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诸葛亮一生简评

发布时间:2015-01-23 栏目:专题 投稿:大气的白开水

诸葛亮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或许谈不上雄才大略,但在实务管理上几乎是第一流的,人格、担当、技巧也的确无懈可击,称得上是中国史上杰出的政治人物。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消息传人蜀中之后,曾因骄奢无度、被诸葛亮赛后主刘禅废为庶民的前长水校尉廖立,正徙放于汉山,听到噩耗,大为哀痛地表示:指葛丞相死,我一辈子都要老死在这儿了!因为伪造军情被废为庶民的前尚书令李平,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更伤心得发病而死。李平被流放后,经常对友人表示,相信有一天诸葛亮一定会原谅他而再度重用他的。原蜀中大老张高,本来对以空降部队掌握盖州大权的诸葛亮颇不服气。但在出任丞相长史,和诸葛亮朝夕相处后,不禁感叹道:"明公(诸葛亮)有赏时,远方之人只要有功,绝不会被遗漏,惩罚时,只要有罪,再亲近者也逃不掉;爵位绝不予无功之人,刑罪也不避尊贵大官,所以贤人、愚人均可感受他的大公无私而努力工作,不去计较个人利害。"

且不以成败论英雄,诸葛亮光是这种让政敌都感动的磊落政风,的确称得上古今难得的大政治家。仁国志》作者陈寿,在《诸葛亮传》中的最后下总评道:诸葛亮为相国,安抚百姓,倡导礼仪规范,裁减官员,尊崇制度,开诚心,布公道。做事尽忠而有益社会者,虽是仇人也必有奖赏;违犯法令而做事怠慢者,虽是亲人也一定处罚。承认错误,努力改过向善,虽是重罪,也会加以原谅;巧辩脱罪,变本加厉,虽是轻罪,也。必加以戮诛。善再小也必会受到奖赏,恶再小也必会遭到贬滴。处理行政工作以精练为主,重视事情的本质,要求事事确实,对虚构好表现者常公开责备c是以邦域之内,皆敬爱又热爱之,刑法和政令虽严峻却毫无怨恨者,以其用心公平面劝戒明确也。称得上是懂得治理之道的长才,即使管件和萧何,也比不上他。

诸葛亮虽然对兵法和军事学,有相当深刻的研究,但实战方面的才气的确不是太高,一生中败战多于胜战,除了早年自己当"配角"的当阳之役,几乎沦于溃败外,其余的情况倒还尚能掌握得住,战败以后的损失均不大。不过,诸葛亮的确是策略规划长于战术应用,陈寿批评他应变技巧不足,是相当有道理的。

由于小说的渲染,将诸葛亮塑造成"未卜先知"的"半仙",让人觉得他事无巨细,大小通吃(因为别人的智慧差他太多),甚至因而误解诸葛亮独断独行,不懂得用人和培养人才,所以最后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实,诸葛亮无法达成恢复汉室的宿愿,倒不是他治理蜀国效果不彰,除了蜀国本身的实力太弱外,应归于对手太强(曹操、曹丕。司马懿、孙权的确皆是一世之选)以及本身运气不住所致。历史上的诸葛亮不但有陈寿所言"大公无私,令人钦佩的人格和政风,而且他谦虚下人,广纳各方意见,对人才的培养更是不余遗力。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特别强调"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裨补缺漏,有所广益"。储葛武侯集》的《便宜十六策》中他写了一篇《纳言》,表示:"纳言之政,谓之谏净,所以采众下之谋也/主张在上者应广纳部属之言,才不至于"失政"。另一篇《视听》中更表示:"为政之道,务在多闻,是以听察采纳士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目当其目,众音住其耳。""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是以"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虽然,《便宜十六策》有不少史学家以其文体认为可能非诸葛亮亲笔作品,但身为丞和日理万机,由"秘书代笔,将其意思作完整表达,以见之于"公文"中,的确有可能。即使如此,文辞或许不真",但精神仍是诸葛亮的

诸葛亮不但说,而且也彻底地去作。出任宰相后,他特别在丞栩府中,成立"参署,的机构,其目的在于"集思广益"以采纳更多人的意见。《董和传》记载诸葛亮叙述他和童和共事七年的感言中表示:""董幼宰(董和字)和我共事七年,碰到事情决策有不周到的地方,他一定会反复表示他不同意的看法,因此我们常往返地讨论再讨论,有时甚至十余次之多。。如果大家都能象董劝宰一样勤恳认真,不但对公事有好处,也可以使我在作决策时,不致造成太大错误。"他谈到早年和朋友相处的情形。徐庶是位头脑清晰、绝不马虎的益友;刊崔州平交"屡闻得失一;后来的胡济更是"数有谏止"。这些朋友都是以提供"谏言",而让诸葛亮深为感激、终生难忘。他更客气地表示自己"资性鄙暗",所以有时无法完全理解和采用,温他和查和、徐庶、崔州平及胡济四人的关系始终和好,因此相当鼓励大家不疑于直言的精神。

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一次北伐失败,诸葛亮在汉中前线向北征军团公布的(劝将上勤攻已缺教)之文,公开表示希望今后请将士能勤于攻击诸葛亮的缺点,才算忠于国家的人。他曾听从杨洪的建议,急速派兵驰援在汉中和曹操陷人苦战的刘备,以稳定北方防务;征求邓芝和孙权的策略;遵从马稷"攻心为上"战略,以为南征蛮夷的主要精神指导。或许这些也是他个人心中早作的决定,但他绝不居功,让优秀的部属不要被自己的光芒所掩盖,使每个人才都能乐于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心于公事。三国鼎立中,蜀汉力量最小,但人才最多,所以才有力量屡次向曹魏攻击。这些优异的人才,的确都是因诸葛亮"不居功、不情才;虚心纳谏。的作风。才能获得。北宋大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在《诸葛亮诗》中便写道:"区区庸蜀文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广。"明代大儒方孝孺也评论道:"诸葛孔明之为相,敏然虚己,以求问己之示,秦汉以下为相者皆不及也。"

诸葛亮的政治思想,是法儒混合体的。他重视制度,拟定管理条例时,必须以理性立场,现人人都可能为恶,严格执行所有的法令,陈寿便称他刑法和政令都很严峻。但执行上他则重视领导,在上者必须为人君、为人师、正己才能教人。《便宜十六策》的《治国篇》: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上则东正矣。本者,经常之法觎矩之要也。这段文字;明白显示制度的重要性,国家有国家制度,家庭有家庭制度提治理的根本。《君臣篇》则写道:君以施下为六,臣以事上为义,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援臣,上下好利则民易使,上下和顺,则君臣之见矣;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和为安。这段文字则显示诸葛亮之重视身教。身教重于言教,领导者不可光说不练,做好榜样,才能使政令贯彻,这便是他以身作则的儒学精神。

诸葛亮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本分,一丝不苟。赤壁之战时,奉刘备之令到东吴,孙权爱其才,要诸葛亮之见诸葛谨设法留下诸葛亮。但"知弟莫如兄"的诸葛表示:"我弟弟诸葛亮委质于人,义无二心,弟之不留于东吴,犹如我诸葛建不会投靠其他地方一样。"后来,诸葛道出使蜀汉,诸葛亮也只接接待他国使臣的礼节来对待多年不见的"老哥"。除T公事会面交谈外,兄弟俩从未私下接触过。诸葛兄弟彻底遵守人臣之节,是中外古今难见的。身处战乱之世,如果不懂得如此审慎,势必会遭人猜疑,而影响任务的完成。

相同的,刘备不但称赞诸葛亮对自己是"如鱼得水",还将身后大事完全委托诸葛亮,毫无猜疑,相信他对诸葛亮的人格必有相当深人的观察吧!不过,诸葛亮虽大权在握,却非常懂得自制,南征回来后,声望达到空前,使另外一个辅佐大臣李严深为疑虑。故意写信建议诸葛亮趁机进爵封王,接受九锡。对这件事,诸葛亮坦然地表示:我是位东方才能低下的上人,辅佐先帝,井不胜任,但却承蒙错爱,位居人臣之首,所得的禄赐也够多了,如今讨贼尚未奏效,知己之恩未报,便妄自尊大,乃与义不合,对我没有好处的…… 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时,认为诸葛亮拥有大权,却不失节制,绝不跋扈欺上,代替皇帝行事,因此很少人会怀疑他有墓位自立的野心,的确做到"上不生疑心,下不兴流言",在蜀中这种好摆龙门阵好拉关系的社会环境里,实在是不简单的事。

当然也有对他大权独揽深为疑虑的人,廖立、李严、张裔虽颇不服诸葛亮,却还相信其人格。但有位叫作李递的官员,充分表现对诸葛亮的反感,常自作聪明的分析,诸葛亮这种权臣,功高震主,有天一定会和皇帝产生权力冲突。到时候不是篡位,便是身败名裂。诸葛亮听到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把李进视为自己的监察人,暗自警惕,不可有越分的表现。及诸葛亮死后,李锡仍不放松,他上疏后主表示:"诸葛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野心勃勃,又长年镇守边疆,臣常担心会发生g外。如今诸葛亮g死,刘氏政权从此得保,西戊也可以静息,全国大小应为之庆祝才对啊!"刘排和蜀汉大臣们正为诸葛亮的噩耗哀悼,见此疏文,自然大发脾气,认为李逸恶意低毁公忠体国的贤臣,立刻将他下狱治罪由于再也没有像诸葛亮这种会保护自己政敌的人替他求情,李遨;便被处以死刑。

诸葛亮生前为官清廉,清心寡欲,以身作则,力求改变东汉官员企图享乐、浮华淫逸的官场风气。他生活十分俭朴,井常以春秋楚相孙叔敖自比,从他在最后北伐前给刘禅的上疏中,公布自己的财产,便可看出这一代权臣、名相是如何的刻苦自持,以端正社会风气。

为了反对东汉以来厚养风气,诸葛亮途命将自己安葬于前线的定军山下,不必运回成都举行国葬,以免浪费铺张。他还明确表示,殡仪从简。依山造墓,能容下棺材即可,人殓时穿平常衣物,必有随葬器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能有此心胸,在人的最后阶段仍坚持原则,力行俭朴风气,实在难能可贵。诸葛亮相信治国必先治家,所以自己的子侄要求至为严格。他到46岁才得于,所以早年便将兄长诸葛谨的次子诸葛乔过继自已名下。_诸葛亮北伐时,诸葛乔也跟随到前线,为加强其锻炼,诸葛亮特别安排他担任山区押解军粮的工作,相当辛苦。要冒风雨。又有跋涉崇山峻岭的危险。在写给诸葛控的书函中,诸葛亮特别提到这件事:"乔儿接道理是可以留在成都的,但现在诸将的第二代子弟。都在前线运送物资,大家应该同甘苦才对,所以我特别令他率领五百多名兵士,和众子弟们相同,担任运粮工作。"很不幸地,诸葛乔在街亭之役时,为保护粮袜安全,在撤兵过中,和敌人力战而死。

到了晚年,对自己的嫡子诸葛瞻,管教上仍非常严格,在给诸葛谨的书信中,提到:"闲儿现已八岁,聪慧可爱,但嫌早熟了些,恐怕成长过程中,会锻炼太少,而难成大器O"他希望以更多的要求和磨炼来教导成长中的孩子。诸葛亮学识广博,井有独立思考的习惯,绝不使自己的思想拘于一家之言,因此他强调治学要博取众家之长。不少后世儒家,认为诸葛亮"其事杂其法赅。其道混",认为他的思路不纯,杂乱无不其实是门派之见而已。在《城子书》中诸葛亮明日表示自己治学和修心的想法:"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渴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失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他强调修心在于尊欲。多学才能长才,要立有远大志向,不断要求自己,治学和修心才能真正成功,这也是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基本精神。

虽然在官位和权力上一路顺风,但在事业上,可谓历尽坎坷。为厂实现早年"清流派"的理念,他选择刘备做为自己终生效奉的老板,"刚步人"社会",便遭到"一代军事奇才"曹操的大军压境。真正是"受任于政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但不管如何挫折,这位年轻的军师,拒绝孙权的引诱,仍坚持在刘备集团中,奋战到底。在最艰国的时段里,这位企划部最高主管,却做好了"三分鼎立",建立"国际级大企业"的规划,并且-一付诸实行,不但反败为胜,而且让刘备集团完全脱离"危亡"的困境,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的功劳。

但紧接而来的"失荆州"、"败街亭"、"白帝托孤"。"南中叛变"一个按一个的打击和挫折,使新生的"蜀汉""政权又有夭折之虑,因而诸葛亮不得不挺身而起,单肩独挑大任以求力挽狂澜。刘样年纪轻,又无经验,加上刘备有道命在先,诸葛亮大可取而代之。且他却能做到心无二志,全心辅佐刘样,在当时"三国"中的辅佐大臣里,诸葛亮的权力最大。担子最重。困难也显多。为厂克服所有的困难,打开蜀国发展的契机,以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诸葛亮日夜思索,战战兢兢地工作着,他不但承担了全国军政大计的决策和推动,并亲自监督兴修水利、桥梁、道路,驿舍等工程,组织养蚕、织锦、煮盐、冶铁、铸钱等重要事业,还亲自规划设计木牛、流马度管等新式作战工具及武器。每样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无前例可循,不可能交代他人,必须自己摸索,所以他大小事并抓,"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丞相主有杨颗,担心他的健康,曾动他不要太辛苦,并以丙吉、陈平的故事,强调丞相只要负责决策便可以了。诸葛亮自然非常清楚这层道理,但问题是一切未步人轨道,他不但要决策,而且要彻底监督执行。何况不自己参与,决策可能会闭门造车,所以只好辛苦地翻阅所有的资料,以求确实地贯彻政策的精神。

或许由自己监督小事,会影响大事的决策,但诸葛亮绝不是个轻重缓急不分、无事忙碌的人,他做事认真而有条理,效率极高。只是本身的确是个"工作狂",一事完成立刻又忙着下一件事,要治国、要治军、要治学、要修心、要发明、又要写作,一天48小时也不够用。他早已看出生命的无奈,而且也是个乐观主义容深知自己的理想,叮能终其一生也无法达成。但他也不是个悲观论者,将宿命化为积极无止境地工作,能做多少算多少,尽力总会有成果的。这或许才是他在深度兵法素养下,对这个世界及个人生命,经过冷静透彻的了解,所建立出来的人生哲学c和神佛一样,以无尽的关心,来面对这个无奈又荒谬的人世,不企求仔何代价,努力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不正是地藏王"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佛学普渡众生的最高境界吗?虽然找们无法从诸葛亮的作品及行为中,看出他有什么宗教信仰,但他得以从兵法学中的理性思辨,以最冷静的态度,最温暧的心情,来面对有限生命及无限工作的挑战。

或许是诸葛亮的努力,使他在广大的中国百姓中,成为三国时代最受尊敬和怀念的人物,祭把他的庙字最为普遍,有关他的故事也流作最广。一代名君唐太宗在评论陶侃时,表示:"机神明鉴似魏武(曹操),忠顺勤劳如孔明(诸葛亮广这四个字"忠顺勤劳",可以说是最明确的诸葛亮"形象"。

清朝一代名君康熙皇帝,更直接表示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这是同属政治人物对他的评价。至于民众百姓方面,反应上则更热情,诸葛亮去世后,蜀中人民非常怀念,""百姓巷家,戎夷野家"c虽然蜀汉当局以不合礼法,拒绝为诸葛亮立庙,但蜀中百姓、南中蛮夷、西方惑人,几乎是全民运动,盛况空前,政府也禁止不了。据说这种情形,历数十年不衰。

唐代的孙樵表示:"诸葛武侯去世已五百年,迄今梁、汉一带人民,仍然歌颂其事迹,立庙和祭祖者大有人在,他给人的怀念是如此地久远而深刻。"公元263年,即蜀汉灭亡的那年年初,步兵校财习隆、中书郎向克等上书刘禅,建议为诸葛亮立庙,他们表示:咱汉代以来,有小善德之人,很多都能被绘图在庙作为纪念。而诸葛丞相的品德,是可为四海之楷模,功勋更是举世无双眉汉今能幸存,丞相之力最大。目前即使政府不作,百姓仍作私人祭祖,这绝不是纪念先贤的方法。所以我等建议,应立刻等建武侯庙宇,使其亲可以按时追还祭祖,百姓愿意者也可到庙中祭奠,才是正当的礼仪用厂刘掸批准此奏议,下令在两阳(陕西勉县),邻近诸葛亮的墓地旁,修建庙宇,即最早的武侯庙。

公元3O4年,李雄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又在成都的"少城"建有"孔明庙"C公元347年,东晋大将军桓温平灭成汉政权时,烧毁了少城,但孔明庙却被刻意地保存下来,显示后代人对诸葛亮的敬重,已超越了地域观念……

后来在成都南郊原来刘备庙的后堂,修建了纪念诸葛亮的专设。到了唐代,诸葛亮的声望超越刘备,此庙竟被称为武侯树,并且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成都重要的名胜古迹。这个武侯饲,名待人杜甫、李商隐、陆游都曾来此地赠游,并且写下不少怀念诸葛亮的诗词。杜甫的(蜀相)流传最广,尤其"出师本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们擦一的词句,更是流传千古的不朽名言。成都武侯词,存有大量纪念诸葛亮的文物,其中以"蜀丞相诸葛武侯饲堂押"最有价值C这是唐代名政治家裴度撰文,名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执笔的。碑中称赞诸葛亮有"开国之才"、资人之术"。并和历史名臣姜尚(太公望)、伊尹、管仲、萧何等人相比。更认同他的军事成就,"北伐中原,曹魏震恐"。特别是赞扬诸葛亮权倾一国,却能功高不露主的高贵品德及情操,充分显示后代政治人物,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

在保存的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诸葛鼓"的三面铜鼓,其中信一个是唐代以前铸造的,另二个较小的则是明清的产物。铜鼓早在春秋时代,便流行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起初是用作炊具的,日后才逐渐演变成乐器,在祭祖、集会或战争时使用。后世将铜鼓称为诸葛鼓。主要基于一个传说;诸葛亮远征南中时,制作了这种铜鼓,白天作饭用,晚上若有情况使用以示各。这个传说,一直在云南渡地四川一带广为流传,很多人相信诸葛较为诸葛亮所发明。

如同我们把很多的发明归功于传说中的黄帝一样。酉南地区对诸葛亮的传说,充分显示当地人对诸葛亮事功的无限怀念。武侯词中也有不少后代名人留下来的对联,如清人赵想所写:"产攻心则反侧目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妇要深思"。近代人冯玉祥所写:"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流风于遗迹,万古清高。"充分显示出,经过数千年的后代子孙,对诸葛亮的评价。

除了成都外,白帝城的武侯词、南阳武侯词及襄阳武侯词也都享有盛名。

白帝城的武侯庙,最有名的仍是诗圣杜甫的作品: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巨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纤等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社曹。

这稼汉作终难上。志决身残军务劳。

宋朝的民族英雄岳飞,在瞻仰武侯词后,对诸葛亮的忠诚为国感慨万千。据传他在当晚亲笔书写《出师表》,留于相中,表达自己的心志和对诸葛亮的怀念。

对于历史人物,由于立场的不同,后代的评价带有高有低、有好有坏、有正有邪,但数千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或许有程度的高低,但基本立场则是清一色的赞扬、钦敬及仟念。

相关推荐:

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仅在位27天

同时托孤重臣,李严为何会被废除流放?

三国土地兼并之迷思--曹操之战略防火墙

蒋介石四个'拜把子'兄弟陈其美等人的悲惨结局!

南朝陈国乐昌公主简介:破镜重圆的人生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