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三国志不可信:论诸葛亮在蜀国建国初期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5-01-27 栏目:专题 投稿:闪闪的冬瓜

陈寿给诸葛亮的评价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

但文如其人,通观整个三国志,陈寿因为不敢得罪曹操和司马懿,所以对史料进行了修饰和删减。

诸葛亮,正是曹操和司马懿最害怕的人,所以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的削弱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必须重新审视陈寿在有关体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之处的描写。

赤壁之战结束,刘备集团曹操方面的部署“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此时曹操已战败逃回鄴城。曹操不但战役失败了,更是被吓破了胆,从此没有了统一中国的雄心。而曹军只是龟缩在几个大城市中防御,所以关羽的任务是清剿曹操的残余势力,巩固荆州的北部边界。

赤壁之战,孙刘联合击败曹操,就如国共合作击败日本后的形式一般,双方必然是尽量的争夺胜利果实,摩擦必然不断。结果是刘备集团全取荆州孙权集团只得到南郡的一部分土地。这样的结果必然导致东吴的不满,所以在整个荆州的争夺过程中,一直是孙权集团在挑起事端。

刘备集团孙权方面的部署“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刘备则居于荆州此时诸葛亮站在了对抗孙权的最前沿,其作用不言而喻。但奇怪的是陈寿却在这段话后加上了“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两句。陈寿的目的何在?

纵观整个荆州的争夺,矛盾的焦点一直是孙刘两家之争,而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正是拱卫荆州的门户。在诸葛亮走后,孙权谋夺荆州的第一步就是“权命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镇守在矛盾最尖锐的,最重要的地方,诸葛亮的任务却是“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岂不可笑?没见过在最前线当筹量官的。

随后,荆州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第一是周瑜死了,来自东吴的压力锐减。第二是庞统来了,刘备有能力双线作战了。在次情况下,刘备“并军三万余人”进发巴蜀,名义上是援助刘璋,实际上准备夺取西川。

孙权一边因为代替周瑜的鲁肃能力有限,不足以威胁荆州。(虽然如此,在诸葛亮走后,一个事前没有被重视的人――吕蒙,还是发动了偷袭)

但是曹操一边,面对这样的大好时机,却依然不敢打荆州的主意就很奇怪了。

当年曹操在官渡之战的间隙,还因为“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而亲统大军攻灭了刘备的徐州。此时曹操已从赤壁之战中恢复了元气,又平定了马超的叛乱,为何不进攻空虚的荆州呢?

若说害怕孙刘联盟的话,后来曹操一封书信就怂恿得孙权白衣渡江,偷袭了荆州,这样的所谓孙刘联盟的实质曹操看不懂?又会当成一回事吗?

结论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诸葛亮在荆州,所以没有人敢打荆州的主意。

刘备驻守在葭萌关一年后,终因张松事发,刘备和刘璋反目,双方开战。

刘备荆州诸葛亮求援,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前去合围成都

刘璋,面对张鲁扬言进攻,就吓的向刘备求援,其战力最多只能算是三流。不过,比较一下刘备一路的战绩和诸葛亮一路的战绩还是有利于搞清诸葛亮为什么是人见人怕的角色的原因。

刘备此时身在蜀中腹地,葭萌关到成都可谓咫尺之遥,但是一向以仁义自诩的刘备却做出了可以说一生最不仁义的举动:“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这其中固然有崇尚权谋的庞统做军师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战局的形势非常紧张。

在接连攻克涪和绵竹之后,进展极为顺利的时候,一件不幸的事发生了:军师庞统因为立功心切,亲自率兵攻打雒城,结果不幸中箭身亡。于是刘备立刻失去了主心骨,围攻雒城一年而不下。

诸葛亮远在荆州,可以说是要千里迢迢,越过重重天险才能进逼成都,但看看史料,结果诸葛亮一路却出奇的顺利。

诸葛亮传中:“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这就完了?

只好比对相关的资料,先祖传中:“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将兵溯流定白帝、江州、江阳。”张飞传中:“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赵云传中:“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都不长。

从以上资料可见,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先攻克了白帝。白帝城,刘备猇亭大败就是在这里稳住了阵脚,收拢败兵,并迫使孙权请和的。可见白帝是蜀中的第一道门户,易守难攻。但在诸葛亮面前,却只是“定白帝”三个字。

随后,率军进攻江州。江州向来是成都的门户,打开江州就等于拿到了进成都的钥匙。依然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江州随即而下。

此时,(按资治通鉴的说法)诸葛亮分兵张飞从陆路进攻巴西、德阳,赵云从水路进攻江阳、犍为。几路大军最终会于成都

诸葛亮离开了荆州,东吴终于有机会使出其最拿手的看家本领――背后偷袭来了。

于是,孙权借故刘备违约,派吕蒙偷袭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孙权的算盘打的很精,第一,因为荆州二次分兵,人手自然不足;第二,刘备新取成都,立足未稳,应该不敢回来救援荆州;第三,此时曹操正在进攻张鲁,随时会威胁到成都刘备就应该更不敢救援荆州了。

可惜他算少了一样,刘备诸葛亮把守成都,就敢救援荆州。于是眼看荆州有危险,刘备亲自“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五万兵是什么感念?当年赤壁之战,孙权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仓猝间也只能凑齐3万人马,整个赤壁之战,孙权最后也只有5万人马。

此时刘备一下子带来了5万人马,加上关羽原来的人马,应该在7~8万左右,足以对东吴形成压倒性优势。

但是,刘备来的目的却不是和东吴开战的,而是以兵临城下的姿态逼迫东吴妥协,贯彻诸葛亮隆中对连吴抗曹的战略的。真的不能想像这不是出于诸葛亮的谋略。

最后,刘备基本到达了目的,与孙权签订合约结盟,共分荆州

刘备带走了5万精兵,成都怎么办?当时进攻成都刘备带了3万,估计诸葛亮也是带3万左右,那么总兵力估计就在6万左右。现在刘备带走了5万,也就是说整个西川只有1万荆州带来的兵和数万刘璋的降兵,而此时,西川初定,政治不修,人心未稳,各少数民族还未归附。

最要命的是,曹操此时已经打败了张鲁,随时威胁着蜀中,以致“蜀中一日数十惊”,曹操的谋士刘晔此时就建议曹操直接进攻蜀中。

这正是千载难逢的消灭曹操一直惦记的刘备的大好机会。但是,这时曹操的表现却让所有的人跌破眼镜。

曹操居然下令回兵了,并称:"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从此留下得陇望蜀的典故给后人。

这是当年击败荆州,写信要和孙权“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的曹操吗?这就是某些人极力推崇,被陈寿评价为“超世之杰”的曹操吗?不过如此啊。

这里的时间关系非常重要,因为七天后,刘晔就认为不可以击败蜀中了。而刘备收到消息星夜率兵回援蜀中,应该就是这七天前后发生的事情。刘备怎么也算是疲惫之兵,七天的布防时间也显然不足,怎么看都应该是不堪一击的。

曹操当年在官渡之战的间隙还要进攻刘备来看,曹操现在表现和当年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

曹操变化源于的刘备集团的变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无诸葛亮。如此看来,答案自然明朗了。

当年曹操赤壁败给周瑜,还不至于连荆州都守不住。他跑回鄴城的原因只有一个,受到了刘备集团的猛攻!所以在武帝纪中载“与备战,不利”。

在之前,刘备曹操面前是屡战屡败,从无胜绩。但这次失败却给曹操留下了一块心病,即不敢进攻薄弱时的荆州,也不敢进攻虚弱的蜀中,同样不敢在汉中和刘备长期争夺。

看看曹操所受的心理创伤;看看平定江南后刘备关羽诸葛亮的布局,可以推断出平定江南的战役是诸葛亮亲自指挥的。(不过是陈寿故意不记罢了)

因为,纵观整个三国时期,也只有诸葛亮和周瑜能给曹操造成这样的心理创伤。

分析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结论了,三国时期的人杰都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他们是没有人有勇气和诸葛亮堂堂正正的决战的。无论是孙权、周瑜还是曹操、司马懿,他们都不敢。

面对诸葛亮,孙权只能是等待诸葛亮离开,好在有隆中对做保证,诸葛亮也不会打他的主意。

周瑜则自诩才能,总爱搞些小计谋,又是东吴招亲;又是假虞伐虢等等。

曹操则是采取打不过就躲的策略,荆州你要吗?给你,汉中你要吗?也给你;

司马懿则是缩起头来做乌龟,被骂为“畏蜀如畏虎”?不在乎,女人衣服?坦然受之。只是在听到诸葛亮操心琐事,饭量奇小时才躲在被窝中偷笑。

诸葛亮在建军方面的作用

在战争年代,最大的事莫过于军队的建设,诸葛亮辅佐刘备,提高其能力的第一步自然是从军队建设着手了。

关羽张飞都不是小气的人,不可能仅仅因为刘备诸葛亮“情好日密”就嫉妒诸葛亮的。

刘备起事之初,就让关张二人“分统步曲”,他本身是不会管理军队的具体事务的。

关张开始时对诸葛亮不满,是因为诸葛亮插手管理军队,而这本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无论是史料上的描述,还是当时的人提及,诸葛亮都是紧随刘备排在的第二位而在关张之前的,这些都说明在刘备的安排中,关张是受诸葛亮管理的。这本来根本就不是问题的。

在中国,其实做一个仁君并不难,只要他不扰民就好了。刘备算得上是个仁君,其治下地区人民基本能安定的生活,但问题是这样的仁君在战乱年代是难以发展的。所以刘备手下的士兵一般不多,无论在平原,徐州,小沛还是在新野都是如此。刘备在新野驻扎了7年,手下人马还不到一万,应该也就三、伍千左右。

诸葛亮来了后,情况就彻底改变了,从诸葛亮出山到曹操进攻荆州,不过一年时间,刘备的手下人马已经发展到近二万多人。其中有近一万人随关羽别路至夏口,其余随刘备在当阳被曹操击败;在荆州之时,军队数量更是急剧增加,二次分兵后,荆州也可保不失;在蜀中,史称“足食足兵”。

诸葛亮出山前,刘备军对付农民起义还行,但一旦和曹操的精兵对抗,总是迅速的瓦解;在围攻吕布的时候,刘备镇守的就是吕布与袁术之间的通道,吕布数次和袁术交往,没有什么阻隔;刘备每次战败,溃军难以收拢。所以刘备战败的结果总是单人匹马或三兄弟一齐流浪。这些都说明了刘备军的军纪松懈,战斗力薄弱。

所以,刘备虽然拥有关张这样“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的猛将,却始终无法取得立锥之地。

诸葛亮来了后,刘备军的战斗力显著提高,赤壁后,以二万人马迅速夺取江南及其后的各次战役无不明证刘备军的战斗力已经超越了曹操孙权集团,成为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并且,军队的向心力也显著增加,当阳战败后,刘备的溃军并不是像以前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是主动到夏口与刘备汇合,所以诸葛亮说“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诸葛亮在用人方面的作用

刘备有识人之才,却无用人之才。

看看早期他对关羽张飞的使用情况就知道了。

关羽是功守兼备的人才,刘备一直将关羽当作进攻的主力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他的错误在于看不到张飞的弱点和优点。

比较而言,张飞是弱点和优点都非常突出的人才。进攻时更需要的是勇猛的特性和随机应变的急智;而防守则需要的是缜密的思维和滴水不漏。张飞性格暴躁,爱醉酒,他是典型的攻强守弱型人才。在进攻方面他应该强于关羽,但防守方面则不值一提了。

刘备进攻袁术时却带着关羽而留下张飞把守徐州,结果徐州失手于吕布,直接导致了后来刘备的四处漂泊。

若是当时他率张飞进攻袁术而留关羽守徐州,必然不会出现这种结果。

诸葛亮出山后,用人上进行了改变,防御荆州时,关羽作为一方大将镇守荆州的北部,而张飞则一直在诸葛亮的直接指挥之下。进攻蜀中和夺取汉中之时,则总是用张飞作为箭头在最前线进攻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之所以用魏延而不用张飞防守汉中,正是因为清楚的认识到张飞的缺点而采取的对策。

相关推荐:

废太子刘荣:没当上皇帝 都怨老妈爱吃醋

沙俄名将苏沃洛夫:沙俄时期最著名的军事思想家

颜良简介 三国时期袁绍麾下大将子颜良生平

苻融简介 前秦时期征南大将军录尚书事苻融生平

安史之乱后失去杨贵妃的唐玄宗晚年到底有多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