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国学 | 这个有争议的人物,家训如何?

发布时间:2014-11-24 栏目:专题 投稿:健康的奇迹

有争议人物家训如何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位颇有争议人物。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他的道德文章、为官治军可谓卓绝一世,曾国藩教育思想可谓是拓新之举。

在今天的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内,有一套光绪年间出版的《曾国藩家书》,可以看到扉页上有“润芝珍藏”字样。曾国藩善于提炼家训,以培养淳朴的家风,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而有利于后代的健康成长。

因此,曾国藩的家教思想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仍然值得我世人去效仿。

虽然曾国藩常年在外做官、带兵、打仗,但家信从未间断。

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长年在外,无法经常督促子女,于是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即使工作到深夜,他也要抽空阅读子女书信,并及时回复,细加指点。教育子女要勤劳俭朴,知书达理,不求做官发财,不以优越地位自居。

曾国藩只要跟纪泽、纪鸿等子女在一起时,总是精心指点做人之道、读书之方、习字之法,无微不至。如“看生书宜求速”,“温旧书宜求熟”,“习字宜求恒”,作文“宜若思”,读书要“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读经典“猛火煮漫火温”以及“读书须勤作札记,诗文与字宜留心摹仿”。

他还对纪泽、纪鸿因材施教:“泽儿天资聪颖,但过于玲珑剔透,宜从浑字上用些功夫。鸿儿则从勤字上用些功夫。”针对纪泽“语言太快,举止太轻”的缺点,要求“力行迟重”,即“走路宜重,说话宜迟。”

曾国藩每天日理万机,自晨至晚,勤奋工作,从不懈怠给子女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很少假手他人。晚年右目失明,仍然天天坚持不懈。他所写日记,直到临死之前一日才停止。

曾国藩的治家理念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即“勤、孝、俭、仁、恒、谦”六字。

曾国藩认为子女教育中“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他提倡“勤理家事”、勤奋学习、勤劳工作,反对奢侈懒惰,“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百善孝为先。”曾国藩提倡“尽孝悌,除骄逸”。他教育子女在家敬老爱幼,出嫁后尊敬公婆。曾国藩认为“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家事忌奢华,尚俭。”他自己的日常饮食,总以一荤为主,非客到,不增一荤。其穿戴更是简朴,一件青缎马褂一穿就是三十年。

曾国藩教育子女仁义待人,认为“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结合自己的体验,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因此,他反复要求儿子“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叮嘱:“子侄辈须以敬恕二字常常教之。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恕则不肯损人利己,存心渐趋于厚。”

说到勤俭,不得不提到这位宋代大儒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应念物力维艰。”这是《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传诵很广两句话,全篇训诫的也是“勤俭”二字。宋代大儒朱熹即在《家训》中指出:“有德者虽年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虽年高于我,我必远之。”

意思是说,有德的人虽然年龄比我小,我也会尊敬他;不肖的人,虽年龄比我大,我也必定疏远他。从中可以看出朱熹对德的重视程度。在朱熹看来,重视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不可不慎哉!”朱熹进一步指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其意思是指善事多么小也要积极而为,恶事多么小也不能为之。不要以为自己曾经做过善事而忽视小恶,就不拘小节。忽视小恶,让其存在和发展,就会变成大恶。不拘小节也会发展至变节;注意小节,细心修养,才能达到高风亮节。

宋朝司马光的《训俭示康》就是一篇经典名作。在这篇家训中,司马光强调“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怎么幸运的家族,都不可能每一世都做大官,何况落拓不羁的世家子最容易败坏先人家业,因此骄奢习气是绝对要不得的。

诸葛亮“诫子书”强调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点出儒者最向往的崇高境界。最戒慎恐惧的,则是子孙骄傲怠慢,好勇斗狠,结果招人嫉恨,甚至惹祸上身,罪殃家门。恭默的德性,还可以表现在慎交友上,富家子弟唯恐交上酒肉朋友,不要和奸佞之人、刻薄之人、行为怪诞之人交往,以致沾染不良习气等等。

想看更多有趣,好玩的历史趣事、文学、美文?

欢迎来勾搭小编~:平行学社(px_xueshen)

也欢迎加小编个人:xzxzxz3339527 我这里有各种福利群~也有文学交流群,历史趣事群,在您无聊的时候可以陪伴您调侃几句,欢迎勾搭~

相关推荐:

大明王朝为何走向灭亡?只因崇祯两大昏招

隋朝能臣牛弘:隋炀帝杨广赐他同桌用餐以示礼遇

高宗赵构皇后吴芍芬: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蒋介石的大舅子宋子文:国民政府中的对日强硬派

袁绍谋士陈琳是怎样的人? 曹操为何不杀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