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面对演义,我们不得不痛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5-02-01 栏目:专题 投稿:开放的棒棒糖

发现国人研究三国,喜欢拿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陈寿的《三国志》对比,然后罗列出一大堆演义与志里面的不同之处。这些三国迷们研究得太细致了,以致于我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建成国以来的一系列名家评三国的作品中(如郭沫若的《为曹操翻案》),我知道了,原来曹操并不是像戏剧里面那么奸,而更多的是一位“治世能臣”;我又知道了原来博望坡那场大火不是诸葛亮放的,而是刘备,;打督邮的元凶也是仁慈的刘皇叔,不是草莽英雄张冀德……诸如此类,我知道了好多史书与小说不同的地方,我有些洋洋得意。我甚至可以背出三国武力排行榜“一吕二赵三典韦”。

后来,我从书本上得知《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奇书之首,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可是我从《三国演义》里得到什么呢?除了精彩的剧情,某些演义与史实的出入之外,可以说一无所获,那我读了五六遍的《三国演义》究竟为了什么,还不说读读武侠小说,更加引人入胜。于是,我将眼光放到其他国家的评三国作品中。

我发现其它国家研究三国演义我们放得开,据说他们把《演义》里面的每个战争,每个计谋都拿出来当案例分析,然后把它扩展到各行各业中,特别是运用到商战中,如何在商战中傲视群雄,这是他们研究演义》的收获。他们甚至把《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拿出来当做管理学的必修课程,而从来就没有听说他们研究在博望坡放火的那个人到底是诸葛亮还是刘皇叔或者说吕布跟赵云单挑谁厉害这种无益的话题。

回头看看,我们在做些什么呢?我发现我们研究三国的层次太低了。整天沉迷在一些无益的话题上。博望坡那场大火烧都烧了,是谁放的重要么?反正这场大火是让夏侯等辈心惊胆颤;赤壁之战的首功是谁?诸葛亮还是周瑜有什么关系吗?反正曹操的连环船已经遭殃了;那吕布跟赵云单挑谁厉害又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他们也没打过。甚至有些人可以把武力排行榜罗列出来甚至在马超与张飞那场不分胜负的夜战中抠字眼,找出马超战上风的证据出来,真是厉害……

或者,只是大家研究的角度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那好,我们对照一下双方各自的研究成果。我们历史很负责,花了大把的时间去研究小说与史实之间的差异,结果我们可能历史脉络更加清晰,对三国这一段战乱纷飞,英雄辈出的历史了解得更加细致,细致到赵子龙在长坂坡杀的五十多名曹营名将都背得出来甚至什么武林绝学杀死他们都从字眼里抠出来了。除此之后,我们还有什么收获呢?没有,只是浪费了时间去研究这些无益的事情。

而人家从管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三国的战例,虽然没有讨论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和周瑜的功劳谁大,但是人家却从赤壁之战的案例中得到启发,怎样在商战中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如何与对手亲密无间的合作去获取自己的利益。

在这里,我想引用聂先生在《三国演义》前言里讲的一句话:“我没有对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的异同,但我想象桃园结义、连环计、祭东风、草船借箭、蒋干盗书、以及以后的单刀赴会、玉泉显圣、骂死王朗、空城计之类,巩非《三国志》所全有。”聂先生在这里说,“我没有对过,”“但我想……”“恐非……”。实在令我辈感到心寒,为《三国演义》这一部伟大的作品写序,居然说“我没有对过,但我想,恐非”之类的词,实在是对学术的不尊重,也是对读者的不尊重。道理很简单,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既然您老没核对过,就别在这里大言不惭了,等您老核对过后,再来这里说,“我肯定事情是怎样怎样的”。

以上是我对研究演义方向的一些见解,希望大家点评点评,学术研究这种东西本来就有多种方向,如果各位网友对我的见解有不同意见的,欢迎讨论,但请不要骂人!

相关推荐:

刘备:夷陵之战为何不听劝阻,犯下大错,致使蜀汉后期无兵可用?刘晔道出真实原因

李氏由宫女跃升皇后因皇帝提到宫女两字大发雷霆?

三国蜀汉昭烈帝夫人孙尚香

秦国的宰相百里奚:励精图治下 秦国府库充盈

中国历史上宋徽宗因发明什么而自称有道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