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风云人物

抗日殉国首位军长郝梦龄墓碑的名字为何不是他

发布时间:2015-02-27 栏目:专题 投稿:着急的小熊猫

1981年清明节,武昌伏虎山西北侧的一处山腰,一座寂寞的陵园,迎来了两个女人。

她们默默地来到坟墓前,放下冥纸、香烛,准备祭奠。可是,一个女人看了一眼墓碑之后,惊叫起来,抱住另一个女人的胳臂,惊恐地说:“姐姐,你看!”

被称为姐姐的人也看到了,墓碑上的名字是“刘静庵”。 坟墓旁的说明牌显示,刘静庵是辛亥革命早期发起人,曾任黎元洪秘书, 后被清政府逮捕,病逝于狱中。

姐妹二人向四周看了又看,最后相互望着,不约而同困惑说:“这里的确是父亲坟墓啊!”

姐姐叫郝慧英,妹妹叫郝慧兰,她们是中国抗日殉国第一位军长郝梦龄的女儿。清明节上坟,却发现父亲坟前的墓碑上写着另外一个人的名字

郝梦龄出生于河北省藁城县庄合村的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他参军后,因为作战勇敢,勤奋好学,被长官送到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26年他归属冯玉祥部队,1930年中原大战后,升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从一个农家穷小子成为军长郝梦龄却心灰意冷。他看到连年内战使得生灵涂炭,为国共双方同室操戈而深憾,于是在1934年愤而提出解甲归田,未获批准。1937年5月,郝梦龄再度提出解甲归田,仍未获批准,但是也被解除军权,被派往四川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

可是,在去四川的路上,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他得知消息后,强烈要求重回部队,请缨抗日

他在请求报告中写道:“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们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人拼。”

遗憾的是他的这一热血请求当时并未批准。郝梦龄报国心切,再次上书,要求亲到抗日一线。这一次,他被批准率领贵州的军队北上抗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郝梦龄在请缨抗日的时候,已经做好以死报国的准备。

当时,郝梦龄的家安在武汉。部队途经武汉,他利用队伍休整时间回家与家人告别。他还大女儿慧英写了遗嘱:“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留于慧英、慧兰、荫槐、前楠、荫森五儿,父留于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五日。“

一家人抱成一团,痛哭不已,不让他出发。但是郝梦龄杀敌死战之心已定。,他对子女们说:“我爱你们,但更爱我们的国家。”

9月17日下午,郝梦龄含泪辞别妻子儿女。他前脚走,郝慧英后脚就偷偷地跟到火车站,她想悄悄再看一看父亲

她没想到,这是最后一眼看到父亲

郝梦龄率部抵达石家庄后,归属第十四集团军作战。此时,雁门关已经失守,晋北忻口成了山西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道屏障。

中国抗战史上最为惨烈的忻口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

他慷慨陈词:“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官长。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他给妻子剧纫秋写下了最后的遗嘱,说已经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他慷慨写道“故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

可是,这是一封并未发出的遗嘱。遗嘱写完后,第二天,10月10日,忻口战役就开始了。

日本采用立体进攻,飞机、大炮、坦克交织成密集火力网,逐步向我军阵地推进。

郝梦龄率领的第九军部署在中央地区,首当其冲,经受最猛烈进攻。郝梦龄亲临最前线指挥。敌人志在必得,我军宁死不退,双方多次展开了白刃近身格杀,近距离互掷手榴弹,血光映日。敌我双方阵前,死尸相枕纵横。

在敌人的炮声里,郝梦龄对部下说:“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这块阵地,决不先退。我若是先退,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

你们大家敢陪我在此坚守阵地吗?”他大声问。

“誓死坚守阵地!”所有官兵齐声回答。

10月1 6日凌晨,郝梦龄率部展开反进指挥所洞躲避,他说:“我在前线督战是自己的任务,是自己的本份,岂能畏缩不前?”部下再三劝阻,他决意留在前线,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

一语成谶,长剑折刃。

天边亮起一抹血色的晨曦,天色渐亮。郝梦龄部队愈战愈勇,日本鬼子开始溃败,谁也想不到,此时悲剧发生了。在经过一处隘路时,郝梦龄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他倒下后,仍然用力呼喊,激励部下奋勇杀敌。

在战士们的急切而无奈的呼唤里,他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太阳升起了,灿烂的朝晖照射在他死后仍然神色坚毅的脸上。

他倒下的地方,距离敌人阵地不足200米。

1937年10月24日,郝梦龄的灵柩运到武汉,以国葬仪式安葬于武昌伏虎山。

1937年12月6日,郝梦龄被追授为上将,蒋介石亲笔写下祭文:“矫矫郝君,一军独领,身先士卒,纵横驰骋。神皋禹甸,寸土寸金,有寇无我,人同此心。”

1938年的小学国语课本上,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第一个军长”,主人公就是郝梦龄

汉口《大公报》报道说,民国以来,军长之因督战,而在沙场殉职者,实以郝将军为第一人。

1941年,郝梦龄将军殉国4周年纪念日,音乐家冼星海作《郝梦龄将军悼歌》。

1946年,汉口日租界吉林路被命名为“郝梦龄路”。

2014年5月8日郝梦龄将军孙女郝枚一行来忻口战役遗址缅怀先烈

英雄为国勇捐躯,国人却负英雄血。

在给妻子的最后遗嘱里,郝梦龄写道:“我即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教育当然不成问题。”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人们发现了一封没有来得及发出的给友人的信 ,里面写道:“ 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

烈士捐躯,国家仍在,他的家人又得到了什么呢?

1938年,郝梦龄牺牲第二年,汉口沦陷,家人流落到重庆。没有了郝梦龄郝家也没有了经济收入,生活陷入了贫困之中。郝梦龄留下的五个孩子,只能利用假期,走上街头叫卖西瓜、茶水,赚取学费。

一天,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在外散步,被路边小孩的叫卖声吸引,就与孩子们聊了起来。

冯玉祥问:“你们是哪儿的人?姓什么?”

孩子回答“我们河北藁城县庄合村人,姓郝。”

冯玉祥问:“你们那儿有一个姓郝的,叫郝梦龄,知道吗?”

“他是我爸爸!”小孩回答。

冯玉祥闻言大惊,立即让孩子领着,来到郝家。看到郝家家徒四壁,冯玉祥几近落泪。冯玉祥写了报告,呈送给国民政府,蒋介石亲笔为郝家批拨两万块大洋,并且国民政府报销郝家孩子学费。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了,但是郝梦龄若地下有知,亦不会欣慰。郝家回到武汉后,无处可去,幸亏郝梦龄的一个老部下,借给他们一间小黑屋,一家人挤在里面,衣食无着。

后来,郝慧英找到学校老师,请求给条活路。在老师的斡旋下,武汉日报的记者到郝家采访,在报上登了一篇题为“武汉有堂堂郝梦龄路,家人却风雨飘摇“的报道。政府看到后,赶紧派人给郝家找了个两间房暂且栖身。

新中国成立后,郝梦龄没有被追认为烈士,郝家没有得到丝毫抚恤。而且,后来发生的两件事,在郝家人心里留下了永世不灭的烙痕。

第一件事是郝梦龄坟墓在1969年被红卫兵铲平。当时,郝慧英带领妹妹弟弟们去给父亲上坟,才发现墓被铲平。孩子们也不敢给烈士父亲重新修坟,只好对着坟墓洒泪祭奠。

第二件事是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郝氏子女前去上坟,却发现陵园被修成了辛亥革命烈士陵园。更让人悲愤的是,郝梦龄的墓坑变成刘静庵坟墓,还立下了刻着刘静庵名字墓碑刘静庵坟墓也在附近,民政部门为了建设统一的辛亥革命烈士陵园,就让刘静庵占了郝梦龄的墓。

郝家姐妹艰难奔波,民政部门才把刘静庵墓碑换成郝梦龄的。

1983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郝梦龄为革命烈士。

中国抗日第一位殉难军长,地下有知,当可瞑目。

相关推荐:

清朝史上道光年间火柴竟是奢侈品:被进贡给皇帝

某作家彻底否定诸葛亮:称其“天下第一罪魁”

民国第一美男作家:被鲁迅的冷嘲害了大半辈子

邓州宰相群之辅佐大唐七朝的宰相——赵宗儒

王安石的改革为何会失败?国家治理体系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