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明朝倭寇到底是不是国人居多

发布时间:2015-12-28 栏目:专题 投稿:殷勤的银耳汤

《倭变事略》记载:嘉靖三十二年,在浙江嘉兴的一个县城,一个极其普通的清晨,一艘停泊的海船的引起了当地的轰动。船上载着六十多个“髡头鸟音”的怪人,个个都携带着武器,他们派出一个会写汉字的同伴,告诉驻守官兵:“我们来自日本,路过这里船舵坏了,要在这里停留几天修船,所以需要你们借出点粮食。”当时天下太平,百姓也并不害怕,只把这一切当作热闹来看。谁料黄昏时分,船上的人忽然拉弓射箭,杀死了驻守的百余名官兵。直到这时,百姓恍然反应过来他们就是海贼,连忙关上城门共同抵抗。

明朝倭寇形象

关于倭寇,除了明代官方书籍记载,当时很多文人也都有所记录。《倭变事略》就是作者采九德根据自己耳闻目睹的倭寇之事记录成册的。

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明朝倭寇之乱非常严重,然而那些“髡头跣足”的人都是日本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嘉靖年间,抗倭奏报往往会提及“真倭”“从贼”这样的字眼,真倭指的是真正的日本人,而从贼往往是浑水摸鱼的中国人。而《明史》记载更为惊人:从贼比例占到了七成左右!

倭寇四处劫掠

上面说的从贼所占比例,在一个倭寇掳走又劫后余生的当事人那里得到了更加精确的验证。那个当事人说,在掳走他的两百多个倭寇中,福建人占了十之六七,还有少量其他沿海地区的人,而真正的日本酋只有十几个。这样看来,从贼实际所占比例超过七成。

事实上,元末明初的倭寇确实是日本人居多,但到了嘉靖年间,倭寇中中国人逐渐占到了很大一个比重。

按照明朝文人的说法,那时的倭寇,包罗了三教九流。有生计窘迫的百姓,有凶徒囚犯、被罢免的官吏,也有不得志的书生,甚至还有和尚。

和尚和书生当了海贼,这听起来确实有点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很有名的几个倭寇首领中,就有和尚和书生。《倭变事略》中记载了一个专门出谋划策的倭寇书生,他还在一个庙里的墙壁上题了一首五言律诗,文采深得采九德赞赏。

关于假倭寇的记载还有很多,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中写了一个关于倭寇的故事,大概意思就是倭寇遇到中国人的时候,并不会把他们全部杀了,如果遇到的青壮男子,就把他们的头发剃了,再涂上油漆,装扮成倭寇的样子。每次跟官兵打仗的时候,就把那些倭寇推上去打头阵。官兵完全不分辨是不是真的倭寇,反正每杀一个就能得到一份赏银。那些被剃了头发的假倭寇就想,横竖都是死,还不如靠着倭寇多活几天,于是万般出力行凶。等到他们在前面当了头阵,那些真正倭寇再尾随突围,也因此那些官兵总是不能剿杀真正倭寇

戚继光起兵抗倭

明朝后期假倭寇的主力军不外乎就是两个群体,其一就是隐藏身份的起义军,其二便是无以维持生计的百姓

洪武年间颁布的《大明律》对外贸交易限制很严苛,严禁私自与外番交易铜钱、铁货、丝绸锦缎等物品,被发现者一律处死,也严禁私人制造二桅及其以上的船艘。而犯了勾结外族,则更是谋反大罪,一经发现,犯者凌迟处死,而本宗族及异性亲族所有满十六岁的人也要全部斩首。为了免受诛九族的罪责,明朝的大多数起义军往往都是起一个外号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沿海地区的则直接扮成倭寇。地方官员自然不愿意因为自己辖区百姓造反影响自己的政绩,因此上报时也都说是倭寇扰民等等。

戚继光起兵抗倭

嘉靖前期,沿海地区到了一些走私贩和海盗严重的危害,加之中国和日本海商之间严重的走私行为,让明朝政府感到了严重的危机,也因此颁布了严苛的禁海令。这种因噎废食的行为使得沿海地区百姓无以维持生计,导致了倭寇主体转换成了难以维持生计的百姓。或许是本乡本土的原因,又或许是这些倭寇代表了沿海地区广大人民心声,反正百姓倭寇是万分支持,全民都是倭寇,民冦一家的情景在那时屡见不鲜。而万分遭人嫌弃的朝廷官兵——所谓的正义之师,又如何能够敌对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倭寇呢?

这一期间的倭寇之乱是明朝最严重的一段时期,整整持续了四十多年。而世间,又有多少事物能够耐得住四十年光阴的消磨?

相关推荐:

纪晓岚墓葬中的七具女尸,竟然还不是他的全部老婆

震惊全国的四川僵尸事件:遭封杀的僵尸之谜

秦始皇身世之谜背后的故事:存在司马迁的杜撰

中国历史上十位草根皇帝创业史揭秘:十大草根皇帝

年羹尧怎么死的 雍正为何派李卫杀年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