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毛版”《三国演义》人物评论之(二):许攸的德才

发布时间:2015-01-29 栏目:专题 投稿:心灵美的皮皮虾

引言

许攸官渡之战时是袁绍身边的谋士,但后来改投曹操,并帮助曹操打败袁绍,获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应该讲此战许攸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许攸的谋略为何如此高明?许攸为人如何?我们一起到原文中寻找答案!

正文

1、许攸和荀谌二人共同帮助袁绍下了决心,要去讨伐曹操,先不管这个讨伐决定是否正确,既然下定决心,那就竭尽全力去做吧。但是:许攸不乐审配领兵,沮授又恨绍不用其谋,各不相和,不图进取。(22回)点评审配的能力后面有目共睹、更兼忠心不二!不知道许攸凭什么不满,是他的能力强过审配我们看不出来!

2、许攸搜得曹操催粮书信,于是向袁绍献计!(许攸)径来见绍曰:“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绍曰:“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攸曰:“今若不取,后将反受其害。”正话间,忽有使者自邺郡来,呈上审配书。书中先说运粮事;后言许攸冀州时,尝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今已收其子侄下狱矣。绍见书大怒曰:“滥行匹夫!尚有面目于吾前献计耶!汝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本当斩首,今权且寄头在项!可速退出,今后不许相见!”许攸出,仰天叹曰:“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曰:“公何轻生至此?袁绍不绝直言,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旧,何不弃暗投明?”只这两句言语,点醒许攸;于是许攸径投曹操。(30回)

点评袁绍采纳许攸的计策应该是很正常的事,谋士只管出谋划策,采不采纳要听领导的。难道袁绍采纳许攸之计就一定能成功?难道不采纳许攸之计就一定失败?以袁绍目前的形势来看,不用任何计策,就这样拖下去迟早也会把曹操拖垮的!被他关起来的重要谋士沮授曾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 袁绍经过数次与曹操的交战,应该已经了解曹操阵营的谋略、战斗力!袁绍现在拒绝许攸的计策,正是在采纳沮授的正确建议!如果事情到此为止,袁绍集团极有可能最终获胜,然而又多了一个插曲!荀彧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许攸贪而不智!”恰好在此时,许攸东窗事发!袁绍大怒,奇怪的是,袁绍没有将许攸关进监狱,袁绍拿手下重要谋士根本不当回事,说关就关,田丰、沮授当时都还关在监狱里的,为何不把许攸一起关进去?许攸这位高级参谋的带着大量军事机密叛变离去,袁绍集团竟然未当一回事,竟然还是有人劝许攸去投曹操的!袁绍集团犯下的错误我们以后再说,本文重点谈许攸我们来看许攸叛变的理由!

理由1、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分析:许攸所谓的“忠言”前面已经说过,采纳未必能一定成功,曹操、荀彧的能力勿庸置疑,书信被截等可能性,应该都会考虑过!更重要的是不采纳未必失败,不采纳几乎是稳操胜券,曹操也确实就快支撑不住了!上级没有采纳自己的并不十分高明的建议,便言“竖子不足与谋”,结合前面“许攸不乐审配领兵”可知:许攸属好大喜功之徒!

理由2、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分析:许攸子侄因“多科税,钱粮入己”而被抓进监狱,实际是受他“纵令”,实乃代他受过;审配整治贪污腐败,有功无过!如果说无脸见人,许攸这样的贪官污吏早就应该没有脸见“冀州之人”了!而他却是在“子侄已遭审配之害”之后才觉得无脸见人,对自己贪污受贿毫无悔过之心,实属厚颜无耻之徒!

3、许攸的关键一计!攸曰:“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今拨淳于琼守把,琼嗜酒无备。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间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三日将自乱矣。”操大喜,重待许攸,留于塞中。次日,操自选马步军士五千,准备往乌巢劫粮。张辽曰:“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丞相未可轻往,恐许攸有诈。”操曰:“不然,许攸此来,天败袁绍。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彼若有诈,安肯留我寨中?且吾亦欲劫寨久矣。今劫粮之举,计在必行,君请勿疑。”辽曰:“亦须防袁绍乘虚来袭。”操笑曰:“吾已筹之熟矣。”……曹操领兵夜行,前过袁绍别寨,寨兵问是何处军马。操使人应曰:“蒋奇奉命往乌巢护粮。”袁军见是自家旗号,遂不疑惑。凡过数处,皆诈称蒋奇之兵,并无阻碍。及到乌巢,四更已尽。操教军士将束草周围举火,众将校鼓噪直入。时淳于琼方与众将饮了酒,醉卧帐中;闻鼓噪之声,连忙跳起问:“何故喧闹?”言未已,早被挠钩拖翻。(30回)

点评:从“张辽曰:‘袁绍屯粮之所,安得无备?……’” 曹操答“今吾军粮不给,难以久持;若不用许攸之计,是坐而待困也。且吾亦欲劫寨久矣”可知,曹操明知劫寨有风险,也是要铤而走险的!我们更加确信:沮授拖垮曹操的策略是十分正确的!许攸知道淳于琼“嗜酒无备”,还知道诈称蒋奇“领兵到彼护粮”无人怀疑,事实证明许攸这一计太精妙了!可惜他是“知道”,而非“料到”,许攸此计的成功非但不能使我们敬佩他,反而让我们鄙视他,转而同情袁绍袁绍许攸太好了,没有追究许攸的贪污腐败,没有像对待另外两位重要谋士一样将许攸关进监狱,结果却是被许攸如此的出卖,许攸实属卑鄙小人!

4、许攸曹操处还有一计被采纳许攸献计曰:“何不决漳河之水以淹之?”操然其计,先差军于城外掘壕堑,周围四十里。审配在城上见操军在城外掘堑,却掘得甚浅。配暗笑曰:“此欲决漳河之水以灌城耳。壕深可灌,如此之浅,有何用哉!”遂不为备。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士并力发掘,比及天明,广深二丈,引漳水灌之,城中水深数尺。更兼粮绝,军士皆饿死。(32回)

点评许攸太熟悉冀州了,当初他就是在冀州时“滥受民间财物,且纵令子侄辈多科税,钱粮入己”!所以,他能先于曹操等人想到“决漳河之水以淹之”,极有可能是当初在冀州为官还是袁绍谋士的时候就想到了!以前应该是想对策,而如今却是来实施,置“冀州之人”于“水深”之中,他忘记了当初他所说“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对于冀州之人他何尝有半点愧疚和感情,实属无情无义之人!

5、许攸之死!却说曹操统领众将入冀州城,将入城门,许攸纵马近前,以鞭指城门而呼操曰:“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操大笑。众将闻言,俱怀不平。……一日,许褚走马入东门,正迎许攸,攸唤褚曰:“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褚怒曰:“吾等千主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攸骂曰:“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褚大怒,拔剑杀攸,提头来见曹操,说“许攸如此无礼,某杀之矣。”操曰:“子远与吾旧交,故相戏耳,何故杀之!” 深责许褚,令厚葬许攸(33回)

点评:拿下冀州,绝非仅靠“决漳河之水”,审配在被淹之后仍然在顽强抵抗的!而许攸竟然以为都是一己之功,称曹操为“阿瞒”,骂许褚“汝等皆匹夫耳,何足道哉”完全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许褚杀了他,还得曹操替他辩护,说他只不过在“相戏耳”!这不等于就是说,如果许攸不是开玩笑,那就该杀吗!以曹操知人之能,是不是开玩笑又岂能不知,倘若曹操认定许攸真的只是开玩笑,却被许褚如此杀了,肯定就不会只是口头上的“深责许褚”了!曹操只不过确实感激许攸官渡之战的相助,“大笑”了之。但是并非人人都有如此肚量,许褚等曹营诸将,我想不会有人看得起这样的许攸的!

总评:标题用《许攸的德才》,绝非许攸德才兼备之意!在我看来,许攸才能一般,虽非庸才,也谈不上出色;而品德低下,实乃好大喜功、厚颜无耻、无情无义的卑鄙小人!

最后感言虽然我将许攸骂的狗血喷头,但其实我内心很平静,毕竟那是遥远的古人,官渡之战的胜负在今天而言不过是多了一些谈资而已;毕竟以世界之大,什么样的人都有!如果将许攸看作官渡之战的唯一关键,显然还是片面的,因为还有一个人也发挥了关键的作用,那就是袁绍,请看人物评论之《袁绍的作风》!

相关推荐:

林彪最钟爱的将军,毛主席亲自表扬他,罗荣桓竟拍桌子骂他

民间“诸葛亮”复原木牛流马,有望世博会展出

三国武圣关羽如何相处妙计:水淹七军

溥仪复辟梦:在伪满洲国中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司马懿识破了孔明的空城计 为什么不将孔明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