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鱼蚌相争,渔翁得利:话说袁氏兄弟的争权夺利

发布时间:2015-02-01 栏目:专题 投稿:自由的哑铃

袁绍袁术是三国时期唯一的一对皆是诸侯兄弟,这种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二兄弟自小关系就很一般,袁绍因是庶出(袁绍本来和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袁绍是婢女所生,后来被伯父收养,反成了族中长子代表),故袁术看不起他哥哥,公然宣称袁绍不是袁家子,和袁绍划清界限。

说到袁氏兄弟,什么都可以忽略,唯有出身不可以。“袁家四世三公”是任意一个读过演义的人,自然脱口而出的言语,虽然未必能真正明白其中具体含义,但也大体知道,这是在说袁家身世显赫的意思。在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中,周毖就曾说:“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其实“四世三公”不难理解:“三公”之位在不同的朝代,所指不尽相同,即在汉朝也时复有变,但“三公”作为朝廷重臣的象征,则从未有变化。如太尉接近于今天的国防部长或三军总司令;司徒与丞相差不多,故古时往往设丞相即不置司徒,废司徒则又复置丞相;司空由御史大夫而来,职权里带点*官的意思。袁绍四世先祖中,都有人位列其中。之所以还有人说成“四世五公”,那指的是另一个概念,即袁氏家族中,担任过三公职位的,先后共有五人。很容易想象得到的是,一登“三公”,人臣之位遂极,培植爪牙,罗织亲信,发展家族势力,便是想当然的了。袁氏家族既累世独多“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也就不足为怪了。经过百余年的经营,袁氏家族遂在中原撒下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它对二袁自然构成了一笔丰厚的家族遗赠。

绍、术二人正是凭借这笔雄厚的政治本钱,分别在两地成为诸侯,一占河北,一霸淮南。讨董卓时曾短暂一起共事,袁绍诸侯盟主,袁术则负责粮草物资的要职。联盟解散后各自为战,因袁术在南阳时,听闻袁绍新得冀州,遣使来求马千匹。绍不与,术怒。自此兄弟不睦。随即二人加入不同的两派势力,袁绍曹操为同盟,袁术和公孙瓒、陶谦为一派。其实当时的关东诸侯,或为袁家旧吏,或为亲旧,袁绍夺得北方大州冀州,袁术不费吹灰之力得到户口百万的大郡南阳,假若两个人联手,诸侯无人可当。但是偏偏袁绍袁术兄弟不睦,反而各结势力相互对抗。我们毫不夸张地说,汉末群雄割据的第一阶段,称为袁氏兄弟之争也未尝不可。

人的性格特点有很多类似之处,皆是刚愎自用,狐疑难决之辈,虽是凭借出身的优势短暂辉煌但随后即遭败落,袁术称帝后走投无路,最后沦落到无所食的境地呕血而死,袁绍则在官渡之战后郁积成病而亡,患的也是同样的呕血病。而他在继承人的问题上还是狐疑难决,假若不是他喜欢袁尚又因为袁谭是长子而在继承人问题迟疑不决,也不会导致谋臣之间分裂的局面。假如他早早立了袁谭为继承人,那也不会有审配等人会站在袁尚这边,假如他想立袁尚为继承人,那虽然麻烦,但是也并无不可,将袁谭处死或者软禁即可(虽然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但是非长子继承的也屡见不鲜)。可是他偏偏长期迟疑不决,对袁谭方面:他一方面将袁谭委以重任,长期领兵,在官渡时便和袁绍一起带兵;另一方面却在重病时仍不将其召回,滞留外地,导致继承权旁落。对袁尚方面,他一方面喜爱之,审配等重臣亲近袁尚也不反对;另一方面却不明确他的地位,更不削弱袁谭人的势力。袁绍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迟疑不决才是他最终失败的最大原因。

其实假若四州共奉一主,无论是袁尚还是袁谭,借助四州实力,都有自保的力量,但是袁绍没有解决继承人的问题导致两个人分裂,相互攻伐,甚至引曹操为助力,这样不覆灭才怪了(在袁谭袁尚相互攻伐之下,曹操仍旧花了五年才将之平定,可见袁家的实力)。

袁尚袁谭两个人,就好像袁绍袁术的翻版,袁家两代都遭到这样的命运,而且都被一个人曹操所占据胜利果实,也不知是袁家的传统呢,还是曹操命中是袁家的克星。

相关推荐:

揭秘历史上萧皇后真的服侍过六个皇帝吗?

李白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但他没有说,结果出大事了!

丢失徐州的主因是刘备短志

唐中宗唐中宗李显的四个儿子的简介

康熙之死:那些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