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历史解密

两汉时期要命的通货膨胀是如何发生的

发布时间:2016-02-16 栏目:专题 投稿:彩色的小霸王

翻开中国几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们赫然发现,金属货币并不能阻止恶性通胀的发生。当然,现代通胀的结果无非是财富缩水、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而古代的通胀意味着老百姓是生存还是毁灭。两汉时期就发生过四次要人命的的恶性通胀

第一次要数汉初通胀。千百年来,人们都津津乐道于帝王将相史,但平头百姓的痛苦却被忽略不计。秦末战争持续十几年,大小战役百余场,死伤几百万人。项羽火烧阿房宫,大兵所到之处,玉石俱焚。刘邦称帝连四匹同色的马都找不到,大臣们只能乘坐牛车上朝。平民生活更为艰辛凄惨。战乱使当时的社会生产大倒退,各种物资均短缺,尤其是粮食和马匹极度匮乏,物价必然普遍上涨。

秦汉时代的铜钱单位一般都用重量单位来计量。汉朝的1石相当于现在的30斤。10钱为24铢,24铢为汉朝的1两。汉朝的16两为1斤。汉朝的1斤相当于的现在的250克。

西汉初年,国家每年财政收入不到40亿钱。即使以40亿钱算,按当时物价,只能买4千匹马或40万石米。40万石相当于现在的1200万斤,按全国人口2000万算,人均年供应不足1斤。为了搜刮民间财富,汉初统治者有意降低铜钱中的含铜量,这样相同重量的铜材就可以铸造更多数量的铜钱。结果,通货膨胀愈加严重,1石米要卖5000到1万钱,1匹马价值100万钱。与秦汉时代的正常年份相比,粮食价格上涨了180-350倍左右,马匹价格上涨了230倍左右。按照一家5口人计算,汉初普通人的家庭财产不超过3万钱左右,倾家荡产也只能买到90斤米,仅能维持一家人一个月的口粮。西汉在开国之初便出现了“老百姓失去产业,大饥荒蔓延,人吃人,死者过半”的末世情景。刘邦只好下诏“让老百姓卖儿卖女换口饭吃并建议老百姓到外地去逃荒做乞丐。

长安的皇帝们非常清楚,通胀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倒退、供给不足。汉初几代皇帝都坚持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积极推动农业发展来保障供应,稳定物价。经过70余年的休生养息,到汉武帝即位时,米价降到1石10余钱。当时普通人的家庭财产约10万钱,能购买近3万斤米,生活水平比汉初提高了300多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拥有雄厚财力的汉武大帝踏上了北击匈奴的光辉历程,标志着了汉匈战争的正式爆发,同时也导致了两汉的第二次大通涨。

游牧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大敌,他们无数次侵扰中原,甚至在元清两代还入主过中原。游牧族强悍善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生活生产方式。游牧生活居无定所,生产不易受战争的破坏。游牧族以战养战,一旦得胜便可以抢掠巨量的中原财富,即便遭遇大败,无非是换个地方继续骑马牧羊。出身事弓马,少年有胆气,游牧族全民生长于马鞍之上,平时的放牧活动训练了他们马上作战的能力,粗劣的游牧生活锻炼了他们勇猛善战的习性和孔武有力的体格。

中原王朝正相反。中原人以精巧的技术、高深的学问与温文尔雅的行为为荣,以好勇斗狠、粗犷剽悍为耻。中原王朝社会结构复杂,劳动分工精细,大部分人从事于各种生产活动,只有少数人适合当兵打仗。中原王朝的生产和军事是背离的,强大的经济实力无法有效转化为军事实力。要将中原武士的战斗力提升到匈奴人的水准,中原王朝必须要花费巨额的财富中原王朝的军队在进攻游牧民族时,必须要依靠中原财富来支持对外的战争。冷兵器时代的通讯、物流技术水平与现在无法相比,中原王朝一旦对游牧民族发动大规模战争,必将在后勤补给上耗费海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武帝北击匈奴就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河套在今天的陕西北部、宁夏到内蒙古地区,包括包头、鄂尔多斯和呼和浩特等城市。河西在今天的甘肃西北与新疆东部地区,著名的敦煌即在河西。漠北在今天的外蒙古到俄罗斯贝尔加湖的广大地区。

公元前200年,刘邦在山西大同的白登山败于匈奴冒顿单于。从此以来,汉朝对付匈奴一直采用和亲政策的战略守势。武帝即位后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先后夺取了河套、河西地区,并在漠北重创匈奴主力。汉朝对匈奴的大反攻,不亚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打击。看看今天的美国人为战争而疲于奔命的窘态,我们就能想见2000年前汉王朝的困境。当时,军费要占财政收入的57。5%,军队的粮食消耗达到全国产量的14。5%,以至于清空国库,增加税赋,都不能供养军队。

战争高于一切,武帝绞尽脑汁地筹措军费。公元前119年,武帝打算将72。5万的关东贫民移民到北方边境屯田戍边,但国家却没钱来组织这个战略行动。于是,武帝下令铸造白金来支持大规模的移民活动。白金分为龙币、马币和龟币,分别值3000、500、300钱。但白金作价过高。就拿其中的龙币来讲,重8两,每两合375钱,当时的银价最多才值125钱。

汉代白金不是铂金,而是一种银锡合金。但政府未规定银锡的比例,这对于盗铸者是一种极大的诱惑。汉律规定盗铸者死,但人们仍然前赴后继进行盗铸。白金发行五年后,因盗铸钱币被杀的人有几十万,私下相互告密被杀的不计其数,但盗铸之风却仍然无法遏制。盗铸白金就像现在的房地产一样,房产暴利让越来越多的人将资金从实业抽出转而投向房地产,结果实业不振,生产者日少而投机者日众。当时的民众要么当兵打仗,要么从事盗铸白金的投机生意,要么逃亡为盗。整个社会生产的秩序已无法维持。这导致物价飞涨,通胀严重,比如马的价格从每匹5千多钱上涨到20万钱。

为了控制通胀、平抑物价武帝任用理财高手桑弘羊为大司农。大司农是主管全国财政经济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发改委主任兼财政部部长与商务部部长。桑弘羊在全国推行了均输、算缗和平准政策。均输政策,就是地方上交中央的贡品,一律按当地市价折合成当地出产的实物,交纳国家后,由政府统一调运到缺乏这些产品的其他地区出售。中央政府利用地区之间的产品差价能获得高额利润。

算缗政策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财产税。算缗中的1算为200钱,1缗为1千钱。凡从事工商业者,都要如实向政府呈报财产数,2缗抽税1算;小工商业者可以减半抽税。凡平民乘马车者,一驾马车抽税1算,运货的马车抽2算,船长5丈以上的抽1算。随后,武帝推出告缗令,鼓励大家告发瞒报财产的人,经调查属实者,被告人戍边一年,所有财产一半充公,一半奖励给举报人。告缗令推出后,中产以上的家庭纷纷破产,而政府搜刮了无数的的民间财富

均输和算缗政策实行之后,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物资,桑弘羊开始推行平准政策来控制通胀。平准是设在在长安的政府机构,它通过国家掌握的物资在市场上贵卖贱买,以稳定物价。这就好比建立一个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使国民经济得到适当的控制与调节,通胀最终被控制住了。武帝之后的几代皇帝,物价都较为平稳。直到喜好折腾的王莽上台后,才发生了两汉的第三次恶性通胀

刚开始,天下太平。但王莽却是一个不甘平淡的穿越者。他发明过游标卡尺,还亲手解剖过人体。曾有能工巧匠发明了飞行器,王莽亲自接见并给予资助。他制定过类似于今天的廉租房政策。在长安城中投资建设200个廉租房小区,供贫民居住。王莽拥有一颗正义之心。他曾规定,从皇帝到官员全都实行浮动工资制:如果粮食丰收,皇帝与百官就享用全额的生活费,如果出现天灾人祸,就按比例扣减生活费。这在古代实在难以想象!

西汉后期的贫富差距急剧拉大,豪强大族田连阡陌,穷人无立锥之地。这自然入不了王莽的法眼。为了打击大地主,王莽强行规定,土地一律国有,不许买卖抵押。男口不足8人而土地超过900亩的人家,把多出的土地无条件地分给九族、邻里、乡党。无田者按一夫百亩的制度受田。有敢违抗者,流放四夷。既得利益者怎么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呢?改革被豪强大族有意扭曲,良法变成了恶法。社会中下层不仅没有得到土地,反而被禁锢在国有土地中当牛做马。

王莽以节约铸币成本为名,废止五铢钱,宣布黄金国有,并用龟、贝、银等物品做货币。他铸造新币,以小易大,以轻换重。比如其所铸“大泉”铜钱,重不过12铢,只相当于五铢钱的2。4倍,法定价值却是五铢钱的50倍。他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将豪强大族的货币财富收归国库。但过快过猛的货币改革扰乱了正常的货币流通秩序,农民失去了土地,商人丢掉了生意,正常的生产秩序被打乱,商品的流通也停滞了。高速通胀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米价上涨到1石1万钱。

既得利益者自然不会放过翻身的机会。各地豪强纷纷率众反叛,在起兵首领中,平民出身的仅占29%,而豪强地主与商人出身的竟占到了71%。伟大的改革家王莽被推翻了,豪强大族在东汉时代再次控制了政治与经济的双重统治大权。

东汉时期的匈奴被彻底打垮。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西北地区的羌人部落逐渐替代匈奴成为东汉朝廷的心腹大患。为了平定西羌,政府耗费了240亿钱的巨资,相当于整个西汉时代铸钱的总数。两汉的第四次大通涨终于发生了。物价打破了历史纪录,一石米卖到几万钱,一匹马要卖200万钱。遍布全国的饿民走投无路,纷纷揭竿而起,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持续几十年的豪强内战——三国时代,千里无人烟、白骨蔽平原,物价涨到粮食比黄金还贵。在那个时代,涨价事小,保命事大。只要能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相关推荐:

裴寂究竟是怎样说动唐高祖李渊造反的?裴寂曾为唐朝第一功臣,为何晚年会被流放?

木乃伊好像被肥皂覆盖 揭秘木乃伊蜡制真相

中国历史上最有权术的皇帝康熙,左打满族贵族右打汉族精英

汉朝人心目中理想女人啥样?

1644年李自成率军进京 大明都城为何会不攻自破?