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曹操评传

发布时间:2016-01-24 栏目:专题 投稿:朴实的花瓣

当时年少

曹操呱呱坠地的时候,他父亲曹嵩不会想到这个儿子将来会开创一个新的帝国,更不会想到他会成为两千年无数争论的焦点。但曹嵩为他儿子创造了足够的条件,这个条件能够保障曹操在未来的日子里不会举步唯艰,因为他是中常侍曹腾的儿子,尽管不是亲生的。中常侍实际就是太监头目,实权很大,但往往被人看不起,不过曹腾口碑很好,很多当时自负清高的名士都受过他的恩惠。曹嵩以父之名,也做了个不小的官(司隶校尉),后来通过贿赂,更成为过汉朝的太尉,现在一般说国防部长或总司令,虽说是买的官做,毕竟到了那个位置。

据说曹操“少机警,有权术”,更说他因为飞鹰走狗被叔父告状,弄出了个“羊颠风事件”,使曹嵩兄弟不合,从此没人能管到他。少年曹操游荡于京洛之间,渐渐显出他超越常人的能力来。通过当时人物鉴定专家许子将的鉴定,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自己也相当满意这个评价,他醉心于武艺兵法,准备在即将来临的乱世中大展拳脚。

曹操青年时候的官宦生涯大约是这样的: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这段记叙波澜不惊,实际却有很多讲究。能够二十举孝廉,没有祖父的名位估计不怎么可能;在北部尉任上,曹操设五色花棒,严肃刑律,曾棒打夜行的蹇硕(中常侍)叔父,由于曹腾的关系,蹇硕不能把曹操怎么样,却将他放了外官(升官);任上曹操亲族有犯事的,曹操被牵连免官,才有征拜议郎之说。

公元一八四年黄巾大起时,曹操已经二十九岁了,终于等到了传说中的乱世。

曹操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参予颖川之战。颖川之战中曹操有什么功劳已经遗失了,但战后他被封为济南相,成为了一郡之长。在济南曹操仍然奉行他那一套治国方略,“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但曹操又害怕得罪人多了会被报复,于是辞官归家,借隐遁以重名(所谓春秋读书,屡辟不就是也),实际上是等待新的时机。

这个时期的曹操,作为汉朝一个官宦子弟,一个中层干部,应该讲更多的是想做个“治世能臣”,挽救汉朝于水火之中。这点从他不断在任上得罪权贵,想改变社会的颓废空气就可以看出来。至于可不可以理解为哗众取宠,我想作为一个思路是可以成立的,不过我并不愿这样想。

头角峥嵘

曹操并不需要等太久,很快北方又有叛乱,于是曹操又被朝廷征用,成为了后来著名的“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其他人有袁绍,袁术,鲍信,淳于琼,这些也都是后来我们熟悉的人物,何进是他们的主管。曹操在这里目睹了何进谋诛宦官,宦官杀何进,袁绍袁术又杀宦官的全过程,也看到了董卓入京,董丁争雄,董卓专权的全过程。这汉末政坛的一系列大事让人眼花缭乱,对曹操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现在已经不能完全说清楚了,但很显然的,在曹操的心里对政治的认识更加清醒和理智了。

随着董卓废立献帝,更大的风暴来临了。董卓虽然掌握了皇帝,但他没有足够的威望服众,各地都在酝酿反董的动作。曹操也在这时悄悄东归,回到老家组织反董人马。曹氏在东郡有巨大的号召力,很快曹操就组织起一支万余人的队伍,参加到关东诸侯的联合军事行动当中。纠正演义中的误导性说法,首倡义兵的人是鲍信而不是曹操,诸侯合纵也散在关东从河南到河北的大片地区,并不是大家都把自己的军队拉到一起集合。讨董联盟中以孙坚最为积极,也最能打仗,他先后打败了董卓的都督华雄,吕布和其他几支部队,让董卓心惊胆战。曹操则是其中最坚决的,他在为诸侯的谋划中充分展示了他的战略天才,从行动上,他亲自带兵进抵荥阳,在汴水和徐荣狠狠的打了一架,这一仗曹操因为兵少输了,但力战尽日,逼得徐荣也只有后退。从曹操这段的言行来看,他还对重建汉朝有那么一点点的热心,但在此之后,他将完全放弃为汉朝打算。因为他发现关东诸侯没一个是为了朝廷而起兵的,都在囤聚兵马,你我攻击,谋求自己的利益。种种迹象表明,汉朝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作为一个朝代的历史即将结束。于是曹操重新东归募兵,然后回到河内,开始参予到诸侯争霸的行列。

刚开始时,曹操的实力在诸侯中相当弱小,因此他依附袁绍。借打击黑山的机会得到了东郡的治理权,借打击黄巾的时候取得了兖州的治理权,黑山和黄巾都是农民军,如果以现在的观点看,那是用无数穷人的鲜血染红了顶子,但我们现在来责骂曹操也不公平。取得兖州的时间大约是一九二年,曹操正式荣升为一州之长,成为一大诸侯。感谢刘岱,感谢鲍信,他们不断的给曹操开路。成为一州之长对曹操来讲是重要的,因为在此之前他还没有过这样的地位。他不同于袁绍袁术,家底毕竟没那么厚实,响应他的人也不如响应二袁的人多,有一个自己控制下的比较大的地盘,有助于他积累人力物力。

曹操得了兖州,第一件就是安排人去谯接他养老在家的父亲。这本来是一个儿子的孝心,结果却演变为一场灾难。徐州刺史陶谦手下的将领看中了曹嵩的几百辆车的物品,半道上将曹嵩一家杀了(至于是不是陶谦本人的意思,不好妄加猜测)。盛怒的曹操下达了血洗徐州的命令。陶谦并不是三国演义中的长者形象,虽然他是当是名士,但在徐州打家劫舍的事情也做得不少,杀曹嵩的事情就算不是他亲自下的命令,也是他御下不严。可陶谦和他手下的将军实在不怎么样,根本抵挡不了曹操的猛攻,曹操的一九三年和一九四年春两次大规模攻击徐州,几乎把陶谦的所有老本都拿掉。“所过多残戮”,这是陈寿的春秋笔法。曹操后来会被认为是奸雄,这是重要的一环。好在山东诸侯联袂来救,好在吕布陈宫袭了兖州,曹操必须退兵,徐州才没被屠个精光。

曹操血洗徐州是他一生的污点,不管是不是为父报仇。陈宫会叛离他估计和这也有一点关系,后来他的这种强横的性格不断受到指责,也是人性使然。谁喜欢一个魔鬼呀。

霸者之路

一九四年吕布袭取兖州,是曹操人生路上一次巨大的考验。由于主力部队远在徐州,由于陈宫在兖州的影响,由于吕布的威名,兖州在很短的时间就几乎全部落入吕布掌握中。荀鱼和程昱是保证曹操不至于无家可归的功臣,他们联手保住了几个小县,让他在回到兖州过后能有和吕布争夺的基地。曹操的不臣之心在兖州就开始表现了。得到荀鱼时,他说荀鱼是他的子房,明显是把自己摆在汉高祖一般的位置,而手下的谋臣们在给曹操进言时,又说巩固兖州是“高祖据汉中,光武拒河内”,都没有把实际还存在的皇帝看在眼里,好象天下已经是他们的。但曹操他的谋士们选择的战略方向是对的,没有去欺负刘备那个爆发户,全力向吕布发起了猛攻。吕布虽然在战场上有万夫莫挡之用,但他在战略上,在政治上乏善可陈,曹操曾说过,当他从徐州撤回的时候,吕布没有在泰山险要处设下伏兵,就表示他是无谋之人,后来在与曹操的争夺当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场争夺历时一年左右,吕布最终被赶出了兖州,曹操获得了他自己的河内,无论三国演义写他怎么狼狈,也没有改变这场战役的结果。

一九六年是曹操称霸天下的转折点。当他在兖州和吕布争得昏天黑地时,汉献帝正在受苦,由于李榷郭汜暴起争端,皇帝开始辗转东归,并且传檄关东诸将勤王。曹操看准了汉王朝残存的号召力,果断的带兵西行,然后连拉带拽把汉献帝弄到了许昌。(许昌是曹操刚刚从黄巾军手中抢过来的地盘。)无论如何,汉献帝两年的流浪生活结束了,高兴之余,爽快的让曹操掌握了朝廷大权(他可以说不吗?)。至于是录尚书事,还是大将军,司徒,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不臣”的地位,原来高傲的袁绍也需要曹操给他封官,只不过袁绍实力还在,曹操才让出了大将军的位置。其实对于皇帝作用的认识,天下并不是曹操他的智囊团才清楚,袁绍的谋臣中有人看到了刘备的谋臣中有人看到了,可他们并不能象曹操一样果决的去获得皇帝。郭汜李决,杨奉董承等人虽然曾拥有皇帝,又不会利用皇帝的名目做文章。只有曹操,一旦皇帝在手,就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来。

诸侯们很快就感受到了拥有皇帝的好处。曹操本来是袁绍是小兄弟,事事看眼色行事,现在官位却爬到袁绍上面去了。刘备凭空得了个徐州,曹操早就看着不顺的,现在有办法了。一封诏书,刘备乖乖的带着不甚强劲的兵力去和袁术拼老本去,连徐州有吕布这只猛虎都顾不得,最后把老婆孩子都丢了。袁术是汉朝末年比较嚣张的一个,觉得做汉朝的地方官没意思,干脆做起了皇帝。这自然是一件捅马蜂窝的事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汉朝再怎么不可救药,也横亘了四百年历史,特别是在士人中有相当的支持者。曹操以汉政府的名义讨伐袁术,明正而言顺,加上袁术在军事上也不是对手,败亡是迟早的事。讨吕布,讨张绣,安定关中诸将,都打的是皇帝的仗,别人就算心里明白,也拿他没办法,只好一个一个等着被吞并的命运。因此,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九年,曹操在很短的时间呢就控制了南到淮河,东到大海,北到黄河北岸,西到渭华平原的广大地区。

当然不是否定曹操的军事能力,皇帝只是一个冠冕的出兵理由,沙场上还得由他和他的将军去做,各种史料评论对他的军事水平论述甚多,不能一一转载,但我们可以认定,曹操的军事能量是高于他同时代的其他军事领导的。不必用曹操曾经的败仗来贬低他的形象,胜败乃兵家常事,哪个将军能说不仗不败,夸张点讲,能一兵不损?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表明曹操控制战争局面的能力最好。这种能力是综合各方面的能里,包括战略规划,包括本身的鬼谋,包括用人,包括后勤,包括政治,曹操在某一方面也许不如某个人,但综合在一起,没有另一个人能超过他。还是得说一句,挟天子给曹操争霸天下加了很重的一个砝码。无论我们怎么夸张都不为过。

平定北方

公元二百年,曹操袁绍在官渡进行了一次战略决战,虽然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曹操还是取得了胜利。从实力上讲,曹操是是比袁绍弱的。提到袁绍,就是那个优柔寡断的形象,但实际上袁绍在诸侯中还是比较优秀的。袁家四世三公,实际上袁绍的母亲只是一个小妾,因此他小时候在家的地位不高,甚至成为诸侯了,他的兄弟袁术还是瞧不起他。大概是这个经历使袁绍能折节下士,也有相当的决断,这可以从他不遵从董卓,从他果断夺取冀州,从他在和公孙瓒战斗失利时的奋起都可以看到。袁绍反而取代了袁术成为袁家的形象代表,为他积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曹操长期形成了强大的压迫。至于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屡屡失误,可能得归咎于此时袁绍的过于自负,认为天下就自己最强了,凭实力就可以横扫一切。既瞧不起曹操,也不再对手下的将士言听计从,外忌内宽,临事不决,大好的形势被白白浪费。曹操为打赢这场战争做了细致的工作。他和他的谋士们审慎的分析了战胜袁绍的可能性及方法,派遣钟繇到长安坐镇,稳定了关中诸豪,争取了张绣的投诚,平定了刘备的叛乱,派臧霸进入青州,使袁潭不能西顾,然后集中了自己的主力,选择了官渡这个有利于自己的战场。斩颜良文丑,烧乌巢,自然是曹操和他手下的谋略武功。正面战场于禁起了重要作用,他是官渡相持的悍将,各路奇袭主要由徐晃等人完成,曹仁负责后路,平息汝南的叛乱。由于战争相持的时间长久,曹操方打得相当辛苦,正面战场袁绍拥有重兵,粮食充足,后方汝南袁绍的老家看见曹操可能落败,蜂拥而起。正象荀鱼所说,曹操必须努力支撑,等待战机的到来。等到袁绍在乌巢失误,张高投诚,曹操才算松了口气。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北方霸主的基础,但仅仅是个基础而已,相比曹操袁绍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北方虽然有他和公孙瓒多年的征战,但损失远不如河南一带,河南一带是黄巾起义的重灾区,后来又迭经董卓所部,袁术所部残略,能积聚多大力量至少不能和河北相比。官渡之战袁绍虽然失败了,也仅仅是损失了一点士气民心而已,兵力方面适当整理一下,仍不是曹操可以小觑的力量。所以曹操大的威胁仍在河北。没给袁绍任何机会。虽然曹操的部队不断在荆州河北两边调动,但那只是他寻找战机的手段,他猎鹰般的眼睛时刻盯着袁绍的破绽。二零二年的仓亭之战又以袁绍的失败而告终,经过连番打击的袁绍终于无奈的死去了,还留下了大儿子袁谭和三儿子袁尚的权位之争。嫡长子袁谭久有战功,手握重兵,袁绍却培养了三子袁尚继承自己的权位,两个儿子就象他们的父辈那样开始了争斗,这给了曹操可乘之机。袁谭在和袁尚争夺失利后,居然向曹操借兵,这无疑是引狼入室。这样曹操在几年内连续平定了袁谭、高干,夺取了冀州、幽州,将袁尚袁熙赶到了辽东。但袁氏在河北长期经营,仍然有巨大的影响力,同时可望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支持,袁尚不灭,还是一个隐患,于是二零七年曹操再次北上,打击了北方少数民族,向他们炫耀了武力,而且逼迫辽东的公孙度献出了二袁的头颅。这样曹操就完全控制了黄河下游两岸中国最富庶发达的地方,没有了后顾之忧,下一步就是准备南下江南了。这个时期的曹操仍然延续着他在战略上,战场上的神话,在确认刘表无所作为后,坚决的带兵深入北方,执行了益将剩勇追穷寇的方针,完全不让袁氏家族有重新组织的机会,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平定了河北,曹操就名正言顺的坐上了天下首富的位置,就算不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没有其他势力能够在能挑战他的榜手位置,借用汉献帝之名,曹操成为朝廷的丞相,废三公之职,连名义上对他能牵制的人都没了。

无奈的赤壁

河北初定,曹操的注意力立刻转向了南方。有人讲曹操南下的时机不成熟,说后方不稳,后来孙刘两家的的谋士们也这样讲,但我以为不然。首先,成功北定沙漠的魏军士气高昂,乘胜南下,自然符合兵法中某一条;其次,演义中讲的关中诸将,当时都明确表示服从中央领导,没有直接攻打的理由,并且关中诸将负戎阻远,互相扯皮,不好讨伐也没太大威胁;第三,江南两大势力加寄居在荆州刘备,都是曹操的夙敌,十几年中,刘表虽然自守江汉,和曹操的大小征战却从没有停止,以前忙于北方,自然该先放一下,现在北方无事,正该解决这一历史问题了;第四,曹操有大志,肯定想尽早的统一天下;第五,此时的力量对比,曹操已经比刘表或者其他势力大了很多。

二零八年的八月,在经过一段时间准备过后,曹操带领大军南下了。据说力量的对比是这样的,曹操南下大军有十五万,荆州总兵力大约十万,在北线能作战的部队能有多少呢?可见力量的差距之大。偏偏在曹操轻军掩进的时候,刘表却死了,刘表一死,原来荆州的力量对比被打破,亲曹派蔡瑁等说服刘琮了投降,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荆州荆州速降,最狼狈的人是刘备,诸葛亮后来说得好,诸将都可以降曹,刘备是不能降的,于是他南逃江陵,在长坂坡被曹军追上击溃过后又东逃江夏,几乎就丧命在曹操的铁蹄之下。没有能够致刘备于死地给曹操留下了无穷后患,虽然得到了军事重镇江陵,获得了无数粮草人才,可刘备毕竟在江夏一带重新组织了起来,并且联合到了孙权。后来我们在探讨赤壁败因的时候,说到一个曹操稳定荆州不慌东下的可能,我想如果刘备在长坂坡被消灭了,荆州全境其他派系应该不敢和曹操对抗,那么曹操还可能先不忙东下,可刘备生存了下来,曹操的东下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刘备荆州养时待势,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看看他南逃江陵时路上的百姓就清楚了。这里的百姓既有普通农民商贩,同样有荆州大族,加上刘备几十年的威名,如果曹操不彻底消灭刘备而转身回许昌了,他一定会夜不安枕。为什么说曹操回许昌呢?我想还是有几个原因。第一,河北袁尚直到二零七年才彻底被消灭,可以想象河北还隐藏了很大的反曹力量,如果曹操三年两年都呆在江陵,不出现动乱才是怪事;第二,说关中诸将服从领导,是因为曹操有足够的威慑力,如果他长期呆在江南,关中诸将会不会起异心?从洛阳调兵和从江陵调兵对钟繇的支援显然是不一样的;第三,(这个问题估计魏武兄最反对)曹操在汉政府中一家独大,就是说独揽了大权,但不等于没有反对的声音,三五个月他可以不在家,留守的人可以镇得住,反对的人组织不起大的力量,如果是三五年不在,估计许昌已经翻天了。如果曹操北归,军队的至少大半会带回去,留守的将领无论是谁,估计都承担不了对抗刘备的重任。不是说军事上刘备比曹操的将领高明,而是荆州人心向背中,刘备占有更大的优势。所以赤壁之战是非打不可了。

力量的对比至少是四到五比一,孙刘两家确实是冒了大风险,可最后他们胜利了。诸葛亮和周瑜都在战略分析上胜过了曹操。也许不是曹操和他的谋士们想不到,贾诩就给过曹操不同意见,只是曹操现在太相信自己的能力了,志得意满,曾经是袁绍犯过的错,现在他走了这条老路。中国之大,给了无数英雄纵横驰骋的天地,但中国既大,就有许多人不能想象的情况,滚滚长江和北方的小河流不同,曹操的无敌之师是平川旷野的无敌之师,不是在大江上,因此一开始,战场的形势就对曹军不利。这还不算最痛苦的事情,痛苦的是战士们水土不服。邓总*设计*师曾经说过,大军一过淮河就开始大面积的出现拉肚子,现在曹军所处的位置是淮河以南数百里之远,长江边的沼泽地中,瘟疫爆发了。一群站都站不稳的人怎么拿枪去打仗?无论是周瑜黄盖点的火也好,曹操自己烧的火也好,反正曹操从高高的颠峰上跌了下来,经历了他人生中一次巨大的失败,从赤壁溃退到江陵,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然后曹操将江陵丢给了曹仁,自己直接就回北方了。其实曹操在荆州还有不小的力量,从曹仁能够抵挡周瑜刘备近乎疯狂的一年的进攻就可以反证。但曹操没有选择在荆州抵抗周瑜,也没有选择从北方调集援军,很明显,他是怕自己失败的消息传到北方,引发北方的骚乱。

可是这一走,曹操再也没能够实现他一统天下的梦想。孙权的实力在赤壁过后得到了证实,说明孙家割据江东并非运气,同时也取得了新的领土,为以后的扩张准备了条件。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在战后取得了荆州江南四郡,也有了暂时的家,为后面的急剧膨胀获得了资本。只有曹操,无限失意中。

长剑为什么不再锋利?

如果我们把目光集中到赤壁之战前,我们能够看到从讨伐董卓开始,曹操一直在不断的征战当中,并且取得了他想要取得的胜利,曹操的武功在一次次的争夺当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我们把目光集中到赤壁之战过后,我们却清楚的看到了另外两支能与他抗衡的力量的成长,从前曹操是以弱胜强,无往不利,现在的他拥有了最强大的武力,却没有了更多的办法。

如果要细化赤壁之战之后的历史,当然有很多的写头。曹操几度从合肥一线窥视江东,在西线连续打败马超,收复张鲁,继续着他的赫赫战功。一切看上去都那么正常,可在这正常的背后,却是一些不协和的声音在唱响。

曹操在赤壁烧船后退,留下曹仁在江陵抵抗着周瑜刘备的猛攻,曹仁顽强抵抗了联军长达一年之久,并且射伤了赤膊上阵的美周郎。我质疑曹操为什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不集中力量再下江南,如果他能够组织五万人南下增援,估计江陵还是不会失去。他组织不起五万人吗?相信不是;他是在赤壁被打怕了?估计也不是,曹操岂是这样的人;是江陵不重要?从前后关于江陵的争夺来看,显然也不是;那么我就只能理解为曹操在许昌遇到了掣肘,大汉的丞相不敢轻易离开了。马超等人在关中反叛,曹操帅大军在渭南打了胜仗过后,马超远遁。很多人劝曹操追击马超,可曹操放弃了,后来马超果然在凉州反叛,如果不是还有几个人对他忠心,夏侯渊又表现了不错的战力,关中又会有一场大战。征讨张鲁,明明是进攻四川的最好时机,因为刘备刚刚夺取了四川,而且是很不光彩那种,四川民心不稳,一日数惊。可曹操一句:既得陇,复望蜀就搪塞过去了,等到后来刘备争夺汗川,曹操损兵折将的时候,才感叹自己为什么不用谋士之策。曹操为报赤壁之仇,数年间几次从合肥南下,想占领江东,魏强吴弱是很明显的事实,当曹操的威武之师让孙权苦苦支撑的时候,曹操却放下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又回去了。

曹操在军事上一向是这样的,如果可以选择,一定选最好的时机;如果要打击一个敌人,那么要坚决打击到底。可赤壁之后呢?江陵顶不住了就撤往襄阳,汉中守不住了就撤往长安,反正现在大魏有万里江山,收缩防线不是军事上的好方法吗?是的,是好方法。曹操的退却就是刘备孙权的胜利。在这几年里,孙权继续巩固着在江东的同志,势力扩展到南海一带。刘备更是急剧的膨胀着,从赤壁之时的几近灭亡到汉中拥有荆益广大的地盘。曹操的胜利在哪里?一次次的封赏,魏公,魏王,剑履上朝,赞拜不名,封世子,建立起了为魏政权的建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皇帝感到了被忽视,背后搞小动作,于是他杀死同僚,杀死皇后,嫁三女,让皇帝从此服服帖帖,不敢有任何动作,其他有点不同意见的人都三缄其口,不在多嘴。

写到这里,我必须触及到一个敏感的话题了,那就是曹操的野心,或者说对汉朝的忠诚。由于前面和魏武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让我很长时间不敢断然下笔,不过逼上梁山,也只好写在这里,等着挨砖头了。虽然我讲曹操少有大志,在写曹操的前半生的时候也武断的在讲他怀着不臣之心,但正如很多人讲的那样,曹操的野心是随着实力的增长而增长的,也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实力当然不用我讲,关于形势我这样理解,天下群雄在二三十年的争夺中,适者生存,只剩下了曹刘孙三家,尽管我们夸奖曹操的各种能力,但他已经没有了消灭其余两家的能力(或者说丧失了机会)。再者,曹操老了,已经五六十的人了,虽然他自己讲老骥伏枥,毕竟心里清楚,时日不多,而此时汉献帝却长大了,成年的皇帝想向权臣要回属于自己的权利(这在历史上不是新鲜事),不段的通过皇威在向他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开始将事业的重心放在了为子孙后代谋福利上。建立万世的基业,是一个英雄人物最大的愿望。献帝当然不是曹操的对手,布置的一次次骚乱都被镇压下去,还得不段的给曹操进封,权威一点点的被曹操转移,没有人看不到汉朝即将被取代,所有的人都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间而已。为什么曹操不称帝呢?我认为他不是不想,而是有不得以的苦衷,在孙权给他戴高帽子的时候他讲“炉火”,说明他看得很清楚。曹操是以拥护汉献帝起家的,那个口号帮助他度过了很多难关,却也是他甩不掉的包袱,看看荀鱼,曹操身边最亲密的或者说最重要的人物,使劲的反对曹操称王,说明汉朝虽然腐朽,毕竟拥有一群理念上的支持者,这样的支持者在许昌之外也许少些,但许昌之内包括曹操阵营内都有着巨大的力量,保留汉献帝则曹操可以和他们共同讨伐天下,废除汉献帝则天下和他们共同讨伐曹操,所以曹操不能贸然行事,他不是袁术。如果由曹丕来完成取代汉朝则没有这些顾忌。大多数反对曹操的人并不是不知道汉朝大势已去,但从心理上他们不会接受曹操这个汉朝的老臣取代汉朝,因此他们的反对会比较激烈,等到曹丕来做的时候,一方面反对者的多数被曹操以其他名目除掉了,另一方面曹丕自己没什么包袱,反倒多了个丞相后人的优秀出生。这就是曹操说自己愿意当周文王的原因。功劳再高,在汉政权下建立起新政权也是一种篡夺。按照儒家的教义,人臣有什么资格去向君王要求封王,丞相已经是朝廷的一把手了,所谓位极人臣,曹操为什么不满足呢?人臣应该克己复理,怎么能够因为皇后的是自己的反对派就杀掉皇后呢?所以曹操做了让人不能容忍的事情,千百年要背负骂名。

在这里插一点,这样写曹操肯定很多人不高兴,但我得申明,我并不认为曹操取代汉朝有什么不对,现在的中国人估计也没几个人有严格的正统观念,我不喜欢曹操是因为另外的原因,我在这里写的,有些是在解释过去几百年对曹操的看法。

一些杂碎

评论曹操,还有些不能不说的事情。首先得说到他的“屯田”。其次是他的“求才三令”。再次是他死前对姬妾的安排。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事情,不记得了。

曹操怎么样死去不是我关注的重点,到他人生的最后阶段,打胜仗或者打败仗也已经不再重要,毕竟他在几十年中都经历过了。我绝不怀疑上面列举的三件事情的积极意义,要做的仅仅是给尊曹者泼点冷水而已。

“屯田令”自然有他的积极意义,这个命令的出台对曹操原来面临的军粮威胁逐渐的减小,使他不至于象吕布或者袁术因为军粮威胁而灭国,同时由于军粮的来源有了新的渠道,可以减少对自耕农的剥削,客观上也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个命令包括军屯和民屯,军屯是正规军在驻地开辟田地种粮自给,民屯是召集流民开垦种地,在经历过大战后满目疮痍的中原各地,自然有那么多的好土供屯田耕种,自然容易出不错的收成。但屯田令并不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无论是军屯或者是民屯,都是建立在为军队屯粮的基础之上,抽成之重,和自耕农相比要高太多,实际上是特殊的剥削。屯田的生产方式也只是一种特殊时期特殊地点的产物,和常规事态下的经济生产要求是不符合的,军屯或者民屯占着优良土地,自耕农自然就只有去贫瘠的地方。军屯特别是民屯组织的大量存在,是国家安全的隐患,看看诸葛诞在淮南的叛乱,看看司马懿和曹爽争权,民屯都可能被利用起来成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由于平时是隐性的,不容易被发现,因此更危险。

“求才令”黑心的内容是唯才是举。我的理解就是,只要你懂得发展经济,那么你是贪官也无关紧要,如果你懂得打仗,那么你强奸民女也没什么不可以,这样的选才标准我不认为值得大书特书。事实上,看曹操的用人,权术的思想并不是从求才令开始的,比如郭嘉很得他信赖,但郭嘉为人不治行检,曾经为陈群所弹劾,他一笑了之,说明他心中郭嘉的用处极大,大到可以不计其余的地步了。前期曹操势力稍弱,一些人不时叛逃,往往曹操气急时发誓要杀掉叛徒,等了捉住后为了稳定民心,为了表现大度,又将这些人安排下来。不是说曹操任人不注重品德,曹操将很多道德君子弄进朝堂,也意在是朝廷多一些堂堂正气,可当时的情形是群雄争霸,曹操对于平定天下力有未逮,需要大量有治理能力或者军事能力的人才,顾不了人人都做谦谦君子,而且他本人在各种场合又表现出不臣之心,因此在道德引领上的效果也就不怎么样。实际上唯才是举给曹操阵营带来了多少好处呢?我们读三国史时应该很清楚,发布“三令”后的曹营并没有增加多少有能力的军政人才,大量人才是当年群雄逐鹿时培养出来的。而这个时期被曹操借故杀掉的人才倒不少,孔融就算是曹操的反对派,不杀则众心难安,杨修呢?居然也被他杀了。看看曹操的军事系统,夏侯惇在东南一线,曹仁在荆州一线,夏侯渊在西线,手底下统帅着张辽,乐进,徐晃,张颌等人。我不是说夏侯惇等人没有能力,但他们的能力显然在后面四位之下,因为后面的四位加上于禁是公认的曹营五虎,这自然不是任人为才,是任人为亲,是对异姓的不信任,如果在军事上一些比曹操的亲族更有能力的人能够早一点掌握更大的权力,也许曹操在和刘备孙权的争夺中会更早的胜利。以曹操的能力,任用一些桀骜不逊但是有能力的人应该是可以控制的,但他在世的时候反而不用,却留给子孙后代一个任人唯才的遗训,结果后来曹丕曹睿在保江山的时候也来个用人唯才,将大好的江山拱手让到了司马家。对比一下诸葛亮的用人标准,诸葛亮给刘禅留下的多是些正直高尚的人,终刘禅一世,这些人没有给刘禅添过什么麻烦。也许诸葛亮是错了,他倒是应该学学曹操的唯才是举,让蜀国有放手一搏的机会。用人唯才和用人唯贤显然是用人路线的两条标准,哪个更好我不敢说,但我敢说曹操发布个“求才令”并没有更多的意义,我们知道就好。

至于曹操还有什么优点,我不想再去寻找,因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肯定有很多的优点,曹操如此,刘备如此,其他的人同样如此。

秦风总评

由于生长在农村,从小接受的都是反曹观念,虽然长大了读书了,仍然不改初衷,因此评论曹操的时候难免偏颇,但自以为出于本心,不算大罪。

刚能看小说的时候喜欢的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但认识历史后知道其实曹操比诸葛亮更能够神机妙算,这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三国时代过分集中的军事政治斗争,使曹操一生中大的军事行动总有好几十次,在这些活动中曹操展示了一个天才军事家的优秀才华,无论怎么夸奖都不为过。至于偶有小失,甚至有赤壁这样的溃败,仍然不能讲周瑜就比曹操高明。在政治上,曹操整合了汉末混乱的朝政,假如我们认定他是忠于汉室的,那么他表现了一个汉室救世主的高明的政治手腕。假如我们认定他是有心取代汉室的,那么他为开辟一个新的王朝奠定了坚固的基础,仍然表现了他高明的政治手腕,汉朝在历经四百年风风雨雨过后,实在失去了存在的活力,也该有新的王朝来代替他了,因此曹操的出现是适合时代需要的。按照一个通行的观点,谁能够给人民(穷人)以较大的利益,谁就有存在的理由。曹操的治理无疑给了比汉朝多的甜头,所以对于曹操的代汉我是支持的。我不喜欢曹操是因为曹操的给下层人的利益不如刘备给得多,但这不影响我在曹操和汉朝之间的选择。其实曹丕和他父亲是不一样的,曹丕在骨子里和汉朝颓废的一代太接近,公子气太浓,所以魏国后来不能够长久。

然而我仅仅是佩服曹操的政治军事能力而已,至少到现在为止是不喜欢他的。不喜欢他屠城,不喜欢他坑杀降卒,不喜欢他枉杀名士,也不喜欢他探花好色。有人说政治家并不是圣人,不要求都克己复礼,但如果一个政治家克己复礼,对自己要求严格,无意在印象上会获得高分,这一点上我喜欢诸葛亮。我知道唐太宗是夸奖过曹操的,毛*主*席也是夸奖过曹操的,特别的主*席当年的推崇曾经掀起过一个热潮,郭老是陷入很深的。他们欣赏曹操,是因为他们够资本,他们都是时代的强人,像曹操一样,掌握着自己的命运,掌握着天下的命运,他们看问题的方式是宏观的,叫高瞻远瞩,比如打仗只要象曹操的某次就可能胜利,搞政治要象曹操的某次才比较合适,学习前人的经验很重要,所以我认为他们喜欢或者夸奖曹操的合理的。可我不会去夸奖曹操。到现在为止,我还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如果摊上曹操那样的领导者,并不是件愉快的事情,至于怎么样不愉快,有多不愉快,则不好解释了。

现在的时代强人们仍然应该去喜欢曹操,向曹操学习强人之术,争取做到超越强人。但如果一个文静柔弱的人,请注意不要和这类强人发生激烈冲突,特别当这类强人是你上司的时候,小心了。

相关推荐:

说到三国历史上最为悲剧的人,竟然是他?

古埃及如何制作木乃伊?至今让人望尘莫及

宋朝的茶道:烧水泡茶有讲究 用瓷碗喝茶成风

专家盘点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中国镇国之宝有哪些

一辈子都打败仗!历史上的十大草包'常败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