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朱棣造反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一个和尚?

发布时间:2015-09-03 栏目:专题 投稿:苹果抽屉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衍生出一门奇怪的学问,即面相学,也就是从一个人的面相看此人未来的结局,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面相大师,比如秦汉时的许负就曾断言刘邦日后必成帝王,唐朝的袁天罡就看出武则天日后必能称帝,历朝历代都有相术大师,明朝的当属袁珙最厉害。

袁珙是元末明初人,他写有《柳庄相法》传世,据说袁珙的相人术十分厉害,甚至超过了唐朝的李淳风,要知道李淳风是写出《推背图》的大神,能预知后事五千年的事,而袁珙看过人的没有不准确的,早年他四处云游时,就在嵩山遇到了一个和尚

袁珙看到这和尚表现很老实,似乎属于吃斋念佛的样子,但仔细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善类,他对和尚说:"你这个和尚面相怪异,三角怪眼背如虎,日后定是成为杀人狂魔,会成为像刘秉忠那样的人," 刘秉忠是元朝政治家,曾经帮助忽必烈安邦定国,算是辅佐皇帝的人。

和尚听到袁珙这样评价自己,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十分高兴,因为这个和尚名叫姚广孝,他身怀雄才大略,却遇不上明主,一身抱负无法释放,姚广孝一心想要天下大乱,然而趁机发挥才干,后来他投奔朱棣,果然帮朱棣登上了皇位。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一登基就开始削藩,朱棣虽然不愿被削藩,但也并没有打算造反,但在姚广孝的怂恿之下,最终他被逼得无奈,只好赌一把,朱棣造反之前打算占一卦看看吉凶,姚广孝对他说:"你如今已骑虎难下,莫非卦象不吉利你就不反了吗?"朱棣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果然起兵造反

姚广孝的怂恿之下,朱棣一部部准备,朱允炆一边削藩,朱棣却在暗中扩充实力,尽管三年的准备,他终于起兵了,尽管三年的战争朱棣击败了侄儿朱允炆,如愿登上了皇帝宝座,这三年史称"靖难之役",期间造成大量百姓、士兵四万,据不完全统计有60多万人死在这场战争,无数百姓无家可归,朱元璋在位31年休养生息,都被朱棣一下子搞没了。

要不然姚广孝怂恿,或许朱棣根本不敢造反,他不造反就不会有60多万人的伤亡,所以这个数字应该记在姚广孝的头上,当年袁珙说过他会成为杀人狂魔,的确是字字应验了,姚广孝也是个很奇怪的和尚,他鼓动别人造反只是为了展现自己的才华,他对那些功名利禄也没啥兴趣,你说他怪不怪?

个人生平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 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 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顾炎武:“少师之才,不下于文成(王阳明),而不能行其说者,少师当道德一,风俗同之日,而文成在世哀道微,邪说之作之时也。”李贽:“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人物评价

朱棣:① 广孝器宇恢弘,性怀冲澹。初学佛名道衍,潜心内典,得其阃奥,发挥激昂,广博敷畅,波澜老成,大振宗风,旁通儒术,至诸子百家无不贯穿,故其文章闳严,诗律高简,皆超绝尘世。虽名人魁士心服其能,每以不及也。② 广孝德全始终行通神明,功存社稷,泽被后世,若斯人者,使其栖栖于草野不遇其时以辅佐兴王之运,则亦安得播声光于宇宙垂功名于竹帛哉。

李贽: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张廷玉:① 帝在籓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② 惠帝承太祖遗威余烈,国势初张,仁闻昭宣,众心悦附。成祖奋起方隅,冒不韪以争天下,未尝有万全之计也。乃道衍首赞密谋,发机决策。张玉、朱能之辈戮力行间,转战无前,陨身不顾。于是收劲旅,摧雄师,四年而成帝业。意者天之所兴,群策群力,应时并济。诸人之得为功臣首也,可不谓厚幸哉!

你对于这位和尚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推荐:

在我国古代男女结婚都有什么要遵循的礼仪?

孔门弟子们官运亨通 为何孔子想当官却没人要

胡搅蛮缠的无赖家庭会有好报吗?这里有一个清朝的例子

国军解密:蒋介石嫡系将领分为哪三个派系

杨广怎么借助两个女人登上太子位?杨广夺太子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