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书法世界里的蒋介石父子这样 刚劲有力不屈不挠

发布时间:2015-02-23 栏目:专题 投稿:含糊的心情

书法世界里的蒋介石父子竟是这样!难得一见!

蒋介石是政界人物中最罕见的一个典型,他是一位保守的革命者。书法一如其人,衣冠整洁,笔直字方,不逾规矩。

他的成长轨迹来看,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传统正规教育,对传统国学进行过潜心钻研,坚持写省察日记,规范自己的言行;从执政策略上来看,他更多的是走传统伦理救国的道路,因此不难揣测他的书法必以工整端严见长。就字迹而言,容易看出一股凛然正气。

蒋介石书法不乏功底,以楷书为主,很少写行书。他的楷书以柳公权、欧阳询为根基,晚年又多有赵孟頫的影子,顿挫分明,结体有度,骨力雄强,章法严谨,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刚健向上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倔强性格。他的楷书用笔以方笔为主,横斜竖直,撇低捺高,表现出瘦硬挺骨之风范。

蒋介石 1948年作 杜母高太夫人七秩寿序 立轴

隔窗云雾生衣上 捲幔山泉入镜中

蒋介石 书法对联 立轴

蒋介石 书法 立轴

蒋经国(1910-1988),蒋介石之子,又名建丰,俄语名字叫尼古拉,浙江奉化人。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逝。

蒋经国致守中委员八十大寿书法

此作是蒋经国调拨汽油的手谕,笔力秀雅,颇有文人之风。

1939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三周年纪念日,毛福梅被日本飞机炸死于丰镐房家中,“双十二”对于蒋家来说,再次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蒋经国奋笔“以血洗血”。

我们再看看蒋经国《临帖书课》手稿:

蒋经国最重要,也是对他影响最大的“塾师”——父亲蒋介石蒋介石让他接受了整整6年“子曰诗云”的传统文化教育。尽管当地先生给蒋经国下了“天资虽不甚高,然颇好诵读”的评语,然而,蒋介石见儿子勤勉诚笃,始终认为“经儿可教”。

蒋经国回忆道:“父亲指示我读书,最主要的是《四书》,尤其是《孟子》,对于《曾文正公家书》,也甚为重视。”“平常我写信去请安,父亲因为事忙,有时来不及详细答复,就指定曾文公家训的第几篇代替回信,要我细细去参阅。”“父亲又常常把自己阅读过的各种书交给我读,书里不但有父亲亲笔圈点、批语和心得,并且还将重要的地方用记号提示出来。”蒋介石希望蒋经国“不愧为蒋氏之子”。在蒋介石的影响下,蒋经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蒋经国从小就给他父亲写信,但字迹有时潦草,蒋介石对他练习写字屡屡提出要求。1922年8月4日,他写信:“来信已经接到了。你的楷字仍不见佳。总须间日写一二百字,以求进步。”10月13日,蒋介石又在信中嘱咐:“你在上海,须要勤奋读书。你的字还没有什么进步。每日早起,须要练草字一百个,楷书五十个。既要学像,又要学快。”

1924年5月1日,已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仍抽暇写信,教其子练习写字的方法:“写字笔划宜清楚,且要字字分明,切不可潦草胡涂。写信的字,亦要像我写得一样大,不可太小。”26日,蒋介石写信训示:“你的字已稍有进步,但用墨尚欠讲究,时有过浓过淡之病,笔力亦欠雄壮。须间日摹写一次,要在古帖中之横、直、钩、点、撇、捺处体会。注意:提笔须高,手腕须悬也。”

1937年4月27日,蒋介石写信:“初学字体,应学习谭字为宜。最好学帖,苏字或赵字均可,以其易学也。”“谭”指谭延闿,他的书法,以颜体为基础,其楷体端庄雄健,行体则颇得米芾和苏轼之神韵,刚健潇洒。

可能是因为长期在苏联不写汉字的缘故,蒋经国此时写汉字生疏而随便。虽然蒋经国早已长大成人,但蒋介石仍指示他写字要认真,要精神贯注,有始有终。书法往往能反映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态度和作风。

相关推荐:

明代权臣严嵩真的一一代奸臣吗?他也曾正直过

刘渊:身为匈奴人却要反晋复汉

东汉武魂——关羽、张飞之勇

张治中:一生向蒋介石四次进言停止内战的将军

孟浩然喝酒误事 喝醉酒错失当官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