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孔融才是最奸诈的

发布时间:2016-01-27 栏目:专题 投稿:温柔的钻石

其实,我本来无意写这篇文章的,只因今天在某个论坛看到有一个家伙在评价我写的所有与三国有关的文章时,说我从来不从实际出发,找的论据都是三国里面有利于佐证自己观点的,而至于能够推翻我观点的事实,我从来就不会引用,此人还将我的这种行为谓之为选择性失明。我是一个低调的人,低调的人从来就不会去跟别人针锋相对,而是用事实去证明反驳者是无知的,可笑的,荒谬的,和不值一辨的。所以我才决定新写这一篇名为《三国时期,孔融才是最奸诈的。》文章,告诉他我还会从实验室得出证据来证明我的观点。

今天,我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十个四岁的小孩子。我把这十个小孩子分为两组,A组七个,B组三个,然后找十个房间,每个房间放一大盘梨子,跟A组的七个小孩说,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去拿一个梨子,剩下的将分给他的亲戚朋友,结果七个小孩子都拿了相应房间最大的那个梨子。对于B组的三个小孩子,我对小孩1说,如果选梨子时候,你不会谦让,就要骂你一顿;对小孩2说,如果选梨子时候,你不会谦让,就要狠狠骂你一顿;对小孩3说,如果选梨子时候,你不会谦让,就要揍你一顿。结果,小孩1选了相应房间里梨子一个较小的,小孩2选了相应房间里梨子一个更小的,而小孩3则选了相应房间里梨子中那个最小的。

由以上实验,我得出了两条定律,分别是:

金茵第一道德定律——在不受到外力胁迫的情况下,四岁小孩子选梨子时候,将总挑选最大的那个。

金茵第二道德定律——四岁小孩子在选梨子时候,受到的外力胁迫的程度越大,他所选的梨子将越小。

看了上面的实验以及结论,你还相信“融四岁,能让梨”的话吗?孔融让梨的故事根本就是忽悠,孔融不仅不是像书本上说的一样,是一个宽容,谦让的人,相反还是一个非常小气,奸诈的人。不仅实验室得出的结论对孔融不利,而且历史上有很多事实也可以佐证我的观点。

比如孔融推荐祢衡曹操,完全就是出阴招,明知祢衡狂傲无比,口无遮拦,还向曹操祢衡什么“淑质贞亮,英才卓跞。”结果祢衡一见曹操便耀武扬威,把荀?、荀攸、郭嘉、张辽、徐晃等文武百官贬得一无是处,最后曹操忍无可忍,终于借刘表之手,刘表再转借黄祖之手将祢衡杀了。其实孔融压根就知道事情最后的结局,而这正是他想要的,他看不惯曹操的权大势威,也看不惯祢衡的清高自大,于是就设计让他们两个互相搅和,自己在一旁偷笑看热闹,毫无君子之风。

还有,曹操因为粮食紧缺问题,曾颁布禁酒令。孔融这个酒鬼知道后,怒火攻心,居然写信给曹操说“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千钟,无以成其圣。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令不禁婚姻也。”你说这种人,明明是自己酒瘾大,阻碍禁酒完全是为了一己私欲,却偏偏要把尧舜禹,商纣之类的都搬出来做幌子,而且语带讥讽,令人不齿。这种人不是奸诈小人,又是什么?而且孔融还不守孝道,他居然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这样的人别说不容于古代,在现代开放社会,也难有立足之地啊。

回到开始的话题,我通过实验论证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不可靠的。那么大家不禁要问,难道史书上记载有假?没有,历史上的确有那么一件事,只是史书上是断章取义了。事情是这样子的,孔融的老爸从小就教育孔融做人要知道谦逊,要低调。所以每每在一家人吃东西的时候,看到小孔融专捡多的东西的时候,就一顿痛打,久而久之,孔融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吃什么都选最小的,这与谦让没有任何关系,完全符合金茵第二道德定律。而后来的历史表明,孔融事实上是一个气量小而且奸诈的人。

不过,奸人自有奸人治。孔融奸诈一生,最终死在了更奸诈曹操手里,这是他必然的结局,他是咎由自取。(全文完)

附: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在不受任何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的状态下,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相关推荐:

什么是血色婚礼?《权力的游戏》中的血色婚礼有没有历史原型?

皇帝的三宫六院让多少人羡慕,但请大家看看清朝宫嫔的真实样貌

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是指表妹还是妻子?

美人计:貂蝉为什么被说成是史上最早的女间谍?

古代大门的颜色和门钉数量有什么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