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他与毛主席共事51年,曾为毛连挡25杯白酒,其中原因令人心酸

发布时间:2014-11-29 栏目:专题 投稿:光亮的烤鸡

这是1925年10月的某一天,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毛泽东来到了广州,就是在这里,主席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在此之前,两人早已是互相仰慕,在这次见面之后两人第一次确定了毛、周合作关系。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两个老伙计同甘共苦,相互扶持,一起共事了51年!周总理性格儒雅,待人和睦,对平常人是如此,更不用说是他的老搭档毛主席了。主席曾多次评价周是一个好人,听上去是一句很简单的评价,但仔细一想也合乎情理,两人连生死都一起经历过了,对于对方,还需要什么华丽的评价呢?毛周二人虽是好友,但是在喝酒这方面两人却是大不相同:毛不爱饮酒,周千杯不醉。因此,在酒桌之上,很多时候都是由周来为主席挡酒的。写到这里,就有人好奇了,小编说的令人心酸简直是胡扯,帮酒量差的好友挡几杯酒又不会怎么样。别急,等我慢慢码字。先说下周总理到底能喝多少酒吧。周总理最爱喝茅台,第一次与茅台结下不解之缘是在长征的时候,当时队伍攻占了贵州茅台镇,之后竟将那里的就全喝光了。后来还有人开玩笑说道:五粮液永远比不上茅台是有原因的,一是红军没喝过五粮液,而是总理就喜欢茅台,就凭这两个原因!玩笑归玩笑,不过如今的茅台能够名震世界,的的确确与总理分不开。1945年8月28日,相信对历史有些了解的人对这个日子都不会陌生,这一天是毛主席赴重庆谈判的日子。主席抵达重庆时已是当晚8时,蒋介石在林园官邸为迎接毛主席特意举行一场宴会。酒桌上,谈判开始了,就意味着喝酒开始了。从国民党及其政府,到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接连几天,宴请几乎就没断过。而且每次宴会一开始,人们都拥上来争着向毛主席敬酒。这时周总理便很是担心,他怕有人想要谋害毛主席。因此,在宴会上,他始终紧贴毛主席而坐,但谈话时他会退后半个身子让主席为先,到敬酒时他又抢前半个身子说:“哎哎,主席的酒量有限,我代了,让我来代劳吧……”接着便代替主席一杯一杯地喝干酒,把一轮又一轮的敬酒人给生生挡了回去。就这样,总理用超过1两的杯子竟连续喝下了25杯茅台酒。周总理为毛主席挡酒之后,睡眠严重不足,体质也明显地下降了许多。但毛主席本人却是精力过人,睡眠极少。主席醒着的时候,周总理几乎就没睡过,都在进行繁重的工作;等到毛主席休息了,周总理也还是没休息,又是继续开会,听汇报,检查和布置第二天工作。每次宴会他来不及吃一口菜,第一轮敬酒便开始了。往往是几杯酒、甚至十几杯酒落肚,才能匆匆夹几筷子菜吃,而那新一轮的敬酒已经又开始了……还是在重庆谈判期间的饭桌上,不过这次的气氛可不比之前,因为我党虽同意做出巨大让步,当时国民党仍然为一时无法攻破我党的主要阵地而恼火不安,便将各种情绪带到了酒桌之上。

“恩来兄,毛先生的酒你代替了,还有你自己的呢?要干两杯,两杯……”

“周先生,兄弟是代表市党部,国共合作么,要一视同仁。第一杯是代毛先生,这第二杯才是你的……”

就这样,在对方似乎有点刁难的意思之下,周总理又十几杯白酒下肚。但周总理始终不倒地挡在了毛主席前面,迎着那浪潮一杯一杯地往下干。可他的脸上早已是红光流溢,两眼亮得出奇,威武的两道眉毛稍稍上扬,更显出神采飞扬:“我有个提议,我们都不要继续打乱仗了。无论谈判还是喝酒我们都应该平等地进行。现在我提议,所有能喝酒的先生都举杯,我代表毛主席敬大家三杯。”周总理彬彬有礼地将目光扫过全场,微笑点头:“先喝为敬啊。”周总理连干三杯。仍然红光流溢,仍然神采飞扬,仍然彬彬有礼,就那么微笑着又举起杯,用他那如绍兴黄酒一样温和醇香的嗓音说:“当然,还有我自己的三杯。”总理话音刚落,会场便陡然静了下来,久久卷不起浪头,接着周总理又用他温和文雅的声音说道:“我们不是赌酒,是为友谊干杯。不强人所难。能喝的就请先干三杯,然后继续来。”

张群、邵力子、张冶中等人站起来了,纷纷支持道:“恩来兄讲的对,不要打乱仗。”“谁能喝就单站出来敬,不要取巧耍滑……”

有几个连干三杯酒,但没一个再敢站出来单独挑战。有个背照相机的记者对我们说:“唉,一个周恩来就打败了整个国民党……”回到办事处之后,周总理疲惫的瘫在沙发上。此时身边的卫士小声得问他:“周副主席,你怎么一杯也不让主席喝啊?他只要喝半杯你不就可以少喝三四杯了吗。”

“我怕有人要害主席,在酒里做手脚,放毒……” 周总理只是耳语一般地喃喃了一声。那次酒后,周恩来又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在这一刻,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终年78岁。总理去世之后,毛主席因病重无法来向周的遗体进行告别。但是,据主席警卫员回忆,知道周逝去消息的当天,主席几乎沉默了一整天……

相关推荐:

民国才女张爱玲因何与母亲反目?张爱玲母亲是谁

薛道衡简介 隋代著名诗人内史侍郎薛道衡生平

赵武灵王:最有魄力的国君和他的'胡服骑射'

曾国藩为官清廉:家人病重只能向刘锦棠借钱医治

朱棣种树轶事:种下了明朝太庙院内的第一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