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三国诸侯中曹操才是治国安邦的真英雄

发布时间:2015-02-08 栏目:专题 投稿:笑点低的大侠

曹操的认知,小时候从大人口中及民间传说中我知道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说他是“奸臣”。人们一说到某人两面三刀、口是心非,就说他“象曹操,是个奸臣嘴脸”。能识文断句后,看罗贯中老先生的《三国演义》,感觉全书对曹操就是一个字“贬”,老先生将曹操提升后最多称之为“奸雄”。现在有关曹操的史料和书籍看多了,我认为曹操是治国安邦的真英雄

一、曹操是清正严明的将才

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今后备干部),入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相当于现北京市一区长)。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国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任,就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悬于衙门,并告之“有犯禁者,皆棒杀之”。一日,皇帝的宠幸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不惧权贵,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其气魄和声名威震京城。于是“京城敛迹,不敢犯者”。

二十来岁的曹操有此气魄、胆略和举措,这是常人所没有的,也是常理所不容的。曹操初出庐就尽显英雄本色,展示出政治家的雄才大略。这并非民间演义和小说中所描写的:曹操是谯县的一游手好闲之徒;是京城的一纨绔子弟;是刁顽赖皮的曹阿瞒。

汉灵中平元年(184年),曹操因攻打“黄巾军”有功,被升为济南相。当时济南辖县十余个。此前各县吏多依附权贵,贪赃枉法,无所顾忌,对国相皆不放在眼里。曹操上任后,治事如初,大力整饬政风,一下子奏免了县吏八名,其执政严明之举威震济南。贪官污吏纷纷逃窜,老百姓为之欢呼。

当时,正是东汉末年,朝政腐败,政治极度黑暗,买官卖官盛行。曹操作为济南的国相,不迎合权贵,也不贪污受贿,想的最多的还是为国效力、为民谋福,其清正廉洁之风范难能可贵。当黑恶之人买通不了他,则告他刁状,说他“欺君枉法”时,他不去申辩,因为他早看不惯时局的腐败,便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过着隐居的日子。但他也十分关注着朝政、时局的变化,“对天下具有野心”。

建安三年(198年)六月,曹操率十七万大军奉诏讨伐逆贼袁绍,在行军之中,他发现一路麦子虽然熟了,但老百姓逃兵荒都不敢收割。曹操下了一道军令:“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指袁绍),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曹操所骑爪黄飞电马在田埂行走时,被麦田中惊飞的斑鸠惊骇而窜入麦田,践坏一小块麦子。曹操命主簿(文书)拟其“践麦之罪”,并拿起自己所佩之剑欲自刎,后被众将士拦住,并说:“是马受惊践麦,丞相岂可议罪”。曹操沉思良久后,用剑割下自己的头发掷于地上,并传令三军:“丞相践麦,本为斩首号令,令割发以代”。于是三年悚然,老百姓“望尘遮首而拜”。

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作为一位征战的将军,下今“践麦者斩”,其爱民之心、惜民之情可见一斑。特别是其执法如山的“割发代首”之举,应该是执政者、执法者的楷模;应该为世人所称赞。此举不应该是罗贯中先生所言“方见曹瞒诈术深”。

二、曹操不同流合污

东汉末年,朝政衰败。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在山东一带爆发了影响中国历史的著名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各路诸侯相继分庭抗立,纷纷以“讨逆”为由,招兵买马,割地为王,都想称霸,大汉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战乱连绵,民不聊生。

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除因治理洛阳和任济南国相初显其政治才能外,也因其世代汉室重臣的官宦背景,33岁的曹操被灵帝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相当于今天的卫戍区司令员)。

中平六军(189年),汉朝大臣董卓以“天子暗弱,不足以君临天下”为由废除了汉灵帝,立时年九岁的陈留王刘协(即汉献帝)为帝,后董卓又绞死了太后和毒杀了汉灵帝刘宏自称国相,专擅朝政。

曹操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并改名易姓逃出了京城洛阳,到了陈留。到达陈留后,曹操为拯救汉室,他“散家财,合义兵”,组织起1500多人的军队。中平六年(190年)曹操以行奋武将军身分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东汉未年的群雄争鹿,诸侯争霸的争夺战从此拉开了序幕。

三、曹操善于抢抓机遇

董卓胁迫汉献帝刘协迁都长安(今西安),自己留守洛阳,抵御联军的讨伐。其实诸相侯都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扩充自己的势力,日后称王称霸。不久,诸军之间发生了摩擦,相互火拼,各州、郡、牧等各据一方,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此时黄巾军也乘隙大获发展。

此时的曹操,一方面联络盟友讨伐董卓,另一方面征战黄巾军,并借此状大了自己的实力。他收其精良散兵游勇组成了“青州兵”,五六年的时间,曹操占有了兖州、徐州等城池。有了自已的根据地和军队,这为曹操日后成就大业创造了基本条件。

四、曹操注重发展生产

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汉献帝刘协被董卓劫持六年后,被曹操接回了洛阳。而洛阳经“董卓之乱”,已是一片废墟,百官没地方居住,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要出去采野菜度日。由此,曹操建议汉献帝迁都许昌并得到了恩准。从此,曹操有了“扶天下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于是各诸州、郡、牧、守等不仅不服曹操,还十分嫉妒曹操,并不断向曹操泼脏水,说曹操是“汉贼”,是“奸臣”。

此时的曹操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采纳谋士们的建议,经“恩准”,他推行“修耕植,畜军资”,募民屯田之策。此举在建安元年一年就大见成效,“得谷万斛”。在兴农屯田时,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徒人口,劝得农桑,兴修水利,充实编户,拴括户籍”等多种办法,使汉末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辖区人民群众得到了暂时安息。这为曹操辅佐献帝,平定北方,治理汉室打下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五、曹操能唯才是举好贤礼士

曹操当时辅佐汉室,平定天下是很难的。当时曹操四周群雄虎视眈眈,在曹操的北边有袁绍,占有冀州、并州、幽州、青州;在其东南边有袁术,他占有扬州;在其东边有吕布,他占有徐州;在其南边有刘备,他占有荆州;西边有关中诸将。另外董卓的部将张秀投降刘备后,屯驻南阳,对许昌也形成威胁。如果没有了曹操的辅佐和镇守,大汉朝可能马上就要消亡,其形式上也不复存在,汉献帝随时可能被废、被谋杀。

群雄实力最强的是袁绍袁绍并自立为王,私下称帝了。当时曹操占有的黄河以南地区,地盘较小,因多年争夺战,生产遭破坏,物资匮乏,兵力不足。曹操总兵力不过三万,而袁绍拥兵三十万之多,兵精粮足,且后方稳固,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中。当袁绍大军压境攻许昌时,曹操只得安慰众将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粮虽丰,适足以为我奉也”。

当时曹操的确处于劣势,但曹操此前广纳贤土,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建议,并能准确把握敌情,正确分析形势,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他先后采取扬长避短,招降纳叛,背后偷袭,包围打援,攻守同盟等战术,经官渡一战,就斩袁军首级七万之多。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后,曹操就基本统一了北方。

平定并统北方后,在后来与刘备、孙权的征战中,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内部,特别是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用”的用人方针,将天下的人才尽收罗在自己身边,为其所用。如当深夜闻袁绍的谋士许攸私奔到寨时,他大喜得“不及穿履,跣足出迎”。

关羽曹操的宿敌刘备的结盟兄弟,曹操在攻打徐州时将其掳获。曹操不仅没有杀掉关羽,还千方百计争取了关羽入僚,并不杀刘备在徐州的妻小。曹操在攻打袁绍时,关羽就为其立下了不朽功劳。袁绍的无敌猛将颜良、文丑,曹军无人能敌,而关羽上阵时是飞身上马,提刀出阵,“百万军中取上将头,如探囊取物”,袁绍失去了两猛将就元气大伤。

又如在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前,曹操采纳了从袁绍处投奔而来的谋士许攸的献计,亲率五千精锐步骑偷袭了袁绍乌巢的粮草,使袁军失去了后援。

曹操的“扶天子以令诸侯”就是采纳谋士毛玠的建议;在攻破黄巾军后“募民屯田”就是采纳的部下枣祗的建议

六、曹操能惜民爱将

曹操特别惜民、爱民。在讨伐董卓的征战中,为不扰民,下令“践麦者斩”。郭嘉只是曹操的早期一般同僚,停柩祭奠时,曹操大哭曰“奉孝死,乃天丧”;有一次曹操行军至襄城,触景生情,骑在马上为去年与他征战死在此处典韦将军“不由而大哭”,并下马设祭筵悼奠亡魂。曹操爱惜将才,甚至大度到不杀奸细。如曹操攻占到袁绍老巢时,发现此前军中有诸将“暗通袁绍”,他“遂命将书信尽焚之”,一律不收杀。宿敌张绣归降曹操后,他被任命为“杨武将军”。曹操早期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虽然曹操早就看出刘备是“英雄”,但几次都没有杀刘备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到《三国志演义》,更而想到戏台上那一位花脸的奸臣……其实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位英雄

因此,我说曹操是治国安邦的真英雄

相关推荐:

南唐之末:痴情皇帝后主李煜被带上绿帽子

慕容恪慕容垂的关系 慕容恪和慕容翰是何关系

彭德怀的真正“克星”,别人说他打不过陈赓时,他是这样回应的

该死的杨修 杨修之死

朱元璋消灭过多少元朝军队?朱元璋的统一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