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三国杂谈 三国魏晋的气候

发布时间:2015-01-24 栏目:专题 投稿:搞怪的小天鹅

中国之历史书,凡上来者,必从政治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科技的繁荣抑或衰败谈起,所以总给人以三段论的看法。而西方的史书,则先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谈起,之后再和其他的对比来看,很能发现和说明问题。据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篇文章,大致可以把中国古代社会分为几个阶段,发现:中国五千年来出现了4次温暖期和4次寒冷期的交替发生。特别是寒冷期,一次比一次时间长,一次比一次强度大,气温低。而三国时代,恰恰是处于中国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这是竺可桢的观点,也基本上为现在的科学调查和古代文献所证实。而三国恰恰处在其间。

在具体谈到三国魏晋之前,我大致说一下气候的影响:

据科学分析,气温每变化一度,粮食的相应产量会相应浮动10%左右。我们拿寒冷期来举例:年平均气温下降一度,则粮食减产10%左右,在高纬度地区(在中国特指黄河流域)减产更为明显,人口则会出现锐减。同时导致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将减少100mm,农业区则会由北向东南退缩100公里,向南退缩更大,可达500公里。同时气温的下降将会导致瘟疫的流行特别是鼠疫。

从这些数据,我们大致可以说几个事情:一、为何秦长城相对于明长城要更靠边疆200-400公里?这和气候直接相关。第二,1242年蒙古攻打开封,开封城死伤上百万,经现在推断,基本上大部分并非死于战乱,而是死于鼠疫。三、森林覆盖率大大下降,竹林和梅花的分布范围大大南移,原来常见于黄河流域的大象、熊猫和一些动物,都不断南撤。

-------下面说一下三国魏晋时期的一些表现:

气温非常低。据南京大学魏晋研究者胡阿祥收集数据统计得出:三国魏晋时期气温相对现在低的多,南京平均气温现在低2。8℃。

例证:a,《齐民要术》里面记载华北地区的石榴需要裹缠才能过冬,今天无此必要。b,225年曹丕率10万大军至广陵(今扬州附近)准备伐吴,但是岁大寒,沿江的水道都结上了冰,战船不得入江,最后只能作罢。记载见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c,《晋书。慕容皝载纪》记载,333-336年,辽东湾从西北到东南都结上冰,而且通过车马辎重没有任何问题,推算比现在冷2-4℃ 。d,435年,平城(今山西大同)"平城地寒,六月雨雪"比现在提前了两个月以上。e,东汉晚期的洛阳城,到了晚春还经常出现下霜和降雪天气。f,邓拓编写的《中国救荒史》中记载东汉195年历史中,有119年发生大灾,而且旱灾居多,黄巾起义和此关系也非常密切。

-->大致可以得出一下结论:

三国时期气候是比现在低的多的,导致了粮食减产和人口锐减,所以三国时期人口增幅慢、人口数量少和经常发生动乱不是没有原因的;第二,导致军粮也跟不上,所以三国时期辎重中,军粮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第三,三国时期发生了大量依靠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发生的军事、政治事件,决非偶然;第四,东汉以后出现大量的名医,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有直接关系;第五,南方开发的速度明显超过北方革新的速度,本身已经说明了南方气候的适宜;第六,渡江的世族,特别是到了东晋时期,都不愿意北伐,和北方气候寒冷关系重大;第七,北方出现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南移,和高原气候过于寒冷导致生存困难有紧密联系而并不是因为仰慕汉政权文化;第八,长江的轨迹和现在有所不同,鄱阳湖和洞庭湖都相对后世小的许多,即使相对现在来看,面积也是非常有限的。第九,黄河常发生泛滥,黄河流域的耕作技术呈现后退趋势,导致北方政权纵然拥有大量土地,却国力始终无法大规模提升,造成了南北方的长期对峙。第十,西域与中原的交流几乎停滞,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不复存在,而且路途由新疆南路转移到了北疆,直接导致楼兰等古国的经济衰败,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寒冷造成的荒漠化,最终将这些古城埋没。细细去看,三国时期的很多事情,和气候都有着大大的关系。

相关推荐:

还珠里永璂本是乾隆嫡子为何不能继承大位

吕后在世时为什么不铲除刘章这个潜在祸根呢

毛主席家曾发行股票,巨额的财富最后去了哪里?

她是《芈月传》公主 被后妈折磨最终统治秦国

好神奇!汉高祖刘邦死前的预言竟然都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