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胡须事小面子事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发布时间:2015-02-04 栏目:专题 投稿:开放的流沙

眼下,男性留胡须者不多,除非要彰显个性,或者以须明志,或者纯粹就是个邋遢汉。出门前,男人们一般要将它剃得干干净净,电动刀一按,轻松搞定。古代则不然,人们对胡须爱惜有加,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的确,古人比我们更看重胡须。不仅不敢毁伤,而且要时常保养,比如“溜须拍马”这个贬义词就说明古人对胡须有讲究,至少要干净,沾了东西则不好。另据《三国志》及《三国演义》记载,关羽长得一脸漂亮胡子,长须飘飘,气度非凡,每到冬天,他以纱囊或锦囊护髯。到了唐代,人们甚至要为胡子美容,刘禹锡就曾给“歌手”米嘉荣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好染髭须事后生”,可见一斑。看来,古人爱惜胡须,就好比现代女性呵护自己的秀发,小心翼翼。

当然在古代,胡须还有另外的妙处。例如,可以借它来抒发内心情绪,汉乐府《陌上桑》说:“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这话今天听来有点暧昧,其实完全是一种坦率描写,反衬对罗敷容颜的爱慕之情。对于文人,胡须更是一种“触发器”,吟诗作对,轻捋胡须是习惯性动作。当然,若是“触发”困难,也是胡须的问题,要归罪于它,“只为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不知不觉做了毁伤的坏事。

更重要的还在于,胡子是男子气概的标志。仍说关羽。据史书记述,诸葛亮当时直接用胡须来称呼关羽,“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这里以“髯”代人,我想除了对关羽的美髯表达爱意,应该还包括赞赏其“堂堂须眉”,好汉子一个的意思。

正因为如此,其时对于一个成年男子的胡须,一般不能随意指点,更不可讥讽嘲笑,否则就会闹出不愉快,甚至有性命危险。《三国志》卷四十二记有一事,说当年刘备入蜀,刘璋招待众人,席间因胡须问题,刘璋部下张裕刘备开起了玩笑。张裕刘备胡须太少,打了一个比喻,说刘备简直像头没有毛的猪。这次玩笑开大了,也为张裕埋下祸根,“先主常衔其不逊”。后来刘备主政巴蜀,找借口将张裕下狱处死,连军师诸葛亮都劝阻不了。真是胡须虽小,面子事大

相关推荐:

他的头像曾跟毛主席一起挂在天安门城楼,南昌起义时却不被人看好

这个部门真是牛,毛主席赞它“胜过一个军团的作用”

揭秘:名将薛仁贵之妻是王宝钏还是柳金花?

生死都由曹操做主:汉献帝身边悲惨的女人

揭秘袁世凯鲜为人知的九件事:险些被地雷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