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何进的全面分析

发布时间:2015-02-15 栏目:专题 投稿:呆萌的羽毛

首先,这将是本人的一篇长篇考据,我写东西要看心情,有心情就会整一段,我只能保证,争取尽快完工。

其次,本文标题可能有点烂,我也想搞点噱头哗众取宠,一时半会没想好,或者,以后转载到别处去就换个名头。

最后,本文就是为了给何进翻案的!实在是看不惯某些所谓的“历史专家”动不动就用“杀猪匠”揶揄本文的主角——何大将军

某人肯定会说了:哟~难道是何进吹?新鲜啊!你倒是拿点干货出来啊!

嗯,首先强调:我不吹不黑,我只求个公平。

你们张口闭口就是何进是杀猪的,你们这样是没有任何依据的。单凭一个“屠户”就能认定人家是杀猪的?!

我们看范晔在《后汉书何进传》最后的赞语:

赞曰:(窦)武生蛇祥,(何)进自屠羊。

——看看~你们明显冤枉了何进嘛,人家明明是杀羊的!

所以说,“说何进是杀羊的出身”这是史料,说“何进是杀猪的出身”那是脑补。

开胃菜尝过了,开始上第一道菜。

何进家庭情况】

话说,史书上记载何进的家庭情况,都是只字片语,非要将所有的资料综合在一起,才能知道详情。具体怎么分析出的,咱就不详细说的,直接列出结果吧。

1.何进的爹叫何真,做什么的,不知道,如果职业是可以遗传的话,那我们就当他也是个杀羊的吧。

话说何真娶了个老婆,生了儿子何进,一家三口,本也其乐融融。无奈好景不长,何真中年丧妻,作为一个有正常生育能力(性功能)的男子,肯定需要再娶个老婆。但何真也不挑剔,估计找个黄花闺女不现实,又舍不得花大价钱,于是就娶了个寡妇,还“娶一送一儿子”。

这位寡妇,就是后来史书上称做“舞阳君”的,姓名不详,在范书皇后纪,依稀可以可以判断名字叫做“兴”。——(因封后母【兴】为舞阳君。)

因为姓名不确定,所以还是按照史书惯例,后文就用“舞阳君”称呼她吧,虽然她在早期确实是个普通老百姓。

2.舞阳君的前夫姓朱,生了个儿子,叫朱苗。朱苗进了何真的家门,管何真叫爹,管何进叫哥,后来,还改姓何,叫何苗。实际上,何进和何苗没有丝毫的血缘关系,这也就为他们二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何真与舞阳君婚后又生了两个女儿(名字均不详),大的就是后来的何皇后,母(老虎)仪天下~小的后来嫁给了中常侍(大宦官)张让的(干?)儿子了。

3.天有不测风云,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何真也撒手西归了。于是,一家之主的担子就落在了长子何进的身上。何进望着后妈(舞阳君)、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何苗)、同父异母的两个年幼的妹妹,还能说什么呢?默默操起屠刀,走进了羊圈。。。

看到这里,诸位,就这么一个年纪轻轻就遭遇父母双亡的悲惨骚年,默默的扛起了的生活重担的,没有以“家庭困难,无以为继”为由将后妈和弟弟赶出家门,放到那里,都应该透发着“勤劳”,“勇敢”,“善良”人性光辉啊!你们怎么还能忍心黑他呢?

下面顺便给前辈纠个错。

清朝李慈铭:何后本屠家,其父真早死,舞阳君【改适】朱氏,生曲(苗),及何氏贵,苗亦冒姓何氏,幸续志偶存其本姓耳。

——

在这里,李慈铭说【舞阳君改嫁朱氏】,如果是这样,何进传中描述何进与何皇后关系的记载“异母女弟选入掖庭为贵人,有宠於灵帝”就说不过去了。所以,李慈铭说错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舞阳君原配朱氏】。

第二节

【何后入宫】

话说,大约在熹平四年(西元175年),这年秋天【李贤注引《风俗通》曰:汉以八月筭人。后家以金帛赂遗主者以求入也。】,荆州南阳郡的屠夫何进,看着日渐成年越发美丽的大妹妹,灵光一动,做出了一个改变家族命运的决定——送妹妹进皇宫

何进找到本地的著名宦官郭胜,送上一大笔好处费,请求将其大妹妹带入皇宫,美其名曰让其去享福【中常侍郭胜,(何)进同郡人也。太后及(何)进之贵幸,(郭)胜有力焉。】。

其实吧,皇帝就一个,女人一大群,得到皇帝宠信的才是享福,皇帝没碰过的女人,就是个宫女(杯具了)。所以说,女人进皇宫后,荣华富贵还是得靠自己实力和运气。

至于何进送妹妹进皇宫的动机,请相信我!如果何进只是想甩掉一个生活包袱的话,他应该是把何苗送到宫里做太监!再把那个后妈给活活气死!你们说是不?

所以,何进花钱送妹妹进皇宫的动机,就是相信自己妹妹的美貌实力,能够改变家族的命运。想必,何进送妹妹分别的那时,最后交代的话肯定是:“妹子,你一定要见到皇帝!家族的命运就在你的身上了。”

何进,他肯定是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像吕不韦那样,虽然继承家业,做了商人,但不愿意一辈子都这么下去,于是想做一笔大买卖(最后倒腾出了秦始皇);而何进父母双亡,一个人靠着杀羊养家,他也不想这么一辈子做下去,他坚信:我要改变自己!改写家族的命运!——对于这样的充满“正能量”的年轻人,我们没有理由去黑他。

第三节

【何后得宠】

何氏进了宫,很快就得到了皇帝刘宏的宠信。原因很简单:刘宏早先元服的时候,三公九卿就为他选好了老婆:宋氏家族的一位女孩儿,因为是贵族,所以,血统杠杠滴,而且,必须封皇后,那是刘宏也不能做主,只能签字画押,表示认可。可是越长大后,刘宏就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明显,这宋皇后长得太抽象了吧?凭什么那些美丽的宫女不能当皇后?非要让她当?

于是,宋皇后刘宏冷暴力对待了——曹公公,去告诉皇后,今晚我不去长秋宫睡觉了。

其实,刘宏宠幸了宋皇后以外的很多美女,生了很多儿子,但是都夭折了【《献帝春秋》:灵帝数失子。】,而何氏只不过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位,她为刘宏生了个儿子,但不敢为他正名,送到道士史子眇家,人称“史侯”。【《献帝春秋》:不敢正(刘辩)名,养道人史子眇家,号曰“史侯”。】而何氏因此被封为贵人(宋皇后这不是还在位么)。

光和元年(西元178年),中常侍王甫因为旧怨(故事中的故事,不扯了,会越扯越远的),担心宋皇后会报复,于是诬陷宋皇后用巫蛊诅咒皇帝刘宏刘宏正瞅着宋皇后不顺眼,立马就相信了,随后,宋皇后被废,送入暴室,卒。连宋皇后的家人也不能幸免,昔日的老丈人和小舅子也被砍了,连后来的枭雄曹操也是以为此案牵连(他的堂妹嫁给了皇帝的小舅子),被罢了官。

(这段是脑补)皇后没了,刘宏立马向三公九卿提出:“朕要立新的皇后,而何贵人已经为刘宏生了个儿子(两岁),这是首选。爱卿以为如何?”

而三公九卿们,对此表示嗤之以鼻:“什么?皇上啊!你不要拿老臣们开玩笑了,何氏既不是世家,连个读书人都没有!士农工商,这种社会末流出身的人怎么能登上皇后的位置?!”

“介个~”刘宏立刻焉了。家族血统什么的真的是太重要了啊!——刘宏心想。

就这样,到了光和三年(西元180年),皇后的位置都空了两年了。三公九卿们又着急起来了:“皇上啊,易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而皇后也不能缺啊!”

刘宏,知道机会来了,眨巴着眼睛说:“你们看,现在就何贵人为朕生了个四岁的皇子,其他你们认为出身好的贵人都没有成绩单,你们说,总不能让我断后吧?”。。

“介个~”这回轮到三公九卿们焉了~于是,大臣们一商量,咬咬牙,同意了。——于是何贵人正式升级成何皇后

【第四节】

上一节没何进什么事,算是题外话。本节将主题回归到本文的主角身上了。

光和五年(181年),等待了五年的何进知道,他当年的投资终于得到了回报!当喜报传到南阳郡,他知道自己成功了。皇帝还征召他入宫为侍中。随后一直到183年末,他还担任了将作大匠、河南尹。【光和三年(180年)(十二月),(何)贵人立为皇后,徵(何)进入,拜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

时间推移到了184年,这个所有三国迷都熟知的年代。所有的三国英雄都将在本年登场,而我们故事的主角何进,也将迎来人生最光辉的一面。

184年,黄巾之乱。何进立刻被提拔成大将军,负责雒阳周围的防备,实际是负责整个河南尹地区的防备工作。而何进把工作做的很认真,抓了马元义,揪出了两个埋伏在皇帝身边的定时炸弹——中常侍封谞、徐奉。皇帝刘宏很高兴,就封了何进为慎侯(县级)。

本年还有一件重大事情,就是党锢解除了。因此三公府在大量的征召天下名士入府,而大将军何进同样具备先进的政治眼光,把征召士人当成重要的工作来做。但是,因为他出身确实很低,因为,收效甚微。

第一个故事从孔融身上开始。(合理脑补)

何进刚当上大将军时,司徒杨赐派下属孔融去送帖子给何进,表示祝贺,当时大将军府估计还没完工,道贺的人都是去河南尹府报道。

而孔融是什么人?孔子的后人啊,地位摆在哪,这次被派来送帖子,估计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但杨赐是老领导,提拔自己的恩人【(孔融)辟司徒杨赐府。】,哪能说不来呢?

孔融估计有心理包袱,就磨洋工,不情不愿的就来了,结果到门口,一看~呵~银山银海,彩旗招展~孔融一看,这是来晚了啊,这排队要等到什么时候啊?老子来这里就算是丢人现眼了,难道要我在这里丢人丢个够?这可不行!孔融,立刻就嚷嚷,老子要插队!河南尹府上的工作人员(不认识孔融)就来维持秩序,吵什么吵什么?一个个排队!插队的看口型哥乌恩滚~于是,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孔融身上。孔融呆不下去了,丢了名帖就跑了。【杨赐遣(孔)融奉谒贺(何)进,不时通,(孔)融即夺谒还府,投劾而去。】

孔融回到宿舍,写了一封辞职信给杨赐,就卷铺盖回家了。而河南尹府的官员知道后,于是向何进报告:“要不要把孔融给干掉?”而又有其他门客提出:“孔融是天下名士,杀了他,天下士人将没有一个人会归心于将军您,不如对孔融以礼相待,这样可以展示将军的广阔胸怀。”【河南官属耻之,私遣剑客欲追杀(孔)融。客有言於(何)进曰:“孔文举有重名,将军若造怨此人,则四方之士引领而去矣。不如因而礼之,可以示广於天下。”】何进,听从了后者。于是何进抛弃旧怨,主动举荐孔融返回朝廷为官。

——我们都知道,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必须具备抛开感情,理性选择。而何进,他具备这样的政治水平。

【第五节】韩约(韩遂)献计

今天的话题,讲何进和韩遂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184年,韩遂那时候还叫韩约,还没有造反。本文为了尊重历史真相,就称他为韩约。

中平元年(184年)年末(约是八九月),韩约作为州府计吏前往雒阳汇报凉州政府的工作,【《百官志五》诸州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都奏事,中兴但因计吏。】而当时韩约是凉州名士,何进久仰韩约的大名,非常高兴,特意安排与他见面(估计有征辟的意思),而韩约当场提出一个苛刻的建议:诛杀宦官何进闻言,大惊,拒绝了韩约的要求,韩约就返回凉州了(你不同意,我也不跟你干了)。【《典略》:(韩)遂字文约,始与同郡边章俱著名西州。(边)章为督军从事,(韩)遂奉计诣京师,何进宿闻其名,特与相见,(韩)遂说(何)进使诛诸阉人,(何)进不从,(韩遂)乃求归。会凉州宋扬、北宫玉等反……】

韩约回凉州后,本年十一月,凉州爆发北宫伯玉、李文候为首的叛乱,韩约被迫入伙,随后成为叛军首领之一,叛军的政治口号仍然是诛杀宦官【《后汉书董卓列传》:托诛宦官为名】。

纵观各种研究文章中,专家们黑何进的方式很简单,例如传统脸谱化的教条式批判法:因为宦官就是坏人,所以不杀(包庇)坏人就是坏人的帮凶;军权在手却不敢杀坏人,这就是懦弱,草包将军!

对此,我不以为然。但凡稍微多看点书的人就能看出门道。当年(168年),世家出身的大将军窦武,拥有士人集团中“三君”的雅号,当了八个月的大将军,还有太傅陈蕃做帮手,掌控全盘朝政,安排亲属去北军担任校尉,就这样的优势局面,跑去密谋剿灭宦官,结果反而被宦官们全部给剿灭了!

再看看何进:一个出身南阳郡寒门的屠夫,也不过当了不到一年的大将军,朝廷乃至北军都没有任何政治盟友。这样的局面,让他去消灭宦官,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嘛!——如果何进答应了肯定死的比窦武还快,这才是傻啊!

所以韩约的要求是灰常不合理的要求,而根据韩约后期的表现,他是个非常能干的人,计谋百出,参加凉州叛军后,先后击败了皇甫嵩、张温、周慎、董卓等人,一代枭雄曹操都一度拿他没办法。那么,韩约为什么会提出这么苛刻的建议呢?答案只有一个:他不想做何进的幕僚,如果直接拒绝何进,他感觉有点残忍,于是找个苛刻的理由,让何进断了念想。

同样的,在中平二年(185年),车骑将军张温出征凉州前,他的故交张玄跑来为张温践行,也提出同样的要求(诛杀宦官),而且还帮忙策划好政变细节:让张温趁着皇帝及文武百官到城外为其践行时,突然以军令发动政变,直接诛杀和宦官相关的一切人等。而张温对此也是说不。

张温也是南阳人,和何进是同乡,但人家可是世族,有政治背景。他都知道一场准备不充分的政变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何进也不傻啊。——真要做大事,肯定是需要长时间谋划,比如王允弄死董卓,前后花了多长时间,组织了多少人参与?这就不用我详说了吧。

【第七节】权力之争

本节不谈士人这个话题,我们把目光重新回到何进家族的故事上来。

话说,何贵人封了皇后皇帝的圣旨除了提拔何进入宫以外,还封了皇后的家族,例如追封何进的爸爸何真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宣德”是谥号);皇后的母亲(何进的后妈)也被接入宫中居住,封为“舞阳君”(这也就是舞阳君的由来),何进和何苗也入宫为官。

光和四年(西元181年),在何进入宫还不久,他的妹妹何皇后就差点做出了一件让家族覆灭的事——毒死了皇帝最喜欢的还刚生了一个儿子的王美人!刘宏龙颜大怒,执意要废除何皇后,而中常侍张让等人力挺何皇后,出钱安抚刘宏,这事才算了结。

(脑补一下)何进也找他妹妹谈心:妹妹你可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啊?!你要再做这种蠢事,我和你都会死无葬身之地的!你不想步宋皇后的后尘吧?所以那个小孩(刘协)你就不要再有想法了,好好抚养刘辨便是。记得,你是皇后,刘辨就是长子,其他女人再生多少个儿子也超越不了刘辨的地位。公公们都会帮你,而我,一定会和朝廷世族搞好关系。——我想,刘协后来能在何氏集团的阴影中活下来,肯定有这样的策略规划。

何进当上大将军后,何苗又担任了河南尹,而在中平四年(西元187年),在荥阳县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黄巾军叛乱,何苗则代表出征,顺利击败黄巾军,捷报传到雒阳,皇帝刘宏大喜,派使者前往军营,加封车骑将军(非临时),凯旋雒阳。

这时候,何家两个兄弟占据了军职中的第一和第三位,第二位是嫖妓将军,哦,不对,是骠骑将军。在次年,刘宏把这位置给了自己的舅舅董重。

中平五年(西元188年),全国的叛乱形式越发恶劣,凉州叛乱先后引发了幽州、并州叛乱;荆州南、扬州、益州也有叛乱,而政府军却无能为力。皇帝刘宏最终决定改革,启用之前被宦官陷害的皇甫嵩前去征西、改制州牧(刘焉、黄琬、刘虞),还有设置西园军(西园八校尉)。

大家要知道,西园就是刘宏的全部家当,恐怕他还想尝试亲征凉州,当时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曹操,在多年后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记载自己当时的心情:“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但是西园军的架构是刘宏别出心裁的发明,其统帅是蹇硕(宦官),权利却因为是直属皇帝,导致何进的军权被架空。他喵的连自己的幕僚袁绍都去了西园军!何进有一种挫败感。但是细心的皇帝还是发现了这个问题,在本年十月的雒阳阅兵仪式上,刘宏何进作为军队总指挥全程参与,等于让他吃了一颗定心丸——放心吧,大舅子,朕是信任你的。

但是蹇硕也是个狠角色,他可不想这么快认怂,于是向刘宏献计:“陛下亲征,风险太大,不如派大将军何进去帮皇甫将军吧。”何进得知,“这哪成!雒阳我是寸步不能离的!”何进便想到“缓兵之计”,向刘宏提出:“我可是非常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啊,但是我掌管的北军是国家精锐,是要负责雒阳地区安全的,我不能动用北军,不如让袁绍去徐州等地募兵,等招募了士兵我就出征。”——这种权谋斗争可谓经典,不拒绝领导的指示还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事实是,这种斗争很快就要分出结果了。中平六年(西元189年)四月,皇帝刘宏病逝(年纪轻轻就死了)。当时何进还在北军军营,而蹇硕在皇宫受的遗诏,刘宏临死前嘱咐蹇硕照顾好刘协。而蹇硕也甚至宫廷斗争之险恶,则立刻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何进,再除掉何氏集团,废掉刘辨,拥护刘协登基。——诸位,这就是政变,蹇硕作为一个从去年十月才上台的宦官,没有更多的政治基础,这就是我在前文所说的,政变没有政治基础,基本上就是失败的。

蹇硕把问题想的很简单,他派人去征召何进入宫(皇帝驾崩,你赶紧来皇宫参与办理后事),何进得知,便赶紧往皇宫赶。而蹇硕则动用西园军,在皇宫安排伏兵,准备将何进置于死地。当何进抵达皇宫门口时,蹇硕的军司马潘隐是何进的死党,他就在宫门口迎接何进,一句话也不说,用眼光说话,何进也是聪明人,一看就立刻转身,骑马逃走。何进返回北军军营,带兵进入百郡邸,称病不出。他知道,蹇硕坚持不了多久,皇宫的事就等妹妹的消息了。——西园军中的袁绍也是何进的人,而这位身边的军司马潘隐也是,可见何进政治基础比蹇硕强大多少倍。

蹇硕果然熬不住,第三天就只能遵照遗诏,宣布刘辨登基为帝,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蹇硕还是不肯接受失败,他就写信给他所认为的属于自己的政治集团(宦官)成员,要求一起废除何氏外戚集团。蹇硕这回算是傻到家了,当年帮何氏入宫的郭胜发话了:咱们都是帮过何氏的人,现在怎么能与何氏为敌呢?张让、赵忠等人点头(当年一起为何氏保住皇后宝座出了钱的),于是宦官们把蹇硕的信交给了何进。蹇硕,卒。——蹇硕是个头脑发热的家伙,他先后被西园军军官及中常侍们所出卖,这样连自己底牌都没看清的人,是什么让他还有勇气竟然急冲冲的要发动政变!

后面就是婆媳之争了,“董太皇太后”(升级了)总是不喜欢儿媳妇“何太后”,她老人家喜欢的是刘协(董侯,因为是她亲自带大的)。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何况还都是母的!所以,何进联合三公一起写了奏章,找个借口将董太皇太后送回了冀州河间国老家,而骠骑将军董重,也被免职处死。——至此,朝廷大权完全落入何氏家族的手中,皇帝都是何进的外甥,哼哼!

中平六年(西元189年)五月。至此,何进完全实现了他最初的梦想,权倾天下!

——后面,就是本文的重点,“悲剧英雄”何进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第八节】

引狼入室?

何进做掉了西园军上军校尉蹇硕、骠骑将军董重后,皇宫乃至北军的军权全部落入何进、何苗兄弟二人手里。这时候的何进已经是士人集团中的中流砥柱,于是,袁绍急不可耐的要求剿灭宦官。我先不说全部消灭宦官到底对不对,某些人最喜欢的就是用“人妖”,“变态”,“那玩意儿”诸如此类低劣的字眼来形容宦官,好像,宦官的存在就是天理不容一样。那他们怎么不去解释,既然宦官这么恶心,为什么还持续了两千年呢?那么多皇帝还亲信宦官?就你一个人聪明?

所以说,如何理性的看待宦官问题才是关键。曹操等人就在当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就是“合法”地诛杀有罪的宦官即可(见后文),而我们的主人公何进,此时他完全被袁绍所蒙蔽了,他甚至认为,自己现在要做的事,便是去完成二十年前大将军窦武没有完成的事业。只有铲除了宦官,等于是他何进向士人集团交了“投名状”,从此之后,南阳何氏便真正的成为世族大家了。

再回到何进的决策上来。首先,何进以征召士人的名义,大刀阔斧的往朝廷重要部门安排士人进驻。例如:

北军在自己手里掌管了五年,已经全部是自己的何家心腹。(这个不用担心。)

原先的西园军,袁绍、曹操这些人也自然成了何进的班底。

皇宫羽林、虎贲军,分别由桓典、袁术掌管。

其他属于何进团队的下属(谋士)有:荀攸、郑泰、陈琳、何顒、逢纪、鲍信、王匡、等二十余人【《三国志荀攸传》何进秉政,徵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

1.征调军队

队伍有了,下面就来谈计划细节了。何进面对七嘴八舌的众谋士,他可不知道后来曹操有那么威风,荀攸还成了他的谋主,他也不知道谁的谋略更高明,他只知道袁绍一直在忠心耿耿的帮自己,他需要更稳重的计划,于是袁绍这时又提出了另一个建议(招来无数非议的损招):为了保险起见,可征调外地军队进入雒阳。——袁绍可能是考虑到当年张奂进京后被宦官利用的事,但这招实在是画蛇添足。

袁绍的发言遭到主薄陈琳的反对,陈琳说:“(大意)整个雒阳的军力都是听命于大将军的,没有必要征调外地军队。”而曹操在陈琳意见的基础上又做了新的补充,认为宦官既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大可不必把宦官全部消灭,既治其罪,当诛元恶。所以说,曹操的政治眼光还是很准确的。【《魏书》太祖(曹操)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於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尽管反对的人很多,何进最终还是采用袁绍的意见。何进派鲍信和王匡去兖州征兵、派张杨去并州征兵,然后征召了张杨的老上司武猛校尉丁原、东郡太守桥瑁以及屯驻在河东郡的并州牧董卓

在征召董卓这个问题上,卢植和郑泰表示了反对,因为他们对董卓率领的凉州军团中多有羌人、胡人,且纪律散漫早就了然。而何进并未在意,仅命令董卓军驻扎在上林苑(长安),但这举动导致郑泰愤怒的辞职回家了,郑泰临走前还对荀攸说:“何公未易辅也!”

2.

与此同时,何进也向何太后及何苗摊牌,表示需要铲除所有的宦官

太后的意见是:【先帝新弃天下,我奈何楚楚与士人对共事乎?】

何苗的意见是:【始共从南阳来,俱以贫贱,依省内以致贵富。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且与省内和也。】。

而私下里,何苗及舞阳君又对何太后说:“我看何进想诛杀宦官是为了自己专权吧?”【而太后母舞阳君及(何)苗数受诸宦官赂遗,知进欲诛之。数白太后,为其障蔽。又言:“大将军专杀左右,专权以弱社稷。”太后疑以为然。】

从这里就能看出血缘问题带来的影响了,何太后和何进同父异母,和何苗又是同母异父,两边都是哥哥,所以说自己不好意思面对士人共事;而何苗与何进没有血缘关系,他就说,我们是靠宦官们的帮助才有今天这荣华富贵的,政治这种事太复杂,不如和宦官保持和平共处的状态(我们继续享福)就很好了。

但是,何进怎么会同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于何进来说,这个选择是做世族,还是仅仅做外戚?何进肯定选择前者,做外戚,总有失势的那天,而只有将其家族提升到世家这个地位,才能让其家族保持昌盛!你何苗本不是何家血脉,自然不会为何家考虑到这些问题。——何进或许在其下属面前,对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表示了些许不满,这也为何苗之死埋下了祸根。

3.

武猛校尉丁原率领的并州军团抵达孟津,上书给何太后,抨击宦官,然后放火焚烧孟津,扬言要进京杀宦官,何太后望着雒阳城北面的浓烟,感受到了些许压力。但仍未松口。何进便任命丁原为执金吾,王允为河南尹,袁绍为司隶校尉。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越发的关键。本来全盘的操控者应该是何进,而作为“副手”的袁绍,便开始越权了,他利用司隶校尉的身份和河南尹王允两人联手,查办宦官亲属在地方上违法乱纪的案件,甚至还伪造公文,让全国各地州郡一起来查办。最败笔的是,他写信请董卓向洛阳进兵,许诺其军队可驻扎在平乐观(雒阳城外)。【(袁)绍使雒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而促董卓等使驰驿上,欲进兵平乐观。】——这就是历史的细节。后人总是贬低何进是个笨蛋,征召董卓,却不知道,何进仅仅是让董卓呆在长安上林苑,长安和雒阳相距三百多公里,何进并没有信任董卓。而真正让董卓进驻雒阳的,却是袁绍啊!

董卓得到书信后,大喜过望,立即率军启程,当然地方政府的报告也交到何进的案头,何进眉头紧锁,但对袁绍这位世族公子也无可奈何,虽不责怪,但也立刻派使者种劭前往渑池阻止董卓军继续前进【(董卓)至渑池,而(何)进意更狐疑,遣(种)劭宣诏止之。】,而董卓不听(他怎能放弃加官进爵的机会?),则继续前进,抵达雒阳城外,种劭再次出城以劳军的名义,要求董卓撤军,董卓不肯,让士兵起哄威胁种劭,种劭临危不惧,怒斥董卓董卓这才勉强象征性的向后撤了二十里(驻扎在夕阳亭)。

【第九节】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上一节中介绍了何进在铲除宦官这个计划上所做的各种举措,也还了何进一个清白:招董卓进雒阳的是袁绍!并且袁绍还是越权指使官员办案。后来,董卓为什么这么大胆?面对圣旨都不遵守,他都死皮赖脸的不走?我们有理由相信,袁绍董卓写的信中,肯定许诺了什么政治条件,董卓则相信袁公子会帮他的,而何进却还蒙在鼓里!

当然,董卓只不过是想趁机捞取政治资本。他对于后来何进的死亡也没任何直接关系,而真正害死何进的,是另外一位队友:何太后

董卓也写了一封奏章上书给何太后,这时候,何太后才真的怕了,于是她把宦官们招来,宣布中常侍、小黄门都停职,只留下何进信任的人在宫里。【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唯留进素所私人,以守省中。】这是一场阶段性的胜利,当时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宦官们全部下台了,躲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

其实,事情发展到了这里,何进已经稳操胜券了,后面就是善后工作,安排好宦官们的下岗分流就万事OK了~然后,何进的团队里,袁绍已经停不下来,他认为,下岗分流是何进的一厢情愿,他要的是宦官们全部人头落地!这种风言风语已经传遍了雒阳城内,张让等宦官们便去拜访何进,请求给条活路。何进想了想,说:"你们为何不告老还乡呢?"【(何)进谓曰:“天下匈匈,正患诸君耳。今董卓垂至,诸君何不早各就国?”】

袁绍的“流血解决”与何进的“和平解决”发生冲突,袁绍则干脆撕破脸,直接越权办事了。【袁绍劝(何)进便於此决之,至于再三。(何)进不许。(袁)绍又为书告诸州郡,(何)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何进却无法阻止袁绍。——别看何进是大将军,此时的权臣似乎成了袁绍!以下犯上,悲剧由此产生。

张让这些官场老油条,早就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就这样严峻的政治形式,他们知道回老家也保不了命(何进的承诺没用啊!现在何进都管不住袁绍了!),目前最安全的地方只有回到在何太后身边。于是张让哭着对儿媳妇(何进、何苗、何太后最小的妹妹)说:“老臣舍不得离开,只求在死之前,还能再回皇宫服侍何太后,哪怕一天也好,求求你转告给何太后!”,何小妹就把张让的请求告诉舞阳君,舞阳君再告诉何太后,何太后心又软了,就答应了张让的请求,让所有的宦官又回皇宫上班了。【张让子妇,(何)太后之妹也。(张)让向子妇叩头曰:“老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惟【惟:思念】受恩累世,今当远离宫殿,情怀恋恋,愿复一入直,得暂奉望太后、陛下颜色,然后退就沟壑,死不恨矣。”子妇言於舞阳君,入白(何)太后,乃诏诸常侍皆复入直。】

——如果袁绍不坚持要将政治斗争弄到鱼死网破,就像曹操说的那样,诛杀元凶即可,或者像何进那样,承诺回老家就没事(哪怕是骗他们先回去也好,反正政治家说话是可以不算数的),事情都不会闹到最后那种血流成河的地步。

再者何太后的心软做出的决定,断送了何进的性命,也算送了自己一家人的性命!

最后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的。何进控制不了局面,他只有妥协,同意袁绍的意见,于是最后一次来到长乐宫请求何太后下诏,铲除宦官。不料,张让等人早就知道这事跟何进有关,便去偷听,果然听到何进是这么说。等何进出宫后,又骗他去南宫(说太后又有事)。何进这回没有潘隐的帮忙了,孤身一人进入了宦官的包围圈(嘉德殿前),张让愤怒地和何进对质,说起当年宦官们是如何帮助何氏爬上了如今的地位,痛骂何进忘恩负义。最后,尚方监渠穆拔剑斩下何进的人头。——大将军何进就这么遗憾(艹蛋)的死了。

【终章 第十节】

最后一节,我就谈两个话题,第一个是比较窦武与何进;另一个是,回顾一下本文中,何进的人生履历。

窦武:司隶右扶风平陵县人,世家(外戚)。

何进:荆州南阳郡宛县人,寒门(屠夫)。

【担任大将军时间】窦武:168.1-9;何进:184.3-189.8。

【声望】窦武:三君;何进:好听点叫大将军,不好听,就是屠夫。

政治对手】窦武:王甫、曹节等;何进:张让、赵忠等。

政治盟友】

窦武:太傅陈蕃、尚书令尹勋、侍中刘瑜、长乐少府李膺、河南尹刘佑、司隶校尉朱宇等。

何进:太傅袁隗、司隶校尉袁绍、车骑将军何苗。(汝南袁氏家族和自身的何氏家族)

【军队盟友】

窦武:屯骑校尉冯述、步兵校尉窦绍。

何进:北军五营、虎贲、羽林。及外援。

【计划泄露原因】

窦武:政变前一天晚上,回家睡觉去了,奏章被宦官看了。【(窦)武出宿归府,典中书者先以告长乐五官史朱瑀。】

何进:到长乐宫拜见何太后,谈话被宦官偷听到了。

【战斗经过】

窦武:太傅陈蕃带属下攻打皇宫,失败被杀;窦武率军不敢进攻皇宫,天亮后,面对宦官集解的大量军队,其自己队伍瓦解。【自旦至食时,兵降略尽。】

何进:何进被杀后,其部将吴匡为其复仇,联合虎贲中郎将袁术的军队,强攻皇宫,斩杀宦官;又迁怒于何苗与舞阳君害死何进,将此二人攻杀。

在这些比较上,我们可以看到,出身寒门的何进的政治能力完胜窦武。窦武徒有虚名,却是个政治白痴,哪有做大事的还惦记家里美娇娘的?而太傅陈蕃与王甫遭遇时,王甫大骂窦武:“先帝(刘志)新弃天下,山陵未成,窦武何功,兄弟父子,一门三侯?又多取掖庭宫人,作乐饮宴,旬月之间,赀财亿计。大臣若此,是为道邪?”——看看,把宫女带回家玩,敛财上亿,原来窦武就这点出息!反观何进,张让也只能说,你的地位是我给的,仅此而已。史料上没有何进半点贪污好色的记载。

再看战斗经过,窦武带了大半年的北军,换来的纷纷投降到宦官阵营去。反观何进带的北军,吴匡在做动员令后,北军士兵纷纷表示愿意用生命来为何进复仇!这就是人格的魅力!【(何)进素有仁恩,士卒皆流涕曰:“愿致死!”】

砖家们是不会提这些史料的,他们只会选择无视,他们最擅长的只是用嘲笑失败者=蠢蛋的逻辑,来显得自己有多聪明似的。

最后,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何进的人生履历。

一家三口,先丧母,父亲娶后妈,父亲又死,一个人作为家长养育一家五口人(男人是劳力的话,也是他和何苗两人来维持家庭)。

约175年,花钱将妹妹送入皇宫

176年,妹妹为灵帝生育一子,封为贵人。

180年,何贵人封后。

181年,何进入宫为侍中,但何皇后因为毒杀王美人险些被废黜。

182年,何进为将作大匠。(推测)

183年,何进为河南尹。(推测)

184年,何进为大将军,因功封慎侯。在181-184年期间,拜杨赐为师,成为门徒。本年九月,杨赐病逝。

185年,何进为范冉赠谥号。

187年,何进为陈寔赠谥号。

188年,从184年至今,何进为朝廷举荐、征召了大量士人。本年,灵帝设西园八校尉,何进与蹇硕在军权上发生交恶。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灵帝驾崩,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随即诛杀蹇硕。

五月,灭董重,董太皇太后

六月,着手铲除宦官,大量任命亲信,并征调外地军队进京。

七月,袁绍越权引董卓进京,何太后及何苗则竭力维护宦官

八月,何进被害。政变冲突爆发。

本文,我为大家展示了何进在史料中最真实的一面。我从杀猪说、到其相貌、到个人能力、到政治手腕如此种种,想必诸位已经知道世俗对何进的形象误解有多深!再者,光荣从来都是把何进塑造成肥头大耳,油脑肥肠的那种蠢货形象,还有一个就是董卓,但董卓有肚脐眼点灯三天不灭的记载,何进哪有!不画成帅哥就算了,何必丑化!还有那些不负责任的砖家的肤浅言论,不提了。

我们都知道解读一个人需要全面的认识,好的,坏的我们都不能回避。我个人认为,以史料中的种种记载,何进个人能力是中上之资,但最终没能控制住自己的队友(袁绍、何太后),最终造成自己无辜而死的悲剧。

相关推荐:

志愿军回忆录:战友目睹黄继光负伤堵枪眼

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推恩令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与亲叔叔乱伦的永兴公主 因驸马无法满足她的性欲

秦始皇长子扶苏的母亲是谁 扶苏的儿子女儿是谁

丁于《不弃不离》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