疑曹操的才干,历史上任何一个学者对曹操的评价都是对他的行为有异议,对他的才能没有否定过的。在古代尊卑等级是非常重要的,皇位篡取是容易被天下之人反对的,所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举动引起了古代帝王的不满,这也是对他黑化的重要原因。

曹操的真正才能很少被人提起,在乱世之中只有能者才能拥有天下,只是当时的封建思想的影响,曹操也一直未称帝。曹操才能是被很多人都肯定的,他在汉朝的名义下把各地区治理的非常好,只是在那个年代战乱是避免不了的,曹操的野心肯定是想统一中国的,三国之中哪一国家领导人不是这样想的?只是曹操敢说,敢做,这才是君子之所为。像刘备这种常以汉室之后自居,称帝时也尽显虚伪之像,这难道就是贤人?不过是想在这乱世之中夺得一份利益罢了,汉室之后不过就是他打天下的“品牌”而已。

真正的治世能臣是坦荡的、是一个敢于正视自我的,是纯粹的,有着理想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敢于承认“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勇气,曹操其实是一个有非常多优点的人,认识真正意义上的曹操,去了解一个治世能人的手段,即使残忍奸诈,,在乱世之中没有如此手段也生存不了,这也是为了天下的安定。

曹操一生存在争议,但是他不称帝好像是坚守了自己的底线,比谎称汉献帝死称帝的刘备好多了。其实曹操除开他的军事才能之外,在文学方面也有不俗的造诣,为乱世之中的文学演变做出了贡献,和其两子并称为三曹,留下了像《龟虽寿》这样的名篇,可以说是能文能武。纵观历史,这样的王者也实属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推荐:

苏武的高尚节操为自己赢来了哪些传世美名?

刘备爱民只是假象 搞金融剪刀差掠夺蜀汉民众

宋太祖赵匡胤有多少位皇后 她们都是谁?

揭秘慈禧另一面:像个小姑娘 化妆品香水一大堆

令长孙家族荣耀的两人: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