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周恩来多次派人劝她回归内地,为何她终究“不给面子”?

发布时间:2014-12-08 栏目:专题 投稿:干净的微笑

周恩来多次派人劝她回归内地为何终究不给面子”?这个女人是孟小冬,是一个影响巨大的京剧名伶。何以出现这种情况,这得从她和杜月笙的交往开始说起。

杜月笙孟小冬早在1925年就相识。1936年孟小冬杜月笙的邀请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其后在此演出20余日。孟杜的接触从此频繁。

抗日战争中,杜月笙移居香港。由于杜对孟念念不忘,自然对孟小冬的情况就分外留心。在日寇铁蹄蹂躏下的北平,孟小冬凭着坚韧的意志,非凡的才气和对艺术执著的追求,终于执余派之牛耳。杜月笙对其钦佩爱慕之余,尤怜惜其个中的甘苦。因而1946年,已返回沪上的杜月笙,又让总账房黄国栋写信给孟,催其南下。孟小冬由于想念腻友,也就不再推托。

杜月笙不露声色的敬重体恤,其妻子姚玉兰的嘘寒问暖,使她感到数年来未曾有的温暖,她那孤苦无依的心灵又找到了依托。赴沪不久,终于以身相许,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孟小冬随杜一家迁居香港

1950年杜月笙死后,孟小冬独居香港,深居简出,专心教授弟子。

这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大局逐渐稳定,流落在香港的京剧演员马连良、张君秋、杨宝森等在周恩来统战政策的感召下返回内地孟小冬也是争取的对象之一,周恩来总理曾委派章士多次赴港做孟小冬的工作,说服她回归

当时孟母张云鹤女士尚住在北京,以为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却遭到孟小冬的婉拒。

一九五七年章士钊曾写条幅赠孟小冬:“当时海上敞歌筵,赠句曾教万口传。今日樊川叹牢落,杜秋诗好也徒然。绝响谭余迹已赊,宗工今日属谁家。合当重启珠帘寨,静听营门鼓几挝”。诗句表现了章士钊说服不成的无奈与喟叹。

1977年5月25日,一阵剧烈的哮喘之后,便突然昏迷过去,送至医院抢救无效,终因肺气肿和心脏病并发症于5月26日晚11时50分辞世,享年70岁。

张大千特挽联曰:魂归天上,誉满人间。法曲竟成广陵散。不畏威劫,宁论利往。节概应标列女篇。张大千的这幅挽联算是阐释了她的一生以及不愿回归内地的苦衷......

相关推荐:

他是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 戎马一生却不得善终

德高望重的明朝六朝老臣胡濙找到了建文帝了吗

干掉胡雪岩,寻仇袁世凯,他终成晚清官场的首富

徒有富贵身却没富贵命:那些被憋屈饿死的皇帝

宋朝开明皇帝赵匡胤为何要逼死自己的救命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