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刘备的篡逆之心

发布时间:2015-01-23 栏目:专题 投稿:受伤的店员

刘备的形象,最突出的表现是汉室正统的忠实捍卫者。的确,这个时时处处不忘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的“汉室宗胄”,无时无刻不在惦记汉室安危的大汉“皇叔”,无论如何与“伪装的忠臣”这几个字是沾不上边的。但是事实偏偏就是如此。

早在“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第一回)先不说这句话是有心还是无意,单是这句话本身,在当时封建统治下,就是大逆不道之言,足以满门抄斩、祸延九族。因此,要说这句话是刘备孩童时的嬉戏之言,几乎绝无可能。这还不算奇,奇的是“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第一回)才真正称得上奇。刘备的话虽然大逆不道,还勉强可以“孩童无知”敷衍过去,而做为一个成年人的刘元起听到这句话,不仅不加阻止,反而“常资给之”,在当时黄巾之乱尚未发生,天下还算安定的条件下,就不能不使人怀疑起刘备的家族来。或许刘备的野心,就是在这样一个念念不忘当年曾贵为九五至尊的家族中培养起来的。

及到少年,“不甚好读书……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第一回)。秦汉之时,平民欲致仕,除出身、读书、走后门外,就是以德行获得“清誉”而得到推荐。在当时还算太平的时期下,刘备四者皆不取,却“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甘为韩非子所谓“五蠹”之类,惟恐天下不乱,那么其“素有”的“大志”,就颇可耐人寻味了。

再其后,从讨伐黄巾起兵,直到赤壁之战奠定三足鼎立基础,尽管成日在东奔西走、颠沛流离中生活,刘备开始考虑后嗣之事了。他先是收了一个义子,取名叫刘封,后又努力耕耘,生下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禅。两个儿子,老大刘封,老二刘禅,分开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不过连起来问题就大了,那是“封禅”——一种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仪式。其时,刘备投陶谦,依吕布,归曹操,奔袁绍,亲刘表,身无立足之地,却始终念念不忘“封禅”大事,说他是汉室“忠”臣,的确是牵强了一点。

等到晚年,占据荆州,尽有西蜀,羽翼已成,兼之汉帝被废,刘备称帝的野心终于浮出水面。这时候,刘备已经有了一位深得自己心理的军师诸葛亮。说到诸葛亮,早在三顾茅庐、隆中论策时,就以一句“……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第三十八回),很隐晦的道出推许刘备承续汉祚的意思,从而得到了刘备打心眼里的喜爱,此后便一直委以重任。等到曹丕废帝自立后,“早有人到成都,报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于洛阳盖造宫殿;且传言汉帝已遇害。”刘备与孔明便开始了一幕双人互动的游戏。首先是广造舆论。尽管汉帝遇害只是传言,刘备却迫不及待的当真了,“痛哭终日,下令百官挂孝,遥望设祭,上尊谥曰‘孝愍皇帝’。”向全世界宣告汉帝已经完了,汉室统治出现了空白,需要及时填补。而自己既然上了尊谥——做了皇位继承人该做的——当然就该即位登基了。其次是置身事外。忙完这一切后,为了表示自己并非有意,刘备开始莫名其妙的生病了,“玄德因此忧虑,致染成疾,不能理事,政务皆托孔明。”留出一个广阔的空间给诸葛亮发挥。再次是欲拒还迎。在三番五次的驳回群臣(主要是诸葛亮)上表过程中,刘备说了一句很是意味深长的话:“孤虽是景帝之孙,并未有德泽以布于民……”——意思是我本来就是皇帝之后,即便即位,那也是理所当然的。在这过程中,作为刘备的心腹人才,诸葛亮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当时政务皆有的情形下,他先是统一思想,“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引出谯周一番“天意归属”的言论来。然后就强化落实,“引大小官僚上表,请汉中王即皇帝位”,并极力为刘备凝聚人心,苦劝数次,不惜装病,联合群臣为其塑造合法继承形象。整个过程,以刘备生病起而以孔明诈病终,二人配合默契,合作无间,等到“汉中王惊曰:‘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时,刘备作为汉室江山的合法继承者,以一个崭新的统治者面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

还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刘备作为皇叔,在汉帝被废后,所要做的应当是扶持、辅助汉帝儿子继位,或者另找后人(哪怕是假的傀儡)接替,没有理由作为叔叔去继承侄儿的宝座,甚至还可能是跟汉帝儿子自己的侄孙子争的位子。纵观上下五千年历史,长辈继承晚辈皇位的,除了刘备,似乎就只剩下明成祖了——那还是用武力强抢来的。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的反腐皇帝:雍正抄家最多

汉宣帝刘询背有皇孙身份,但却生来命运多舛

慈禧差点被咸丰赐死?慈禧太后的死敌肃顺是怎么死的

不败名将——虎豹骑统帅曹真

慈禧太后的葬礼:灵柩顶大金球纸兵纸将如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