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细论三国人口比较──答「蜀汉的空城计]

发布时间:2016-01-22 栏目:专题 投稿:笨笨的盼望

对于孔明北伐动辄猜以「总体空城计」来欺骗曹魏,看起来似乎有理,实际上则未比较数据。

若以亡蜀的人口数计算,当年蜀约九十四万口,魏则有四百四十三万口,蜀魏的比率大约为百分之二十一,相当于魏比蜀有四点七一倍的优势。但是这就忽略了东吴的存在,因为只有曹魏要全力应付蜀汉,才有办法尽全力来对付,否则曹魏若要留人对付东吴,人口势必打折扣。

再以吞吴的人口数计算,吴约二百三十万口,若假设前述魏蜀人口不变(因史料考证欠缺,略以三国人口零成长为前提)曹魏若扣除此一人口,面对取蜀之前所剩下来的人口,仅剩约二百一十三万口,面对蜀汉的九十万口,顶多只有二倍多的优势

最后以吴蜀联合对抗曹魏计算,吴蜀之三百二十四万口曹魏之四百四十三万口比上,比率大约为百分之七十三,若是曹魏同时应付吴蜀,总人口优势仅有一点一点三六倍,这就是联合两小还是可以抵抗一大。

而且曹魏的北方还有蛮族蠢蠢欲动:曹操三征乌桓、曹彰及秦朗北伐鲜卑、还有对匈奴及羌族的战事等,另外再加上益州以北、凉州以西的氐族,这四族刚好就是后来的「五胡乱华」其中胡族之四(除了羯族外)。曹魏的北方背后有少数民族,若再备战防范,所剩人口能应付西南的蜀汉及东南的东吴,恐怕再打折扣。但是蜀汉无后顾之忧,南中被镇压后,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叛乱。一个是曹魏后有顾忌,一个是蜀汉后无干扰,优劣立分。

最初,曹魏不曾出兵伐蜀,连曹真那次伐蜀也要走小路半途而废(不知曹魏所惧何事?竟不采大路直攻汉中蜀汉不是听说很弱吗?),只有最后一次才以钟会、邓艾等出兵灭蜀。其它战事全部都是孔明与姜维连年北伐,洮西之役,曹魏被杀身亡高达数万余人,中原人数再多,这都不算很小的败战(官渡之战也才死七、八万人)。

因为益州原恃天险,本属易守难攻,不用以攻代守,就能守成。而孔明与姜维的屡次北伐,几乎皆由汉中动员攻敌,而非从成都出兵,动大军加上屯田的规模,这已不是佯攻的作假攻击(不然魏将张合、王双及数万阵亡士卒还真因意外不小心自杀而死?)。这应是蜀汉有计划,有组织式的战略,所以才造成曹魏的创伤,被击而受创。

蜀汉虽国小民弱,但是比起曹魏来,还不致于相差太多,吴蜀联合谋曹后,人口比率还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三,换句话说,曹魏优势不过只有一点三六倍,若扣除防范五胡或留守等,以不到二倍的距离,要说是一比一的势均力敌,并不为过。况且刘备在赤壁战后,先取荆州,后收益州,再攻汉中,正是全盛时期,后然虽失荆州,又东征失败,但后势仍有余力南征北讨。(如果东吴不背叛偷袭荆州的话,吴蜀联盟仍有灭曹可能。)

否则虚假式的北伐,早就被强国猛兵所识破,而不会一再被骗,中原人才济济,文臣如林、武将如海,谋士猛将善谋骁战,故曹魏的阵亡将兵并非笨死,而是中计所杀。包括夏侯渊、张合、王双的中伏及洮西兵败数以万计的伤亡,皆非被来自蜀益假装性的进攻而死,货真价实的硬仗而亡,一次或许侥幸,屡次皆然就不是意外。刘备当年北攻汉中,是真的想攻拔汉中,而非以战代守仅保益州而己,攻取汉中,就得汉中孔明北伐,正是复兴汉室,想要进军中原,只是未能成功,若是战胜,难道孔明为了贯彻以战代守,不惜退兵吗?若是攻下长安,孔明会进驻还是退军呢?

「鞠躬尽瘁,死后后已」,正是孔明一生想要「复兴汉室」进讨中原的战略。若是认为以卵击石,用尽骗术来欺暪曹魏,变成以战代守的空城计,好像只有心机而没有实力。事实上一比一的势均力敌,根本不能说是以少击众,或是人力物资不能与中原相比。西晋以统一的姿态而被五胡乱华,这也不是因为蛮族的人力物资比统一的中原更强,事实上匈奴、鲜卑等地比益州更国小民弱,只不过孔明北伐未成,而五胡南侵乱华成功。匈奴刘渊兵力不会强过孔明北伐的兵力,西晋(统一三国后)全国的兵力不会比三国鼎立时的曹魏还少,但是孔明伐魏、匈奴犯晋同样以少击众,只不过结果不同。

以成败论英雄的结果,就会出现蜀汉变成以攻代守,好像意不在攻,攻则必败;而五胡乱华的攻击就是真攻击,意在求胜仗,攻则必胜。若是五胡乱华失败,大概后世也会有人猜测五胡以攻代守的空城计,反正国小民弱、人口不多、人力物资等用词又可重新套句在以寡击众的形势,不仅孔明北伐失败适用,若是五胡乱华失败也同样适用。

若再检视后来历史,李唐就是少数民族(胡蛮)入主华夏、宋朝四大外敌(契丹、女真、西夏、蒙古)及满清入关皆为以寡击众而逐鹿中原。如果吴蜀可以联盟的话,曹魏无法同时动摇吴蜀,除非是各个击破:曹魏单独面对蜀汉人口比例优势为四倍多(四点七),灭蜀合计人口后,再面对东吴的人口比例优势则将近变成二倍(一点七);若是曹魏对付吴蜀联合,人口比例优势反而降为一倍多(一点四)。因此吴蜀两隅不和,最大的利益为强大的中原曹魏之所以独霸天下,全拜吴蜀斗争之赐。

因此所谓臆度,事实上经不起数据的考验,因为从三国人口比例便可看出势均力敌,而非强优弱劣一面倒以卵击石,迫使蜀汉非摆空城计不可,然后硬说曹魏毫无贤臣足以意料意图、中原欠缺武将足以抵抗蜀汉的佯攻云云幻想。

出兵原意在求胜,将军之事,本在求胜心切。

相关推荐:

凤雏庞统投奔孙权的时候,为何没有受到重视

揭秘荆轲刺秦的真相,田光为何非自杀不可?

项羽目生双瞳有帝王之相,为何却打不过刘邦?

厚黑无形的待友,学厚与黑处世楷模刘备

揭秘左宗棠为什么瞧不起曾国藩? 左宗棠与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