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诸葛亮的民生经济政绩

发布时间:2015-02-15 栏目:专题 投稿:无语的纸鹤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及发明家,后人对於他的忠诚和智慧总是大肆赞扬。虽然近代翻案文常以陈寿评曰「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来强调诸葛亮军事能力并不出众,但这明显是把陈寿评曰的前后但书皆删去,断章取义的结果。更遑论,陈寿虽然是《三国志》的作者,但三国历史岂是由他创造的!陈寿的评曰再怎样也只是一家之言,怎能轻易就把他当作圣旨呢?

不过本文不榖倒不是要针对诸葛亮军事的部分,而是在於他治国中有关於民生经济的层面。其实陈寿《三国志》对於诸葛亮治国的记载,大多是在於人事行政和政务法制等,这些属於政治体制内的范畴,民生经济也只有大方向的政策面,例如《后主传》记载的「务农殖谷,闭关息民」以及《诸葛亮集》中「为后帝伐魏诏」记载的「劝分务穑,以阜民财」,大力主张推行务农,以利於经济复苏。只是在细节上,《三国志》的记载却很少,若是想要一窥究竟,我们就只能从其他类别的史籍中著手。

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尤其是东部汉水(沔水)流域,非常适合以种桑麻、水稻为业。然而,务农首重水利,自秦国李冰父子修都江堰以来,都江堰就成了四川农业的命脉,所以诸葛亮首设堰官,并派一千二百名士兵对都江堰进行管理,让都江堰能够经常保持高度的灌溉水平,左思《蜀都赋》更形容蜀中当时「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粳稻莫莫」。

《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汉水右对月谷口,山有阪月川,於中黄壤沃衍,而桑麻列植,佳饶水田,故孟达《与诸葛亮书》,善其川土沃美也。」

《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引左思《蜀都赋》云:「西逾金堤者也。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而传说中诸葛亮曾在南中永昌浚有大、小诸葛堰,在汉中增筑山河堰,成都重筑九里堤,但出处都是来自明、清时代的书,《三国志》、《华阳国志》、《水经注》皆不见,所以可信度并不高,只能仅供参考。

《一统志》:「大诸葛堰,小诸葛堰在金齿指挥使司城南一十五里,皆有灌溉之利。」

《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十八.云南六》:「大诸葛堰在城南十五里。其东有东岳堰及小诸葛堰,皆有灌溉之利。」

《一统志》:「萧何始立为二堰,曹参落成之。诸葛亮军驻汉中,踵迹增筑,至宋复坏,吴玠、吴璘相继修治,广溉民田」。

成都府志.山川》:「九里堤,府城西北隅。其他洼下,水势易超。诸葛亮筑九里堤捍之。」

然而,蜀汉毕竟只有一州之地,光靠务农来自给自足是不够的,所以诸葛亮也积极拓展外贸,其中最大的贸易收益来源就是蜀锦,有大量蜀锦被魏吴所购,到了蜀汉灭亡时,府库都还藏有「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王隐《蜀记》),就可以知道生产规模空前浩大。

《太平御览》引《诸葛亮集》:「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丹阳记》曰:「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

其次就是蜀盐,早在先主定益州时就开始发展,并外销有裨国用,而诸葛亮巧妙地利用天然气,将产值大幅提高。

三国志.蜀书.王连传》:「及成都既平,以连为什邡令,转在广都,所居有绩。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於是简取良才以为官属,若吕乂、杜祺、刘干,终皆至大官,自连所拔也。」

三国志.蜀书.吕乂传》:「初,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后校尉王连请乂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干等并为典曹都尉。」

西晋张华的《博物志》曰:「临邛有火井,纵广五尺,深二三丈,在县南百里。昔时有竹木投之以取火。诸葛丞相往视之,后火转盛势,以盆著井,煮盐得盐。后以烛火投井中,即灭。迄今不复也。」

西晋蜀人李兴《祭诸葛丞相文》:「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亦般模;神弩之功,亦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

诸葛亮北伐曹魏,八年先后共五次,有几次皆是因为粮尽而撤退,但问题关键是出在运输补给,而非蜀中无粮,因为「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所以诸葛亮后来不是以木牛流马运输,就是改在汉中前线军屯。但是不管如何,都绝非一些人所说的,因为连年北伐造成劳民伤财,光是从《诸葛亮传》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以及袁子曰「小国贤才少,故欲其尊严也。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我们就可以知道,诸葛亮治蜀一直是国富民强。

相关推荐:

黄金部队:曹操组建专门盗墓的摸金军种

安乐公主为上位掌权 下毒杀害自己亲生父亲

三国人物启示录

一代女皇武则天简介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唐太宗为什么要砸毁魏征的墓碑?为何他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