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时候曹操为什么没有选择放火箭?

发布时间:2015-08-09 栏目:专题 投稿:激动的云朵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是一位大能人物,他留下了很多的故事,其中的草船借箭更是彰显了诸葛亮的能力,那么当时曹操为什么有选择火箭呢?这样诸葛亮的计谋就彻底失败了。

这段草船借箭的典故,在真实历史上却不是诸葛亮的手笔,而是孙权的杰作。罗贯中拿来给诸葛亮修饰神化。真实历史原文如下:

《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曹操孙权回去后还大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罗贯中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然后安给诸葛亮。来看下三国演义怎么安排的剧情:

四更(1-3点)时分出发,当时大雾漫天,江上更是浓密,诸葛亮邀请鲁肃共同出发,五更(3-5点),船靠近曹军水寨。然后一字摆开,擂鼓呐喊,让船体受箭。曹操却说,大雾遮江,怕有埋伏,只远远放箭就好,遂安排1万人的弓箭手连续射箭。孔明得够箭返回。

诸葛亮是半夜凌晨3至5点到曹操军寨,因为有大雾遮江,所以来到近前才被曹军发觉,发现被袭击后,按照一般思维是紧急集合对抗,曹操又怕有埋伏,所以吩咐使用弓箭远距离攻击,免于自己中埋伏得危险。

这时候算是军情危急时想到得最好办法,他根本没有考虑到用火箭,因为火箭要时间提前准备得,箭头缠好布条,还要准备好油,还得安排点火手,或者准备好火把。

提前准备好点燃物:这些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根据一般敌袭经验,等你搞好这些,都已经输掉这场战争了。

诸葛亮正是算准那天江上有大雾,这才摇着船来骚扰曹操曹操仓促中迎战,看不清形势,只以为船上满满都是士兵,才下令放箭的。

所以,这样一分析,当时诸葛亮确实行的是一着险棋,他既得算准那天大雾,让曹操看不清,又得搞个突然袭击,让曹操来不及准备,优先采用射箭防御,如此才能便宜得到军箭。

在《魏略》记载中,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大船,进入曹操军水寨前,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曹操下令放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所以说,”草船借箭“,是罗贯中小说里根据孙权观曹军的这件事情,改良而来。既然是小说杜撰的故事,那当然要遵循小说的故事发展了,如果一把火把诸葛亮烧死了,与历史也违背了,小说也没法往下写了。

至于,孔明还留了一手?我想应该就是当时的天气原因,大雾表示空气中水蒸气过多,而火箭燃烧物是浸满油脂的抹布,燃烧时间段、燃烧能量小,如果遇上存在较多水珠的空气,我想即便是射到船上,也会被天然灭火器给灭掉。诸葛亮就是算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不在乎。

还有一点也可以算作孔明先生的后手:倘若曹操真用火箭射来,一旦引起燃烧诸葛亮便可以下令将船驶向曹营,而自己与鲁肃所坐之船只需要开走即可!要知道此时曹营所有战船都中了凤雏先生之计(所有战船已经连接在一起),一旦战船燃烧起来,倒霉的还是曹军!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孔明已经被神化了,“多智近妖”也。草船借箭被赋予诸多美誉,但有史料称其实这场策划并不是他,所谓的后手之类估计也是后人的推测。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来审视这场完美的计谋,仍然要感慨古人智慧的高妙。

相关推荐:

英国主动派遣使臣纳贡,晚年的乾隆大喜过望

村妇变皇后生出了千古一帝王娡是怎么成功

品三国——盘点三国题材影视剧

司马懿和刘禅是如何演绎官场智慧的?

人死为何要用布把脸盖起来?一口嵌面具铜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