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梁山本该109将,如果他活着,晁盖宋江都要靠边站

发布时间:2014-12-05 栏目:专题 投稿:飘逸的鞋垫

“这梁山便是你的?”这是林冲怒斥王伦时的一句话。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王伦所犯的错误:他把梁山当成了自己的私产,唯恐有失。生怕别人占了他的第一把交椅。故此,他在心理上、品性上那嫉贤妒能的特点就油然而生,行动上他就实行了“关门主义”的政策,把“有本事”的英雄一概拒之门外。林冲来投奔,并持有他的恩人柴进的引荐信,他硬是不收,以种种借口,要把被“逼上梁山”的林冲“逼下梁山”。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水浒》第十一回中,他的内心独白做了很好的注释:“我又没十分本事。杜迁、宋万武艺也只平常”,而林冲却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倘若被他识破我们手段,他须占强,我们如何迎敌”?说穿了就是怕林冲抢了他的宝座。林冲一上山,他就如此之担心,晁盖等八个好汉要求入伙,他当时的反应是“骇然了半晌;心内踌躇,做声不得;自己沉吟,虚作应答”。拿吴用的话说就是王伦脸上的“颜色变了”。这惶惶不安的心态已表露无遗,他哪敢接纳呢?最后当然又是故伎重演,拒之门外。

王伦为什么要嫉贤妒能呢?关键在于他深知自己“没十分本事”。明明自己不行,又喜欢诽谤别人,挑别人的错,排斥、压制强于自己的人。一般说来,嫉贤妒能的,大都是这类没有本事的人,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本事的人坐上了第一把交椅,那更是“武大郎开店,不准有比自己高的”,王伦就属此类。

尽管王伦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但罪不当诛。这些缺点错误,充其量是个品质和认识上的问题,属于内部矛盾。用我们今天的做法,只能用批评教育的方法去处理。付之武力,处以死刑,未免过分。如果说王伦阻碍梁山事业的发展,那么,吴用、林冲等则犯了离间队伍的罪责,错误尤为严重。这不是扣帽子,上纲上线,而是有事实根据的。

《水浒》中云:晁盖等与王伦在大寨聚义厅的对话,吴用是早已看出端倪:王伦是“颜色变了”“心中好生不然”,杜迁、宋万是“不省得”,只有林冲“有些不平之气”。他的做法是“略放片言,教他本寨自相火并”!而且为火并做了具体部署:用言语刺激林冲,促使其坚决火并,安排自己弟兄控制王伦手下,以防不测,最后导致王伦做了刀下鬼。晁盖梁山夺泊,本是一场内部争斗,解决的办法有很多种,再说王伦是个没有本事的人,他哪里是晁盖好汉的对手,随便“逼宫”,他就非下台不可,何必杀之?吴用采用这种极端做法,不能不说是个严重失误。再来看看林冲王伦,那是蓄谋已久的。林冲上山“怄尽他的气”(阮小五语),先是不接纳,在杜迁等人一再劝说、林冲苦苦哀求下,王伦又提出要个“投名状”。一切办妥后,王伦只让林冲坐了第四把交椅,这林冲哪里会心服呢?这点从林冲与吴用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林冲王伦这个“落第腐儒”做山寨之主不服,对其“嫉贤妒能”、百般为难极为不满,早有弑杀王伦之心,火并机会来了,又有晁盖等人撑腰,这一杀,就不免有报私仇之嫌。

其实王伦这个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还有不少优点。王伦是个“落第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上梁山落草”,这就很不简单,需要很大的勇气。在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王伦能认清社会,冲出牢笼,选择了连“下品”都够不上,而且还配死罪的行当——上山落草当上强盗,就很不容易。宋江是绝对没有这个胆量和勇气的。

王伦是自觉自愿上山的,他没有被逼,更没有犯罪前科。而宋江呢?杀了阎婆惜,他已是被通缉的逃犯,大闹清风寨、浔阳楼后,他是罪上加罪,成了死罪犯,路过梁山他还是坚决不落草,说穿了,他就是认为这是个掉脑袋的勾当,是个不忠不孝的事情。而王伦做了,建立了梁山根据地。而且是“好生兴旺,官军捕盗,不敢正眼儿看他。”连三阮兄弟都多次商量要去入伙。杨志失了生辰纲,也欲投梁山去。这些事实至少证明王伦造反影响之大,令人向往,这是一。

第二是短短一年,王伦就使梁山根据地颇具规模,兴旺发达,使官军不敢正视。过去官府下乡是扰民害民,如今是不敢下乡,被迫下乡都吓得“尿屎齐流”,周围群众“省了若干科差”,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群众的效果。第三是王伦梁山根据地的开创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比如他把朱贵安排在李家道口酒店当耳目,一为打探过往客商情况,二是“招接四方好汉”(吴用语)、“做下弥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里躲灾避难,他都收留在彼”(柴进语),这都说明他还是接纳好汉的。宋万来投,他不是接纳了?朱贵来,他不也接纳了吗?只不过私心太重,怕强者夺了他的寨主宝座,所以林冲晁盖等要求入伙,王伦很担心,也是有道。但因此把他杀了,就很不妥。再说这持刀杀人者又恰恰是他整过的林冲,报私仇之嫌是逃不脱的。

王伦有罪,罪不当诛。

相关推荐:

三国中最聪明的人 诸葛亮竟然还排不上号

朱元璋扬言攻打日本 却为何未发一兵一卒

王洪文要跟许世友将军握手,结果刚上手就喊了一句话

历史揭秘:杨玉环与前夫结婚五年为何没有孩子?

童年悲苦终成一代明君 一生竟只爱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